美國天下華人雜志社
《天下華人》雜志創刊于1997年,刊號ISSN 1525—98700,紐約出版,美國注冊,全球發行,由美國天下華人出版集團公司和美國天下中華文化復興基金會聯合出版。
致力于弘揚民族文化、傳播華人正能量、展示華人各界精英。鞭撻華人圈中的害群之馬,及時、準確報道世界范圍內與天下華人有關的新聞,時事,重大事件。
歡迎全球華人踴躍投稿!投稿郵箱:
雜志網址:http://www.universal-chinese.com
文章刊發于《天下華人》2019年秋季特刊 總第106期《天下英才》欄目
編者按:風云人物劉新來,在中國的教育界和中學校長中是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尤其在山水甲天下的廣西桂林,劉新來可以說家喻戶曉,炙手可熱,因為他能“點石成金”,創造了桂林市中學教學的傳奇神話,只要有他在的學校,學生和家長就會爭先恐后、趨之若鶩地追隨。家長們說:“我們做家長的不會盲目追星,更不會拿孩子的前途開玩笑。我們選擇好學校的標準只有兩條:一是學校能創造優秀的升學率,二是學校的辦學方向有利于孩子的終身發展,而劉新來校長在這兩方面都是桂林市做得最好的”。有關他事跡的報道不勝枚舉,其中,中國《教育家》雜志曾經發表了一篇《教育奇人劉新來》的專訪文章,其間引用了教育專家、全國外語特色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孫寶泉對劉新來的評價,他說:“全國外語特色教育研究會云集了全國各地優秀的中小學校,當中不乏能干的校長,但是能像劉新來校長那樣深入研究教育規律新岸學校管理規律和深挖師生發展潛力的校長確實不多見,他之所以那樣受歡迎,就在于他始終把基礎教育作為一個學問在研究,他雖然人在廣西,但他的眼界和思考早就超出了廣西水平。”而學生和家長今年三月,劉新來退休了,在教育界叱咤風云三十多年的劉新來可以說功成名就。但劉新來激情依舊,他認為教育創新沒有止境,而且從某種高度上講,他的教育理想仍然壯志未酬,他的內心依然充滿著對教育新天地的無限向往和勃勃生機,他表示有信心和毅力重新打造一所廣西乃至中國西南地區最優質的一流學校。
記者了解到,在粵桂黔桂林高鐵經濟產業園區,一所占地180畝,建筑面積15萬多平方米,計劃面向全社會招收從小學到高中共4500名優質生源的“桂林高鐵園外國語學校”,正在破土動工,并將于2020年9月正式開學迎新。這作為高鐵園區的重點項目和培養人才的搖籃,其執牛耳者正是大名鼎鼎的劉新來,是他和另外五名教育專家促成了該項目的落成。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荀子《勸學》篇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到底天高幾許?且待豪情滿懷的劉新來和他的學子們去遨游和探尋吧!
