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掃微信,還是掃支付寶?”線下購物時消費者總會這樣問,不少商家會出示一個特別的二維碼,“都行,掃這個碼,隨便你選擇什么付款方式。”據介紹,這個碼就是聚合支付碼,將微信、支付寶以及其他支付碼都聚合在一起,簡化了掃碼支付流程。

第三方支付機構服務商,聚合支付平臺上海菜信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旗下產品"菜信商圈"在短短一年內覆蓋了江蘇13個地市,已有30多萬家商戶和門店使用,日交易訂單達700萬筆。“對于消費者而言,聚合支付讓消費者付款少了一次糾結,感受到便利;對于商家來說,基于物聯網技術研發的小喇叭,通過信號燈及即時播報音提示付款信息,也提高收款效率和資金安全。”面對記者,菜信科技創始人劉帥娓娓動聽的介紹:菜信商圈通過實體門店加聚合碼加移動終端和大數據算法等工具,幫助中小微商戶實現門店會員管理數字化、商品數字化、營銷數字化、服務的數字化,助力商戶成為“智慧門店”,實現智慧零售數字化轉型。作為鏈接商家和銀行合作的紐帶,菜信商圈為小微商家賦能,客戶共享,商圈營銷,與第三方支付不同,商戶使用、提現時在一定范圍內免收手續費。交易記錄一目了然,查賬對賬方便快捷,日、月賬單清晰,并記錄所有的數據,還可以聯動附近的商家,精準線下引流,實現個性化精準營銷等優勢。深受廣大商家青睞及社會廣泛好評!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支付已經成為很多人的首選支付方式,聚合支付行業交易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前瞻產業研究院最新報告顯示,該行業年均復合增速高達231%,2019年行業交易規模近40萬億元,同比增長90.5%。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近239萬億元。2019年聚合支付行業投融資事件為5起,投融資金額達3.23億元。據易觀分析師王蓬博表示,“聚合支付”作為銜接第三方支付機構和銀行金融機構的合作,通過收單服務,賺取交易服務傭金。但目前,收傭金在營收份額占比不斷下降,不再是主要的盈利方式,而是充當了入口,為其他高利潤業務提供流量。“聚合支付”原則上是不碰資金流的,它是信息流的轉接接口,針對巨頭和第三方支付機構涉及不到的領域提供下沉服務。發展空間大,能直接對接商戶入口。他表示,第三方移動支付的發展,也為聚合支付企業帶來新的創新發展機遇。
長三角太湖媒體聯盟主編
賀兆源
王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