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漢弘數字印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弘集團”)提交《審核問詢函的答復》,對核心技術來源,表示如下:

深圳市潤天智數字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天智”)不認可它的答復。表示(1)漢弘集團旗下漢拓數碼有限公司2009年11月開發(fā)的北極星噴頭驅動技術shexian.qinfan.shangye.mimi,而且這些技術是獨立于機型存在的,可更迭或者修改后用于其他所有的產品系列,逐漸成為漢弘集團所有產品的技術支撐,非自主研發(fā)和技術積累。(2)漢弘集團的核心技術1-4項與正在打guan si所涉及的技術內容是一致的,其核心技術處于jiu fen之中。關于事實(1)理由如下:潤天智成立于2000年,到2020年一共二十年時間,每年投入上千萬研發(fā)費用,研發(fā)人員近100人,目前獲得專利202項,發(fā)明專利51項,發(fā)明了中國第一臺數碼印刷機,填補了國內空白,之前該行業(yè)一直被歐美壟斷,現在,潤天智的技術已跟國外同行的技術處于同等地位,早在2007年,就以其明顯的技術優(yōu)勢和行業(yè)影響力,被國家標準起草組織確定為“中國大幅面噴墨印刷機國家標準”、“中國大幅面噴墨印刷機國家商檢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一共獲得行業(yè)內70多個獎項。潤天智具備如此深厚的技術研發(fā)實力,還需要耗費3-5年時間,耗資1332.85萬元才自主研發(fā)成功PP2512UV平板機。在漢拓成立之前,國內僅有一兩家公司具有這種技術和研發(fā)實力。
漢拓數碼成立于2010年5月6號,當時注冊資金只有100萬,2010年7月發(fā)布了首款UV數碼打印機,命名為HT2512UV。用時僅為短短的兩個月。其核心技術來源和形成存在重大問題。
業(yè)內人士也表示,要成功研發(fā)出這款產品,需要具備雄厚的資本實力,且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漢拓數碼做為一家剛成立的公司,即無技術積累、又無雄厚資金,竟然在兩個月內完成研發(fā)和生產HT2512UV,這顯然是不符合研發(fā)、投產需要合理周期的行業(yè)慣例。 其核心技術來源和形成存在重大問題。
那么漢拓數碼的技術來源到底在哪兒呢?
讓我們回到漢拓數碼剛成立的人員背景說起:趙義發(fā)于2002年2月至2009年11月任職于潤天智,任技術開發(fā)部電氣工程師、硬件室主任,負責潤天智各平板噴繪機機型噴頭控制板程序的硬件設計并參與北極星噴頭控制板程序源代碼研發(fā)。2009年11月27日,趙義發(fā)突然離職。漢弘集團招股書印證了趙義發(fā)離職后的去向,2019年11月至2019年11月,任漢弘圖像(漢弘集團前身)研發(fā)總監(jiān)。2009年10月,饒佳旺提出離職,2010年5月漢拓數碼宣布成立,饒佳旺屬于成員之一。2010年3月,李曉剛提出離職,2010年5月漢拓數碼宣布成立,李曉剛屬于成員之一。2009年11月,跟趙義發(fā)同時離職的還有吳永江(潤天智電子工程師,離職時間2009年11月27,與趙義發(fā)同一天),付永祥(潤天智項目經理),2010年5月漢拓數碼宣布成立,吳永江,付永祥屬于股東成員之一。
(*上述5名成員離職時間可根據潤天智最后一次發(fā)放薪水時間獲得
*入職漢弘的時間根據問詢函的答復中截圖如下)

