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吳仲權,男,1971年10月出生,祖籍廣東臺山。自幼酷愛書法,在當地知名書法家江海云老師的指導下,自己更加勤奮好學。在初二、高一兩年書寫春聯,獲得街坊一片好評,贏得可觀的銷售量,在當時傳為佳話。畢業于廣州書畫專修學院研修班,就讀期間,得到了馮儀屏老師、王祥老師的指導,受益匪淺,并評為年度優秀學員。1992年聘用到省級機關單位工作。
書法藝術既可修心養性,又可充實人生。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堅持讀帖、臨帖和創作,并時常參加書畫活動。近幾年在張福銘恩師的精心指導和鼎力幫助下,書藝有所突破,領悟甚多。創作作品和獲獎作品亦有在報刊登載,并多次到各地展館參展,不少作品被社會各界書法愛好者收藏。
受邀參加中國教育電視臺2020年“潑墨中華情”春節書畫聯歡晚會現場揮毫和錄制;在華夏翰墨藝術網舉辦的全球戰疫.命運與共《敬畏生命.珍愛生命.守護生命》書畫公益展中,主題作品入選,并授予“愛心書畫家”榮譽稱號;成功入選《大美中國.大美書畫》聯展,并特授予“新時代優秀書畫家”榮譽稱號;作品入選《銘記歷史.砥礪前行》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書畫展,并被授予“中華愛國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作品入選【國慶特刊】中國藝術杰出典范人物作品展,并被評為“中國藝術杰出典范人物”;榮獲2020年全國兩會重點推薦“人民藝術家”稱號;榮獲第二十屆中國世紀大采風“中國當代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2020年被授予“當代藝術領軍人物”;2020年被授予“新時代雷鋒傳人”榮譽稱號;2020年被授予“最具影響力藝術家”。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國禮特供藝術家,中華翰墨書畫院副院長,廣東省荷韻藝術書畫院副院長,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名家講堂》欄目組簽約藝術家,廣州書畫專修學院書畫研究會會員。
翰林自翹楚 縱筆作臻書
——記著名書法家吳仲權
書法自存在之日,便有投機取巧,歪門邪道之輩,而以入古為道,則是歷代書壇的共識,亦是學書的正道,身為當代著名書法家,吳仲權先生走的正是這樣一條書法正道,先生自幼酷愛書法藝術,曾師從于江海云老師,少年時期其書法更是一度知名,佳話連傳,時至今日,先生仍然是精修帖法原功,傾情翰墨研究,從未被利益所沖昏頭腦,可謂是文史明哲皆通曉,深追先賢求極功,近些年更是得恩師張福銘的指導,書藝直指巔峰,今觀賞先生的書法,心感幸甚,其書法創作以米芾王鐸為根基,上溯晉流,下含唐韻,欣觀其作品,用筆如琢崖風石,運力如劈石裂地,樸華之作,原質古風,而這正是先生帖法精透的有力證明,作品觀之可令書壇同行者贊嘆不已,泥古者豁然開朗,超凡卓作,功入翰林!
所謂兵無常陣,字無常形,觀臨先生的書法,可覺其用筆是深得米芾精髓,其不僅精于筆形,還入于筆境,心臨功高,暗自天成,更是把其快意之感,一舉轉匯成了自己的筆法,最終筆入其心,轉流出筆,作品縱筆如騰龍涌起,通幅運筆率意干勁而有律動,疾緩斂放而有合度,字字筆線縱橫瀟灑,洞達驚奇,方圓兼備,剛柔相濟,于藏鋒之處微露鋒芒,于露鋒之處顯含蓄,筆勢提按有度,動靜結合,線條粗柔并用,相生相濟,如此筆法,是草書奇妙姿態的藝術呈現,更是心緒而發的大家筆功,修為有道,再續古風!
先賢有云,書法創作,不善墨者,其作墨必是亂泥一團,臃軟無力,此乃書法大忌也。今觀先生的書法作墨,其墨可謂成極,通幅作品處處透露著出世入世的放曠墨感,墨韻十足,禪氣十足,其運墨之時,如山河浩瀑,墨成之時,又如墨虎歸山,敦厚勁道,不失清雅,短鋒宿墨,拄紙蹲行,時而又作水破之墨,使線條燥重拙厚,氤氳生煙,通體墨法真乃干濕濃淡,氣韻相加,一氣呵成,極臻極妙,在此妙墨中,一股傳統文人的奇崛之氣,清逸之氣,油然而生,直沁心神!
書法若僅僅以點線起舞,則終究只是形單影只,先生深諳此道,品味先生的書法作品結構,其海納百川的動人氣魄,在作品的布局謀篇之間展露無遺,同時也正是這種質樸守拙的大氣象,為觀賞者造就了一種浪遏飛舟,風云激蕩的藝術感受,換言之,先生的行草,在整體上已然是達到了物我如一,書我如一,超然物外,渾然天成的藝術境界。通篇字幅使轉運行,牽來曳往,通幅結構血脈充盈,瀟灑翩翩,整個作品看似率意,然法度俱在,處處彌散著瀟灑超逸的文人氣息,觀之即耐得住咀嚼,又耐得住品味,試問如此驚奇的行草臻品,豈能不令人心潮澎湃,敬仰三分!
翰林自翹楚,縱筆作臻書。先生不已筆墨為謀利,不以俗流而動搖,而是在筆墨中傳情,在翰韻中傳承,其書法于毫筆中蘊奇絢爛,于極墨中豁然法度,作品書氣盎然,文韻有余,實屬古風典作,上乘臻書,如此書功藝功,可堪書林之日月,亦可堪書壇之翰柱,千古筆風,正道坦然,妙作爍輝,氣度不凡!
著名書畫評論家 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