劉新來:1958年出生,湖南師范大學外語系畢業。廣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原校長,中學英語特級教師,廣西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導師;國家跨世紀園丁工程A類人才;全國外國語學校優秀外語教師;桂林市教育教學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全國外國語學校名師;《中國·中學骨干教師詞典》及廣西群英譜入選人才;曾獲湖南“有突出貢獻青年教師”;2010年,獲得“八桂名師”榮譽;先后13次被評為各級各類優秀教師和教學質量先進個人。2019年被分別授予“中國優秀民辦教育家”和“中國民辦學校優秀校長”稱號。
劉新來被稱為“奇人”
作為廣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廣西師大附中)校長,他是在學校負債累累,升學率低、社會對學校認可度低,發展陷入困境時臨危受命,上任后使學校高考成績實現“四連跳”。
從全國范圍來看,廣西的經濟和教育都不算發達。但是從廣西走出去的劉新來,卻成了很多高校主辦的學術研討會上的“明星”,成了很多高校校長、學術機構負責人的座上賓。教育專家稱“像劉新來校長那樣深入研究教育規律深諳學校管理規律和深挖師生發展潛力的校長確實不多見”,家長稱:“把孩子送到劉校長那,放心。”
改革救困
2012年6月,組織上一紙調令,把劉新來調到廣西師大附中擔任校長,同時兼任直屬初中部寶賢中學校長。當時的廣西師大附中正處于因境中,由于籌措了大筆資金用于新校區的發展,學校負債累累;教職工的待遇問題成為制約學校發展的巨大瓶頸,人員流失非常嚴重:學生士氣不振,學校學風不佳,社會對學校的認可度不夠理想。更令人揪心的是學生的成績,從2002年到2012年10年間,廣西師大附中的一本率平均不到40%,直屬初中部寶賢中學的中考一等率也徘徊在30%左右。劉新來決心走改革之路謀求跨越式發展。他從改變干部的工作作風“開刀”,而改變千部工作作風的核心在于校長。劉新來決定親自上課,任課班級是高三年級英語基礎最差班。這樣一來,分管副校長、各中層干部就一下子全壓到了前沿陣地,個個挑重擔。老師們一看到干部的這種態勢,原先那種拈輕怕重、不服從指揮的現象一下子就沒有了,骨千教師們重新煥發了干事業的勁頭,局面立刻為之一新。首戰告捷后,劉新來把注意力放在了如何解放老師教學思想、激發老師潛能這個大問題上。他宣布廢除掉一批束縛教師自主發展的政策,精簡了一大批會議,不允許開毫無準備的會議。一下子老師們就覺得如釋重負,用一位老教師的話來說,這樣的改革“找回了年輕時干事業的憧憬與期待”此外,劉新來靈活運用政策,迅速化解了學校的財務危機;他寬嚴相濟,既與學生打成一片,又針對學生中的不良現象頒布了三條“高壓線”;他知人善任,把肯干事、能干事的領導干部提拔到合適的位置上,極大地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在他的帶領下,學校走出了困境。
“全人發展”育人
劉新來到任以后,展開了全面的調研,他發現此前附中沒有為學生制定好科學的發展方向,學生的內驅力不足,自我發展意識淡薄。2012年8月,附中教育集團在陽朔縣召開第一次封閉式培訓會,在這次會議上,劉新來系統地提出要以“全人發展,百花齊放”的思想規劃附中高中學生的發展方向。
所謂全人發展,是強調學校要堅持德育、智育、美育和體育同步發展,不能只強調分數至上,智育至上”。學校強調發展學生健康的心智模式。師大附中獨有的“雙重交互活動”課堂,讓每一名學生體會到求知的快樂,學生的心智模式在這樣的課堂引領下得到健康的發展。學校要求引導不同個性、不同志趣、不同特長的學生均有不同的發展平臺。自2012年以來,學生發明創造作品均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4項,多次獲區級、市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獎。
在劉新來任校長前,廣西師大附中高三和寶賢中學初三的學生是不組織春游和秋游的,劉新來帶給畢業班的孩子們這一份難忘的驚喜。從前,寶賢初中的社團只是一個擺設,劉新來來了之后,規定每周三下午為孩子們的社團活動時間,誰都不能占用。他還公開告訴學生,如果覺得哪一科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自己沒有辦法完成,可以不做該科作業,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和校長交流。
