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在今日頭條看到某被標示為科技領域優質創作者的自媒體文章,文章提出一個觀點,說中國的互聯網和真正的科技沒什么關系,還說中國互聯網只有模式創新,沒有技術創新,只懂得用平臺算法收割用戶。
說來也怪,最近一段時間,科技界輿論風向變得還挺快,互聯網竟被貼上很多負面標簽,什么沖擊實體店,什么濫用壟斷地位,什么破壞經濟發展等等,筆者就納悶了,我們辛辛苦苦取得的行業優勢,國外發大國家都羨慕的一個行業,竟然被我們自己看不起自己!
那么,中國的互聯網真的和科技沒什么關系嗎?最近,合發全球旗下合美惠電商平臺一位市場總監站出來說了公道話:
互聯網科技是目前幾大科技領域最貼近人民需求的科技領域。沒有科技就沒有互聯網,互聯網的根是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而計算機技術是幾乎所有行業都需要的基礎性科學技術,所以,說互聯網和科技沒什么關系的,應該大概率是文科生或體育生。
第二,技術科學和社會科學都是科學,偏心眼的對待那一邊都是錯。商業模式創新的科技含量未必就低于技術創新的科技含量。我們曾面臨著技術專利大量沉沒,無法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的窘境,而要將技術專利轉化為社會生產力,讓技術變成錢,社會價值得到老百姓的認可,沒有商業模式的創新還真的不行!
第三,平臺算法只是工具,既可用來為用戶推薦符合用戶興趣愛好的信息,也可能被用來做大數據殺熟,但總體來說,算法被用來增進平臺和用戶的親密關系要比用于所謂“大數據殺熟”的可能性要大,因為人性向善,文明永遠是社會發展的大方向,用戶被殺熟一次兩次有可能,但多次被殺熟,用戶必然用腳給平臺投票,因為用戶不是傻子。算法的工具性,決定了它不可能為科技進步的反挫力背鍋,好比不能因為被刀割過一次手我們就不用刀了,這些道理很淺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