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值此繼往開來的歷史時刻,黨和國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發展理念、戰略和舉措。發展始終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未來必須更加注重發展質量,踐行高質量發展的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不僅是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問題,也是如何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如何增大發展潛力的問題,是關乎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關乎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問題。為此,從空間布局的角度、從有機系統的深度、從頂層設計的高度,黨中央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長期以來,我國最為顯著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之一是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問題,影響范圍最廣的生態問題之一是荒漠化問題,最具戰略開發潛力的全新空間之一是西北地區,因此,新發展階段最具戰略價值的布局之一就是改善西北地區發展條件、促進西北地區發展。眾所周知,制約西北地區發展的種種因素的核心就是缺水,而我國水資源總體呈南豐北缺的基本格局。尤其難得的是,緊挨西北地區的青藏高原又被譽為“亞洲水塔”,有大量質量好、利用率低、海拔高的潛在水資源,堪稱激活西北地區發展潛力的應許之水。然而,這些珍貴的水資源深藏于地球上最壯闊的高原、最雄偉的群山、最深邃的幽谷,如何實現這史詩般的“突圍”,是一代代中華兒女矢志不移的夢想。大道至簡——一條環繞著青藏高原周邊、順勢而為、逐級降低、全程自流、連接著道道江河的西部調水線路應運而生,可世世代代、源源不斷地將高原之水牽出莽莽群山、送到茫茫西北,這就是“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

?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既是應運而生的、又是為時代而生的,既契合了國家發展規劃布局的機遇,也可為新理念、新格局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紅旗河的提出恰逢其時。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將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公共衛生、物資儲備、防災減災、民生保障等領域的短板;推動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推進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實施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水網、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等重大工程;推進重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重大引調水、防洪減災、沿邊交通等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紅旗河規模宏大、輻射廣泛、意義深遠,與我國多方面的發展戰略深度契合,是深度符合國家投資戰略的大型項目,具有快速推進實施的政策依據和強大需求。
另一方面,紅旗河的提出也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創新之舉,是創新驅動發展、塑造嶄新優勢、構造新興格局的現實舉措,是提升水資源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重大舉措。
紅旗河從青藏高原東南部開始,經西藏、云南、四川、甘肅進入新疆,同時以支線形式經寧夏進入陜西北部,以支線形式經內蒙古中西部進入北京,串聯著、緊扣著我國西北、西南的廣大邊疆地區,是邊疆地區加強聯系、守望相助、共謀發展的實體紐帶和精神紐帶,對加快民族地區發展、加強邊疆地區建設、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具有現實意義,是我國邊疆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壓艙石。
紅旗河建成后,將在西北地區開發大量的高質量灌區,同時為華北平原、關中平原、成都平原等提供水資源輔助,極大促進我國耕地數量、耕地質量、農業水利、農業科技的發展,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大量落實耕地休耕輪作,進一步改善我國農業基礎還不穩固的問題,實現藏糧于地,提升糧食安全水平。
生態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新的階段,反映著一個社會的文明進步狀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西北地區的荒漠化治理、中東部地區的生態環境修復與保護等,構成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巨大挑戰。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很多問題由來已久、盤根錯節,唯有精兵利器、大刀闊斧、創新思路才能顯著推動事業的進步。紅旗河就是這樣輻射廣闊、影響廣泛的重大舉措。紅旗河建成后,將極大改變西北地區的水土資源匹配狀況,極大增強西北地區的生態承載力,極大緩解荒漠化威脅、構筑起更加穩固的生態安全屏障,同時,開拓出更大的可用于輾轉騰挪的適宜國土空間,為中東部土地開發強度過高的區域分擔壓力,促進城鄉人居環境改善,從多個層次、多個角度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紅旗河的建設將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持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綠色轉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和污染防治的深入攻堅等任務做出貢獻。
紅旗河及其新興產業的建設直接關系到半壁國土未來發展的走向和質量,必須以最高的標準進行規劃和建設,因而必將成為最大的需求提出者和創新引領者,必將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的有機結合體,成為我國培育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同時,西北地區緊鄰中亞、輻射西亞和歐洲,是我國陸海統籌、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優化國際市場布局、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一極。
紅旗河建成后,將極大改善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進而釋放出西北廣大國土的資源潛力和區位潛力,形成極具價值的全新發展空間,促進我國形成更加優質、更為新穎的發展格局,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深度保障。同時,還可以以紅旗河支線“紅延河”和紅旗河干流相結合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水資源助力,以紅旗河支線“漠北河”為主為京津冀城市群發展和未來雄安新區的發展提供水資源“雙保險”,以紅旗河四川段為成都平原的發展提供水資源助力。
紅旗河建成后,西北地區可以依托其自身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教育、科技、生態、旅游、康養產業,在西北地區打造最適合生活、最適合學習交流、最適合創新的樂土,全面塑造本地區乃至全國的發展新優勢。依托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打造集聚國內外優秀人才的科研創新高地。再次成為世界文化、世界人才匯流的廣闊天地。
紅旗河建成后,將以西北地區大發展作為驅動,以紅旗河沿線經濟帶為聯系,帶動西南地區和黃河流域更進一步的發展,對成渝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蘭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等發展大有裨益,對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支持東部地區加快現代化及生態建設等戰略方向意義顯著。
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發展環境也面臨著深刻復雜的變化,我們必須團結一致,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紅旗河是兼具前瞻性、全局性、戰略性、整體性的系統思維引領下的重要事業。紅旗河的建設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集全國之力推進,必將成為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提升民族自豪感、進一步弘揚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重要載體。
紅旗河也將成為我國抓住機遇、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奮勇前進的重要舉措,必將成為我國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的戰略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