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鄉村振興的數字引擎
- 阿里人做“三農”的家國情懷
- “一部手機治天下”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天下網商(ID:txws_txws),作者:郭小山,授權轉載發布。
全國 2000 多個縣,他和 700 多個縣領導做過深度交流。
他是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字鄉村與區域經濟發展事業部總經理李少華(花名忽必烈)。
26 年前,李少華在本科畢業論文中討論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轉型問題。如今,他在阿里巴巴找到了鄉村振興的另一種解題路徑。
在接受《天下網商》采訪時,李少華表示,與全國各地縣領導們的溝通,讓他深知地方對數字鄉村建設的迫切期望和具體需求。
“十九大后,中央提出的兩大戰略是‘數字中國’和‘鄉村振興’,而‘數字鄉村’是兩大國家戰略的疊加。”李少華說,阿里在鄉村的戰略布局由來已久,從農村淘寶到數字鄉村,去年還成立了數字鄉村實驗室和阿里巴巴大農業辦公室,阿里對三農的投入逐年升級。
過去兩年,李少華在阿里巴巴負責農村戰略業務。不久前,阿里農村戰略升級為內需戰略,并成立數字鄉村與區域經濟發展事業部。而這個事業部的愿景,是打造縣區政府的“數智化引擎”,通過數字技術幫助農民實現畝產一千美金。
“阿里以 20 年的數字化積淀,積極探索自身優勢與國家數字鄉村戰略的契合,這條路走起來一定會很不容易,但能參與其中,就很幸福。”李少華表示,全社會成就了阿里,阿里也會以自身優勢回饋城鄉發展。
打造鄉村振興的數字引擎
記者:對于外界來說,阿里的電商色彩更濃,數字鄉村業務在阿里集團里是什么樣的定位,這項業務的愿景是什么?
李少華:數字鄉村是阿里農村戰略的升級版。它的業務定位是賦能政府,尤其是幫區縣政府更好地實施數字鄉村的國家戰略。我們把政府的訴求梳理成了三大方面:科學決策、數字興業、數字治理,主要是圍繞這三個板塊把阿里的數字化能力以產品和服務的方式提供給特定的區縣。
我們的愿景是成為縣域數字化服務商、數智化運營商,以數據、智慧打造鄉村振興的數字引擎。
記者:數字鄉村建設是國家戰略,參與者眾多,跟其他參與者相比,阿里的看家本領是什么?
李少華:我剛才提到的地方政府三大訴求,最終有兩個收口:一是幫當地解決產業端和供應鏈的問題,提供生產到銷售整個環節的全賦能;二是提供數字化能力。
同行往往只具備其中一個能力。我認為阿里把上述兩者都結合起來了,這是我們的最大優勢。
記者:阿里的數字鄉村解決方案如何與阿里系業務協同起來?
李少華:數字鄉村建設可以理解為阿里助力縣域數字化的一個入口,也是縣域政府和阿里數字能力連接的一個Hub(中心)。
我們希望能夠把阿里多種數字化能力賦能到政府。比如,數字興業板塊,大規模用到阿里云底座的技術。同時我們也會在供給體系上整合阿里的眾多電商及其他零售業務,包括盒馬鮮生、淘寶、天貓。我們也會與1688、AE(速賣通)一起在縣域就某個特定產業一起聯動。釘釘則是我們數字治理方面的技術提供方。
總之,數字鄉村業務是集中體現阿里經濟體生態協同效應的新窗口。
阿里人做“三農”的家國情懷
記者:阿里的數字鄉村,是一個什么樣的團隊?你們靠什么驅動自己?
李少華:我們這個團隊很多人在做數字鄉村業務時都有一種使命感和擔當精神。團隊都知道,“十九大”后中央提出面向未來 20 年的兩大國家戰略,一個是數字中國,一個是做鄉村振興,而數字鄉村是兩大國家戰略的疊加。城鄉鴻溝,必須也必將以數字方式填平。
去年 6 月,我們成立數字鄉村實驗室。當時有人對這個做法很不屑。對一個蓬勃發展的科技公司來說,農村項目和其他商業項目比起來,很不高大上。但是,我們知道,這項工作必須做,必須用最新的數字化思維來做。而且,以我們對阿里綜合數字能力的了解,這些工作可以做好。
另外,我的核心團隊里共產黨員的比例非常高。現在有 7 個直接向我匯報的同學, 5 個是共產黨員。而當時招聘人員時我們并沒有刻意要求這一點。
我覺得,團隊成員把個人發展融入到國家戰略、超出商業的家國情懷,是推動團隊進步的基礎。
記者:您在做阿里數字鄉村業務時,一定接觸了不少縣域領導,他們有哪些共同點?
李少華:我也是從縣里走出來的,小時候還經常下地干活,現在我的父母也在縣城,所以我對縣域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分管阿里數字鄉村事業部以來,我接觸了 7 百多個縣的主要領導,現在我特別理解他們。他們共同的訴求是,都非常主動地想利用互聯網的力量,努力填平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
記者:最早什么時候關注“三農”問題的?
李少華: 26 年前,我的大學畢業論文寫的是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轉型問題。很神奇的是,現在我在一個全球領先的互聯網企業,居然又管了兩年農村戰略,找到了通過數字化賦能縣域發展的金鑰匙,為當年的論文找到了新的答案。
“一部手機治天下”
記者:一個理想的數字鄉村是什么樣的?
李少華:未來的數字鄉村,應該把鄉村治理、扶持產業等一系列便民服務都數據化。這些數據又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企業、老百姓,增長居民幸福指數。在我們內部,這叫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
數據的效用對于政府官員來說,是一部手機治天下;對企業來說,數據將驅動業務發展;對老百姓來說,數據讓我們生活更幸福。
7 月 17 日,湖南數字鄉村峰會暨“湘品網上行”推介活動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舉行,推介會期間,阿里巴巴集團數字鄉村與區域經濟發展事業部與湖南省醴陵市、南縣、桂東縣 3 個縣(市)政府簽署了數字鄉村框架合作協議。
記者: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費孝通等知識分子搞過一些鄉村實驗。現在我們討論數字鄉村,也是新時代的理想鄉村解決方案。你認為相距百年的鄉村實驗,本質區別是什么?
李少華:不只是知識分子,很多革命家也做過很多鄉村調研和理想鄉村實驗,都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一百年后的今天,我們來看數字鄉村,我認為它不是一個單一的企業行為,也不是單個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而是一個國家層面的戰略行為,這是和百年前的一系列實驗的根本區別。現在的數字鄉村,是我們國家經過百年探索后,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國家戰略。
阿里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在供給體系、數據技術,乃至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大數據上,有了充分的積累。時代造就了阿里,我們再以自身優勢和技術積累服務于數字鄉村建設,這是企業回饋社會的更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