我們不能只看高考成績和中考成績,要更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在確保質量的同時,要更重視孩子的“全人發展”。”劉新來說。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每年1月學校舉辦“世界之愛”活動,引導學生關心當年發生的世界大事,用中國觀點去解讀世界事件。從2013年起,學校大力推行師生的“修學旅行”計劃,到2016年,學校師生的足跡已至歐美、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等眾多國家,上千名師生通過修學旅行活動看到了更為精彩的外部世界。劉新來說:“學校就是一個使人獲得更好發展的地方這就是教育的最本真。循著這個認識去辦學,很多模糊的認識就會變得清晰,很多功利的做法就會被摒棄,這樣才能辦出人民滿意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教育。”
超出廣西水平
劉新來施行的一系列改革及“全人發展”理念引領師大附中升學率實現跨越式發展。2013年高考,廣西師大附中一本率躍升至40%,2014年為54%,2015年為67%,2016年為72%,廣西師大附中高考一本升學率每年提升10多個百分點,這樣的進步速度在全廣西是獨一無二的。廣西師大附中直屬初中部寶賢中學四年來實現了一等率從20%多到60%多的四級跨越,擠身桂林市最好初中之一。“把提升考試成績和素質教育全人發展對立起來的觀念是錯誤的,全人發展并不排斥學業進步,相反,全人發展會極大地促進學業的進步。”2015年,在芬蘭舉行的世界校長大會上,劉新來校長向來自全球的校長們分享了他的觀點,得到熱烈響應。劉新來也獲得了家長的認可,很多學生報讀師大附中或者寶賢中學,就是沖著“劉新來”這三個字去的。一位學生家長說:“我們家長不會拿孩子的前途開玩笑。我們選擇好學校的標準只有兩條:一是學校能創造優秀的升學率,二是學校的辦學方向有利于孩子的終生發展,而劉新來校長在這兩方面都是桂林市做得最好的”。
劉新來帶領學校取得的成績及他的教育理念在社會上受到關注。2016年12月4日,劉新來受邀參加了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學院聯合主辦的“全國首屆中學英語創新課例觀摩培訓會暨第四屆互聯網+學校教育高峰論壇”,他是會議的主講嘉賓;他受邀參加由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博雅論壇暨2016年全國重點中學研討會”,這次活動邀請了華東師大附中、華南師大附中、衡水中學等全國最頂尖級的重點中學校長參加,劉新來是會議邀請的五位主講嘉賓之一;他參加了全國外語特色教育研究會第二十屆年會,與京外國語大學的曹文教授、韓寶成教授一起給與會者作英語教育改革新思路的學術報告,闡述了他的諸多新理念和新路徑。2017年10月13日,全國外語特色教育研究會第二十一屆年會在蘇州外國語學校閉幕,在這次會議上,劉新來當選為研究會的代理秘書長,這是研究會第一次由少數民族地區校長擔任這一重要職務。
有人說,從教育水平遠落后于全國的廣西走出來的校長劉新來,成了很多高校主辦的學術研討會上的“明星”,成了很多高校校長、學術機構負責人的座上賓,是一個奇異的現象。全國外語特色教育研究會孫寶泉理事長說:“全國外語特色教育研究會云集了全國各地優秀的中小學校,當中不乏能干的校長,但是能像劉新來校長那樣深入研究教育規律、深諳學校管理規律和深挖師生發展潛力的校長確實不多見,他之所以受歡迎,就在于他始終把基礎教育作為一個學問在研究,他的眼界和思考早就超出了廣西水平。”
今年八月中旬,劉新來應邀到芬蘭出席第十二屆世界校長大會,并在首屆中芬校長高峰論壇上,用流暢的英語作了《學校到底是什么》的主旨發言,他圍繞“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的論斷引起很大反響。這次世界校長大會共有1500多名中學校長參加,其中有一百余名來自中國,劉新來是廣西唯一一個公辦學校的中學校長,也是本屆中芬校長高峰論壇上中國四個發言校長之一。
