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穩健發展的企業,一定是把社會責任作為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一環。社會責任與企業的關系,就如同羅盤與航船、理想和人生。”
在中國零售界摸爬滾打近三十年,張近東對于企業經營與管理有著不一樣的感悟。“企業小了是個人的,大了是員工的,再大就是社會的”,無論是在內部與員工座談還是出席外部會議,他不止一次強調過這句話。
3月29日,《蘇寧易購2018社會責任報告》正式對外發布,這也是蘇寧易購自2009年以來發布的第11份CSR年度報告。
從內容來看,這份報告全方位披露了蘇寧在2018年履行社會責任的實踐與成果,具體體現在員工福利、行業建設、產業創新等多個方面。
毫無疑問,張近東又一次向社會交出了一份關于“大企業如何承擔大責任”的踐行樣本。
(圖: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企業發展就是最大的社會責任”
眾所周知,2018年至今,一股來勢洶洶的裁員潮蔓延全球,沃爾瑪、英特爾、滴滴、美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被卷入了效益下滑與裁員傳聞當中。事實上,對于任何一家承載數十萬就業崗位的大企業來說,兼顧企業發展與員工福利都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在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尤其如此。
但張近東掌舵下的蘇寧卻在看似嚴峻復雜的大環境中趟出了一條逆勢上揚的道路。
蘇寧易購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蘇寧易購營業收入為2449.57億元,同比增長30.35%。同期,蘇寧易購商品銷售規模為3367.57億元,同比增長38.39%。與此同時,蘇寧在2018年新增員工高達6.8萬人,目前員工總數超過25萬,2019年計劃新增8萬人。
在當前消費升級提速的背景下,持續用轉型升級帶動業績增長,憑借規模擴張主動吸納人才加盟,進而帶動就業問題的解決,這是張近東在深耕零售行業多年以后摸索出來的一條路。他認為,“企業發展就是最大的社會責任。”
(圖:蘇寧員工公寓內部)
CSR報告顯示,蘇寧在北上廣等全國41個城市共提供約9000套員工宿舍和公寓,積極為員工解決住房問題。
近日,蘇寧的員工福利也在微博、脈脈等多個社交平臺引發了廣泛關注與討論。據了解,蘇寧在3月底將前期投入達7億元的商品公寓提供給集團總部自有員工租用,公寓內部不僅配備了全套生活電器,周邊還專門為員工配備了蘇寧小店、書店、健身房、園區巴士、郵寄中心等服務社交區域。
據蘇寧內部員工透露,張近東明確要求這批公寓不許出售,要留給剛畢業的年輕員工。“絕不能讓有能力的員工住不起房子,要幫助他們解決住房難題,解決后顧之憂。” 張近東一直強調,人力資本是比貨幣資本更重要的企業資源。
產業建設要瞄準行業痛點
當下,隨著我國快遞業務量實現持續高速增長,其所帶來的紙張、塑料等快遞垃圾也已經成為生活垃圾增量的主要構成,給社會環境增添了巨大的壓力。
作為一家全國領先的智慧零售企業,蘇寧打造的物流生態鏈可以說是已經成為了企業持續發展的“血脈”,其承載的零售業務體量非常龐大。
2016年,蘇寧共投入運營7個自動化揀選中心,32個區域配送中心,有1000多家企業接入了蘇寧物流云系統,由蘇寧物流提供倉配一體業務。因此,讓蘇寧物流先行啟動“綠色化”改造對于滿足消費者環保需求、減輕社會環境壓力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可能帶動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
張近東一聲令下開啟了蘇寧物流的綠色化探索之路。
2017年10月,蘇寧推出了“共享快遞盒計劃”,即用可循環回收的共享快遞盒代替常用紙箱,據了解,這種新式快遞盒采用一體化生產制造體系,并且可以實現100%回收以及無污染再造。當年雙十一,共享快遞盒的使用范圍就從北上廣等8個城市擴展到了13個城市。
(圖:蘇寧共享快遞盒)
此后,蘇寧物流相繼發布了共享快遞盒2.0版本、零膠紙箱、可降解膠帶等多款綠色產品,組建新能源車隊、建立快遞盒回收站點等系列行動也引發了各界的關注。CSR報告顯示,2018年蘇寧投入使用2861輛新能源車,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6萬千克。
不僅如此,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張近東還把關于“綠色物流”的建議帶到了“兩會”。2018年、2019年,張近東連續建議完善法規標準,大力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行動,建設綠色包裝回收體系。
今年3月6日,蘇寧物流發布包裹“綠皮書”,集中展示了蘇寧在綠色物流領域多年來的探索實踐成果。
“行業實現了綠色可持續,對我們的發展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是張近東對于蘇寧物流的寄托和期待。
深入鄉村和社區市場
張長剛是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一位年輕創業者,2018年加盟蘇寧零售云之后開啟了自己的創業歷程。2018年底,李克強總理在蘇寧考察時與其進行了視頻連線,得知他的經營和收入狀況以后,總理這樣評價蘇寧的智慧零售模式,“不僅讓個人實現了創業追求,還增加了財富。”
據了解,零售云是張近東在國內縣鎮市場布局的一種零售業態產品,主打3C和家電,通過蘇寧的品牌、技術和供應鏈賦能鄉鎮家電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蘇寧易購零售云加盟店在全國已達2071家。在吸納所在地就業人口及返鄉創業人群的同時,也在幫助當地“造福”、“創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縣鎮市場消費者對于高品質家電產品的需求。
對于張近東來說,縣鎮和鄉村不僅存在著廣闊的市場前景,也存在著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空間和土壤,尤其是在鄉村振興的大環境下。
張近東認為,與傳統產業不同,電商在突破地域限制、打通城鄉鴻溝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可以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
2017年,蘇寧在全國首創了“電商扶貧實訓店”這一創新型的扶貧模式,在多個貧困地區為當地貧困人員進行定向就業實訓、線上線下營銷技能培養。同時,以“前店后廠”的方式,推動“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實現了以線上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線下實訓店、實訓店實體公司相融合的扶貧商業模式。CSR報告顯示,蘇寧的電商扶貧模式入選2018年國務院扶貧辦“全國電商扶貧典型案例”。
(圖:蘇寧小店)
除了縣鎮市場的零售云店和扶貧實訓店,散布在城市社區里的蘇寧小店也在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與傳統的社區便利店不同,蘇寧小店在滿足社區群眾日常生活用品的基礎上,還提供送貨上門、免費代收快遞、預約家電凈洗和維修等服務。現如今這樣的蘇寧小店已經在全國分布了5000多家。
員工福利、行業建設、產業創新……張近東正在用多種方式示范一家大企業可以為推動社會發展做些什么,正如他所說:
“只顧著低頭賺錢的企業是走不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