趙義發(fā)、李曉剛、饒佳旺三人均在潤天智研發(fā)任要職,參與了潤天智所有噴繪機的研發(fā)工作,知悉并掌握平板噴繪機的技術機密,屬于核心研發(fā)成員,是潤天智把他們從基層培養(yǎng)為硬件室主任、軟件室主任、項目經理。這樣的組合是數碼打印機項目必備的人員組合,硬件工程師,軟件工程師,機械工程師三者缺一不可。
而他們離職之后,同時于2010年5月參與成立了漢拓數碼。后成為漢弘股東,分別持有漢弘集團5.67%,2.15%,0.97%的股權。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10年7月漢拓數碼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即展出符合國際標準的首臺UV數碼打印機,這肯定不是巧合。
請?zhí)貏e注意:趙義發(fā)從潤天智離職時間為2009年11月,而漢弘集團開始北極星的噴頭驅動研發(fā)試驗時間也是2009年11月,而負責人恰好是趙義發(fā)。從時間和關系人來看,兩者之間必然存在聯系問題。

實際上,2009年11月之時,漢拓數碼還沒有正式成立,也不可能掌握北極星噴頭的技術參數和接口數據,而沒有噴頭的技術參數和接口數據,是無法開發(fā)驅動程序的。趙義發(fā)所謂的研發(fā)北極星噴頭的驅動程序,其所依據的只能是來源于潤天智公司掌握的技術。潤天智公司與北極星噴頭的廠家簽署了協(xié)議,掌握北極星噴頭的技術參數和接口數據,而趙義發(fā)在潤天智工作恰恰與開發(fā)噴頭驅動源程序有關。因此,這從時間上證明,漢弘集團的該核心技術來源于趙義發(fā),也是來源于潤天智公司。
漢弘集團也在審核問詢函中承認,趙義發(fā)及李曉剛2009年至今,都是公司研發(fā)人員,在公司早期的研發(fā)團隊中起到了比較重要的作用。
其次,趙義發(fā)作為責任人或核心成員參與并完成了高精度墨滴質量控制系統(tǒng)及高頻驅動波形設計技術的研發(fā),這個核心技術的行程過程具體如圖:

從時間和具體貢獻可以證明,漢弘集團的硬件板卡核心技術正是來源于從潤天智離職的趙義發(fā)。
另外,李曉剛從潤天智離職時間為2010年3月,而漢弘集團問詢函的答復里面表明其去向,也是2010年3月入職。為什么李曉剛離職時間跟漢弘的入職時間也是一致呢?

從時間和李曉剛具體貢獻可以證明,漢弘集團的軟件核心技術正是來源于從潤天智離職的李曉剛。
漢弘集團也在審核問詢函中承認,趙義發(fā)及李曉剛2009年至今,都是公司研發(fā)人員,在公司早期的研發(fā)團隊中起到了比較重要的作用。
而根據潤天智在民事起訴狀中表示,趙義發(fā)、李曉剛、饒佳旺三人違反保密協(xié)議,未經潤天智許可,將掌握的涉案技術信息非法披露、提供給漢拓數碼使用,使得漢拓數碼在設立后短短兩個月生產出與潤天智PP2512UV等機型高度相似的侵權產品HT2512UV。
綜上所述趙義發(fā)、李曉剛、饒佳旺以及吳永江等人與肖迪和張政是有預謀,有組織,有計劃的聯合盜取潤天智的核心技術,成立漢拓數碼公司,生產并銷售侵權的數碼產品。并且把該技術逐漸的用于公司的其他系列產品,包含紡織,成衣,包裝,標簽等行業(yè)。
以下是潤天智關于技術qin權an的內容截圖