劉新來有30多年的教齡,其中在桂林從教20多年。1994年,作為廣西教育界的引進人才,劉新從湖南調到桂林。先是在廣西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簡稱二附)工作,歷任教導主任、副校長、校具中長。他身體力行,除了做好整個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之外,自己一直在教學第一線抓高三的教學,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把廣西師大外新(二附)搞得風生水起。無論教學質量和升學率均居全桂林市中學之首。綜合成績考核,連續十三年排名廣西第一,2012年,劉新來奉命調任西師大附中(簡稱一附)校長,幾年功夫,一附和他兼校長的初中部一一寶賢中學又大有起色。劉新來越來越得到柱林市民及教育界的稱贊。劉新來教書育人為何如此得法且卓有成就?近日,我們采訪了剛從芬蘭回到桂林的這位教育界名人,我們首先問到了劉新來辦學思想。劉新來說,“以人為本,注重素質,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和“德育領先,外語龍頭,文理并重”的辦學方針,是他執教生涯中,從實踐總結出來的教育思想。劉新來歸納提煉出了“一三六”育人模式。“一個核心”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三種途徑”,即堅持理性教育、情感教育和行為習慣教育,“六個學會”即教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合作,學會健體,學會創造,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針對當前社會上一部分人流傳“畢業就是失業”“讀書無用”的說法,我們問劉新來校長如何評價“學而優則仕”,劉新來校長對此說持肯定態度。他說:“學而優則仕是當然的。我們這里說的優”,不僅僅是學習方面的優,不僅僅是課本方面的東西,一定要全面發展。
生理和心理都要健康,能包容、懂感恩的人,才是“優”。這些精英們對國家有不可估量的貢獻。比如說,1967年出生,畢業于清華大學的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在生命科學里作出了重大貢獻,最近教育部任命他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這不就是學而優則仕嗎?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地方上的領導人,有不少也是出自名校的學而優。劉新來校長說,“我們說的學而優,從知識層面說,不僅要博,而且要淵。學而優,還不僅限于課本和課堂知識,學過的知識要形成能力。社會教材,社會活動不亞于課堂教學的作用”,他說,“我曾經建議讓學生主持三天的家務,讓他們知道生活的常識,他們很喜歡。這樣的活動讓他們更熱愛學習,不厭惡學校。可見學生的學而優不僅僅是靠學校,有些也是要靠社會來。劉新來從湖南師范大學畢業后,又在廣西師范大學攻讀了兩個全日制研究生,學識淵博。當了那么多年的中學校長,我們問到校長究竟在學校中要扮演什么角色的問題時,劉校長說:“校長是學校的靈魂”。劉新來說,這次他在芬蘭世界校長會上的演講,就談到了這個問題,并得到了同行們的高度贊同。劉新來告訴我們,校長的辦學理念和責任感至關重要。如果作為一校之長,沒有他的辦學理念和責任感,這個學校就很難出人才的。不懂行的人是不能當校長的。校長不能融入教學中,是當不好校長的。校長首先應該是一個好老師,校長不僅僅是要管理一個學校更要潛心經營一所學校。校長要有榜樣的意識,讓老師們有一個好的領頭羊和主心骨。“師高弟子強”之說是非常有哲理的。校長要樂于奉獻和善于合作,要讓全校形成一種合力;要讓全校教師形成對學校主體教學理念和學校主流文化的認同。校長要讓學校的教風(教師風氣)、學風(學習風氣)和校風(教學風格)充滿正能量。校長要以校為家,以校為榮。校長要帶領全校教師奉獻大愛,傳播科學,引導至善,提升審美境界。教師是教材課程實施的執行者,如果教師不盡心于教學,學風和校風就難正。校長要有調動和激勵教師的使命感,使之獲得良好的社會認同,他門的積極性就提高了。
我們還和劉新來校長談及學校和社會上共同關心的問題。
關于英語
劉新來校長本人是外語教師,是否因此就把外語看得很重?劉新來說,中學時段外語學習是很重要的。語言是一種工具。我們要讓學生把語言變成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又能使學生產生一種自信。我說的“外語優先或者“外語龍頭”首先是一種戰路。比方說,整個歐洲的英語水平都非常好。歐洲的許多國家,母語不一定是英語。但幾乎所有的歐洲人都可以說英語,2013年,世界心理學會在西安開會,就肯定了“語言可以使人變得自信,語言對智力的開發有重大影聞的觀點。外語的教學,在小學和初中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培養和體現個人的能力問題,不可忽視,不可輕視。
