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8日,中國雙創產教融合農業示范園區首場全國宣講會在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四季科創中心隆重舉行。
全國政協第十二屆委員、中央檔案館原館長、國家檔案局原局長楊冬權,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原黨委書記、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秘書長劉洪海,原總后勤部軍需物資油料部農副業生產局局長楊連成、中國創業創新發展委員會主任、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雙創發展辦公室主任李潮平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會議。中國雙創產教融合農業示范園區組委會成員和來自河北、內蒙古和甘肅的50多位農業園區企業家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議在友好、熱烈的氛圍中進行,產教融合示范園區組委會成員魏春紅介紹了參會園區的基本情況。專家領導和項目組委會一起向農業園區企業家們代表介紹了中國雙創產教融合農業園區項目發展的政策背景、建設目標和發展前景,農業園區企業家代表們與專家、領導開展了深入熱烈的溝通交流。
楊冬權局長對本次會議的召開表達了熱烈地祝賀,向所有奮戰在農業生產一線的企業家朋友們送上了衷心地敬意和祝福,并預祝中國雙創產教融合農業示范園區在全國全面發展壯大。
劉洪海秘書長表示,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看到雙創事業的重要性,將全力支持中國雙創從事這項偉大的事業。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匯聚了一大批中國科技屆最卓越的科學家、科技屆領軍人物,包括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領域覆蓋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各個領域。國際歐亞科學院愿與中國雙創一起,為中國農業發展奉獻一份力量。
楊連成局長介紹了全域空間種植技術。作為中國雙創重點推介的農業高科技項目,全域空間種植技術生態環保是農業領域里面具有開創性的一項科技創新。全域空間種植技術具有節約土地的資源、減少大量的人工成本、節約大量電能源、不受這個地域季節條件的限制、有效防止植物的病蟲害、綠色環保零排放沒有污染、沒有水土流失、沒有任何污染、種植的設施設備環保循環利用、智能化生產等諸多優點,是現代農業向未來農業轉變的一項重要技術。
李潮平主任向與會領導和嘉賓介紹了中國雙創推動鄉村振興、發展中國雙創產教融合農業示范園區的指導方針和發展目標。李主任談到,中國雙創充分發揮經驗優勢和資源優勢,配合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實施了一系列產業項目,包括中國雙創產教融合工業示范園區、中國雙創縣鄉村專業化市場、中國雙創縣級融媒體服務中心等等。中國雙創一直心系三農、心系鄉村振興,為了更好幫助地方政府和農業園區拓寬發展渠道、激活產業優勢、提高文化教育功能,打造有區域特色的產學研游農業生態園區,特別聯合政府、學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機構、社區和農業園區等各方資源,在全國篩選共建一批中國雙創產教融合農業示范園區。
李主任重點介紹了如何為農業示范園區賦能、打造產學研游生態產業優勢。
(一)為園區開展專業化的總體規劃,向智慧鄉村、智慧園區、智慧社區發展,通過農業數字投資帶動經濟發展。根據地理、氣候、土壤、人文等條件,為園區引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
(二)為園區建設管理系統和銷售系統。全面扶持園區提升管理水平、加強品牌建設、擴展銷售推廣渠道。
(三)組織專業化團隊和專家為園區開展輔導和培訓。提高園區農業科技術水平,為園區發展成為科技領先、規模領先、收益領先的生態園區打下良好基礎。
(四)根據園區產業特點對接市場資源,幫助園區進入全國線上市場平臺和全國線下市場聯盟,開拓獨立的銷售網絡。
(五)對接大中小學,在園區建立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逐步形成產學研游產業鏈。
(六)引入專業化運營團隊和企業協助園區經營管理。
(七)協助提供園區和園區企業發展所需的政策、資金、人才、市場、招聘、宣傳、推廣等一系列增值服務。
隨后,中國雙創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專業化運營管理機制和強大的市場渠道建設能力,全面幫助農業示范園提升基礎設施、軟硬件管理水平和建設文化內涵,幫助園區打造新的品牌優勢和市場渠道。各農業園區企業家代表紛紛表達了對中國雙創產教融合農業示范園區項目的巨大熱忱和強烈期待。
據悉,中國雙創還將在全國多省市舉辦中國雙創工業、電商、農業等多類型產教融合示范園區宣講活動,為全國各產業園區賦能、共建共享產教融合發展體系,構建政策、資金、教育、人才、技術、產業、市場等為一體的創新產業鏈,為國家經濟、文化、農業、教育等產業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