以下是sifa鑒定結果截圖

粵知司鑒所【2011】鑒字第08號《sifa鑒定意見書》的鑒定意見為:根據分析結果,鑒定組一致認為:委托人提供鑒定的標有“HANDTOP P/N:100-004-00”字樣的電路板與自訴人(潤天智)生產的PP2512UV平板噴繪機電源板的邏輯電路實質相似,雙方電路板PCB版圖設計具有高度關聯性。
工信電司鑒定中心【2015】知鑒字第129號《sifa鑒定意見數》的鑒定意見為:自訴人(潤天智)平板噴繪機噴頭控制板程序、打印驅動程序的主要源代碼與漢拓公司噴繪機中的相應軟件源代碼完全相同。
通過這兩個結論我們可以斷定,漢弘集團旗下漢拓數碼有限公司2009年11月開發(fā)的北極星噴頭驅動技術涉嫌侵犯商業(yè)秘密,是通過趙義發(fā)非法從潤天智獲得。
另外,特別指出,漢拓數碼平板噴繪機中的軟件源代碼中包含了“Runjiang Corporation”、“www.floradigital.com”、“RTZ”等潤天智唯一持有的標識和商標。
這直接證明漢拓數碼的源代碼復制自潤天智。
除此之外,有關北極星噴頭開發(fā)協(xié)議也是強有力的證據。任何噴繪設備制造公司使用某款噴頭必須與噴頭廠家達成合作協(xié)議,噴頭廠家才能向噴繪設備制造公司提供相應的噴頭技術參數和接口,否則是開發(fā)不了這款噴頭的驅動軟件。
潤天智與北極星噴頭公司從2001年就一直合作到現在,潤天智有相應的協(xié)議支持。而漢拓數碼是沒跟北極星噴頭簽訂過這方面的合約。漢拓數碼在沒有噴頭廠家協(xié)議的前提下,不可能得到相關的噴頭參數,沒有參數也就不可能開發(fā)出與之相關聯的驅動。
這也證明,只有趙義發(fā)盜用了潤天智掌握的相關北極星噴頭技術資料稍加改動,才能為漢拓數碼生產出HT2512UV。
綜上所述,事實證明漢弘集團的技術來源和形成根本就不是自主研發(fā)和積累,而是feifa.qinfa潤天智商業(yè)jimi獲得。
對此,潤天智已經提起susong,漢弘集團所謂的核心技術不存在jiufen,是為了其達到上市的目的xujia陳述。
關于事實(2)理由如下:
所謂核心技術都是依附于打印機的實物部件而存在,數碼噴繪機核心的打印控制部分為打印軟件,USB板(數據傳輸板或者PCI數據卡),打印控制板(頭板)。打印軟件主要用來控制將圖像數據分色處理,加入插點算法,然后重新封裝數據,經過高速光纖,從USB板傳送到達頭板,最后驅動噴頭噴嘴噴墨實現數據打印。頭板負責產生高頻驅動波形,驅動控制噴嘴噴墨,另外,也包含噴頭加熱溫度控制,車頭測高,接收光柵信號,高速光纖數據接收等。USB板(數據傳輸卡)則通過高速光纖技術傳送數據給到頭板,然后傳送到噴頭,另外也負責控制機器運動,供墨控制,各控制部分通訊等功能。
數碼噴繪機打印控制原理,潤天智8個商業(yè)秘密點及漢弘集團核心技術應用關聯:

漢弘集團核心技術與潤天智4個硬件控制板商業(yè)秘密關聯點:

漢弘集團核心技術與潤天智4個軟件驅動商業(yè)秘密關聯點:

根據以上的圖識,我們可以看出潤天智訴訟的8個商業(yè)秘密點跟漢弘集團的核心技術高度一致,關聯性很高。我們可以把漢弘集團核心技術,數碼打印機組裝部件,潤天智8個訴訟的商業(yè)秘密點做成列表如下:

綜上所述,漢弘集團的核心技術跟潤天智訴訟的八個秘密點,只是文字表述不一樣,實際從技術角度來講是完全一致的。
sifa部門鑒定結論內容一致也佐證了這一點。
而潤天智對此已經提起susong,漢弘集團所謂的不存在jiufen,并不屬實。
另外,該susong涉及金額巨大,超過1億人民幣,潤天智會繼續(xù)zhuijiu相關技術延伸產品造成的損失。

特別指出:根據數碼噴繪行業(yè)的特殊性,打印控制核心技術都是依賴于噴頭而單獨存在的,掃描機和single pass使用的是同樣的打印控制技術。所以,打印核心技術可更迭或者修改后用于其他所有的數碼噴繪領域,包含廣告、紡織、成衣、標簽、包裝、PCB印刷等。 以下是數碼噴繪機的架構組成。
各領域數碼噴繪機主要系統(tǒng)組成部分架構圖:

根據以上架構可看出:
數碼噴繪機的構成部分主要包括五部分:打印控制部分(打印軟件+控制板卡),噴頭打印單元,供墨系統(tǒng),收送料系統(tǒng)和固化系統(tǒng)。至于墨水、噴頭、rip軟件、材料都是市場標準產品,無需研發(fā)。
噴頭打印單元是根據噴頭數目和材料寬幅來決定的,這也是掃描機和single pass區(qū)別的由來。它并非核心技術,而屬于機械加工的范疇。
供墨系統(tǒng)其部件材質和固化系統(tǒng)是由墨水決定,這些都可以從市場獲取零部件組裝而成。
收送料系統(tǒng)由材料屬性決定,這些都可以從市場獲取零部件組裝或者直接購買系統(tǒng)。
唯獨打印控制系統(tǒng)部分是獨立存在的,它只跟噴頭有關,是需要根據噴頭公司提供的技術參數和數據接口單獨研發(fā)設計。且研發(fā)過程中,不需要材料和墨水提供任何信息。設計完成之后,反而需要墨水公司針對該打印系統(tǒng)研發(fā)配置墨水,材料則要根據墨水的兼容性去匹配,或者根據材料去匹配墨水,這些都表明了打印控制核心技術跟實際應用領域毫無關系。
著重指出,Single pass只是在掃描技術上的延伸,根據材料幅寬安裝多個噴頭,一次打印成型不做掃描式打印,打印控制部分的板卡數目也會根據噴頭數目相應增加,但其打印控制技術的本質是跟掃描機完全一樣的。
另外,目前市場上很多同類公司都以相同的核心技術延伸到不能的應用領域,如:希望高科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產品系列有陶瓷,紡織,包裝等;金恒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產品系列有廣告,紡織等;泰威技術發(fā)展有限公司,產品系列有廣告,紡織,陶瓷、木地板等建材印刷;潤天智數字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系列有廣告,紡織,陶瓷,包裝,標簽等;國際知名品牌如EFI,DURST,富士,HP等都以同樣的核心技術拓展到廣告,紡織,包裝,標簽等領域。
綜上所述,打印控制核心技術是完全通用,不受應用領域限制,可以應用于廣告、紡織、包裝、標簽等多領域,而且,同樣的技術可同時用于掃描式和single pass打印機。目前潤天智正對趙義發(fā)、李曉剛提起xing事二shen su song,同時對漢弘集團提起min shi pei chang su song,如果趙義發(fā)、李曉剛被認定fan zui行為成立或者潤天智min shi su song成功,則意味著漢弘集團旗下所有公司的所有的“核心技術”或“核心產品”都嚴重qin fan潤天智的知識產權,漢弘集團將不能繼續(xù)生產和銷售侵權產品并將面臨巨額pei chang責任。
很多從潤天智離職的研發(fā)工程師未履行與潤天智的保密協(xié)議和競業(yè)協(xié)議,入職漢弘集團,進入其旗下的各個子公司,并成為間接股東身份。漢弘集團的其他應用領域很多核心技術也是通過這個途徑獲得,潤天智準備依fa對這些人員提起su song,同時對漢弘集團追加相關獲得利益的min shi pei chang su song。
附件1:據不完全統(tǒng)計,28名曾經在潤天智工作的人員入職漢弘集團,其中26名或其家屬現為漢弘集團股東。28名人員入職兩家公司的時間和擔任職務列表:

附件2: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曾經在潤天智工作的研發(fā)人員所取得專利合計153人次,去掉重復項一共95項。占漢弘總專利數(162)的58.6%。
個人專利數統(tǒng)計列表:

專利名單如下:

注:本文所有的專利數據來源于專利公司推薦的佰騰專利查詢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