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是中國傳統制瓷工藝越窯青瓷中的精品,中國古代越州名窯(今浙江一帶)進貢朝廷的一種特制瓷器,簡稱“秘瓷”。"秘色"一詞最早出自晚唐詩人陸龜蒙詩篇《秘色越器》,
迄今世界出土和博物館館藏不足兩百件。今天,我們采訪到寧波民間收藏家吳全龍先生,請他談談他與秘色瓷的緣分。
吳老師,人會有很多愛好,你為什么偏偏選擇了收藏呢?
答:我是從1985年開始搞收藏的。關于收藏顧名思議就是收而藏之。我覺得在收藏中充滿了樂趣,可以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增加財富,延年益壽。
我是寧波北侖人,記得小時候我們村里有一對有錢的老夫婦,他們的兒子探親時常會帶些古董之類的寶貝回家。四清運動時老人害怕家里的寶貝受牽連,就委托我父母親代為保管,我父母就把這些寶貝埋在了自家的豬舍下面。隨著時間的流逝,老人們都過世了,大家也就遺忘了這件事。83年改革開放初期,我從香港買來報廢的萬噸輪船在舟山定海拆船加工鋼材,銷售賺了不少錢。于是就在自家的豬舍地基蓋房子時意外地發現了這批寶貝。從此我對古董文物結下了不解之緣。
隨著收藏不同,我的圈子人脈關系也在不斷發展。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人給我介紹天津郊區的一戶人家要出售古董。這戶人家有六個人,家里有人生病需要花錢看病。當時主人給我看了幾個瓷瓶,價格談了好久談不下來,正要出門時主人答應了我的價格。看我是真買主,就問我還要不要其它的東西?我說讓我看看吧。于是他下地窖又拿出了幾件宮廷里的翡翠珠寶。天吶,我從來也沒有見過這種寶貝! 不知道是真還是假不敢要。這時主人急了,講述了他家的歷史:他姓金,是清朝皇族后裔,解放初期改換了姓名,還特意給我看了家譜。我這才相信買了許多寶貝。之后又去過他們家二次,當再去時他們已搬家就聯系不上了。
收藏是一個去偽存真的過程,說說你曾經走過的彎路。
答:關于古董藝術品中國歷朝歷代仿品后朝仿前朝都有,真假難辨。收藏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從文化歷史、時代特征、器物工藝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學習研究,練就出一雙火眼精金才行。我走過的彎路確實有很多。真金白銀買來的寶貝,自己認為是好東西卻被別人說成是仿品贗品的經歷真的是刻骨銘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所謂專家說成是贗品仿品,不得不最后都虧本處理掉。無奈和痛苦之下,我有緣見到了中國著名文物專家、鑒賞家、中國收藏第一人——王世襄老師的指導。從此對古代文物藝術品有了全新的感悟,原來自己之前收藏的大部分的東西就是真的,我從王老師那里學到了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鑒賞能力的靈魂所在。
你在收藏界曾經參加或組織過哪些活動?
答:2014年,我負責在寧波鎮海區駱駝文化產業區富爾頓大廈舉辦了中國收藏界第一次理事會。在全國各地參加了多次關于民藏出路的研討交流活動,與六維文物司法鑒定機構有良好的交流合作。
聽說你藏品很多,你最喜歡哪一類呢?
答:是的,我的藏品很豐富。有古陶瓷、翡翠玉器、青銅器、字畫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越窯的秘色瓷。因為它的歷史文化、皇家的風范、藝術的魅力、詩人的情懷、乾隆皇帝的感嘆、神秘莫測的風采讓我迷戀上了。
秘色瓷是稀世國寶,你收藏了不少,最喜歡哪些?
答:秘色瓷分為早期制作、頂峰期和衰退期制作,也分為普品、珍品、驚艷品。
我收藏了一定數量的秘色瓷,凡是屬于驚艷品的秘色瓷我都特別喜歡。在XX幾個視頻網站都可以欣賞到我收藏的秘色瓷,相信你也會愛上它們。如今,我正在尋找合適的機會亮相于世,并希望能把部分秘色瓷捐給北京故宮博物院。
可以說說你是怎么愛上收藏秘色瓷的嗎?
答:可以,1987年在西安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了14件秘色瓷,同年在浙江寧波慈溪上林湖后施岙也發現確認了秘色瓷御用中心窯址。秘色瓷是神秘且高大上的皇家瓷器,在全世界博物館里包括出土統計數據總共為187件,它的稀缺和珍貴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于是,我就開始尋找秘色瓷。我是寧波人,秘色瓷的中心窯址在寧波慈溪上林湖,可是在上林湖區域卻根本找不到秘色瓷的行蹤。我深入地學習收藏和歷史文化知識,跑遍了大江南北的山山水水,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和秘色瓷結下了深深的緣分,在全國各地找到了一件件稀世國寶秘色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