關于天賦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有些學生學習成績老上不去,而有的學生,從小學、切中到高中一路順風,成績總是那么優秀。于是我們和劉新來校長談到了“天賦”問題,劉校長說,天賦是客觀存在的。劉新來認為智商很重要。有的人讀一看一遍聽一遍就記住了,而有的人讀十遍都記不住。當然,一般人的天賦都差不多,但有那么5%是天賦好的尖子生。天賦包括一個人的記憶力、理解力和創造力。俗語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同樣的教師,同樣的教學,有的學生每次考試都是全A,而有的總趕不上,得去找老師補課。劉新來校長是不成補課的。他說,主要是教會孩子的學習方法。教會學習方法,就是“
授人以漁”。劉新來校長說,天賦起著決定性作用,教育起著重要作用。有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不一定是天賦可題,而是學習方法問題。名師善于教會學生的學習方法。從這個角度上說,“名師出高徒”是有道理的。名校、名師、尖子生,相互之間有著外在和內在的聯系。
關于技能教育
我們還和劉新來校長談到當前我國的教育體制中,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職技校的問題。劉新來校長說,我們增加中職的招生,鼓勵學生學習ー門或數門生產或工作技能,是正確的。社會需要這些人オ。一個高級技師對社會的員獻不一定亞于本科生、研究生。在西方,理論教育和技能教育各占一半,而我們的許多家長,卻只在追求一本二本。有實踐作能力的人オ,是國家不可或缺的。在西方,技能教育非常受歡迎。技幣和練技工,都是有能力的人。高職和技校培養出來的人オ,比普通高校培養出來的人才還好用、還適用。因為他們既能動口,又能動手。
培根勵志,傳道授業
我們最后還和劉新來校長談到現在學校的教學方法問題題。每每是一、二年級把課程趕完,三年級不斷復習,不斷戰題。分數和題目把學生的眼弄近視了,有的成了書呆子。劉新來校長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的知識才豐富。一個學生,在青少年時代,光讀書是不夠的,要多讓他們參加社會實踐。有機會的,要到外面看看。要多辦些假期夏令營、冬令營,甚至可以修學旅行。學校多舉辦一些學生社團和有益舌動,如演講比賽、文藝演出、外語沙龍等等。學校是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的地方,學校就是個小社會。學校要引號學生對探素這個世界產生濃厚的興趣。劉新來校長還強調說,培養成功學生,首先要培養他成為一名有道德的人,為人誠實,知恩、感恩、報恩;對生活的態度應該是積極樂觀、開朗、陽光向上的。尤其還要培養好他們的團隊精神,只會單打獨斗的人,是不會走得太遠的。有團隊精神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大。數師的責任是“培根勵志,傳道授業”。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數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教師都應當清楚地明白自己身上的干鈞重擔。
隨著桂林高鐵園外國語學校的創辦,退休后的劉新來又重新義無反顧地背起了千鈞重擔,在這里,他將再披戰袍,馳騁千里,他要辦廣西最好,馳名西南的外國語學校;在這里,他將以一生所學,滿腹經綸,淋漓盡致地傳授給學生;在這里,他將以長江后浪推前浪的博大胸懷和氣度培養新人。記者了解到,桂林高鐵園外國語學校的董事長是一位留美歸來的年輕才俊--劉昊璽,他從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經濟學本科畢業后,又取得了教育與科學技術碩士學位,在美國,攻讀教育學的留學生并不多,因為這個專業傳統而枯燥,所以更加難能可貴。劉董事長在美國生活學習工作了十年,2018年春回囯后,在廣西師大寶賢中學工作,任該校校長助理,他喜愛基礎教育,深入一線教學聽課,評時和學生打成一片,深受老師們贊賞和學生們喜愛!
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基礎教育的浩瀚天地里,一個劉新來不夠,需要有千百個劉新來眾志成城,鷹擊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