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軍人品牌 突出紅色主調
通渭縣碧玉關軍創孵化基地明確建設思路
本報訊(記者 劉云 張春燕)“退伍不褪色,青山伴忠魂”。這是1月20日,通渭縣碧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高小敏對碧玉關軍創孵化基地2021年如何夯實基建,提出的明確建設思路,進一步明晰了建設框架和填充內容。
高小敏指出,碧玉關軍創孵化基地首先要組織全鎮復退軍人進行統一培訓,激發革命熱情,永葆軍人本色。要把部隊優良傳統繼續保持發揚,為建設家鄉和推動鄉村振興中貢獻自己的力量。與此同時,高小敏還指出,碧玉關紅色文化底蘊深厚,1936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四方面軍(左路軍),在朱德、張國燾、徐向前等人領導下分路向定西、通渭、會寧挺進。9月7日晨6時,93師攻占通渭縣城。休整數天后,三路紅軍進駐碧玉鎮。在上店子成立以陳漢英(下店子人)為主席,郭子俊、郭景林(上店子人)為委員的蘇維埃政權。又在何家那坡成立以何篤為主席,何世杰、何有德為委員的蘇維埃政權。
1949年8月,彭德懷又率領一野總部經過碧玉關,并在上店子、郭家岔村休整幾夜,為蘭州戰役如何決戰謀局布陣。如今,68年前的槍聲已漸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當我們翻開那塵封在碧玉關的往事,正是有了彭老總在碧玉關戰前的縝密部署,才有了蘭州今天的繁榮,我們要永遠要銘記這段歷史。為此,碧玉關軍創孵化基地建設必須打造軍人品牌,并突出紅色主調。
碧玉關軍創孵化基地負責人焦偉,就如何結合甘肅龍原獵聘中心全國安置就業優勢,談了自己想法。他認為,如果在每個村建立老兵服務中心,積極開展精準幫扶,培訓并幫助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和復退老兵培訓就業,并協助退伍老兵申請無息創業資金進行創業,推進基地產業深度融合,為復退軍人提供更多就業崗位就是最終目的。
通渭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領導在聽取碧玉關軍創孵化基地負責人匯報后,對碧玉關軍創孵化基地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碧玉關軍創孵化基地的建立,將為通渭縣乃至周邊的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服務提供便利,希望碧玉關軍創孵化基地把做好退役軍人培訓就業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立足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需求,摸索出一條復退軍人培訓、就業、創業、保障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