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傳承人——49代掌門師兄張東拯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代又一代中醫人接續奮斗、勠力拼搏,為護佑炎黃子孫的生命健康,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創造出舉世矚目的光輝成就。在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大變局的今天,中醫藥已然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醫藥衛生資源,它已發展演變成為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講好中醫藥故事、展示中醫藥魅力。讓中醫藥成為中國的國家優勢,造福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健康,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021年特別報道一批在中醫事業發展中,守護人民健康中作出杰出貢獻的中醫人物。
藥王大業:
藥王門始立于唐中期,是由孫思邈大弟子唐朝國醫大師元珠祖師率眾弟子創建藥王門,藥王門一直以來為隱世門派,門內弟子遍布中華大地,不對外宣揚,一心懸壺濟世。藥王門宗旨是弘揚藥王孫思邈"大醫精誠″精神。核心學術理論是“二圓周天”。以"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為指導思想,以傳承、發揚、光大藥王門精神為方向,以弘揚中華道文化、道醫文化,傳承中華醫學技術為使命,以濟世救人,普揚傳統美德為目的。傳至今己50多代,積累了先賢寶貴的國醫財富,以神奇的治療手段著稱于世。近百年已發展為全球華人共同尊奉的國醫門派。藥王門總壇筑立在陜西終南山。門內弟子均身懷絕技,遍及全國,多以義診形式為同胞姐弟解除病痛。故有“問道終南山,尋醫藥王門”之稱。
大醫精誠:
張東拯,安徽宿州蕭縣人,《金蟾針法》二十八代傳承人,藥王門49代嫡傳入室掌門大師兄。《天灸》之姜褥系列創始人,民間中醫航母聯合發人,古樓觀道醫研究院副院長走訪民間中醫幾百人,足跡踏遍二十幾個省份,多次踏足隱修終南山,傳承延續藥王精神,神農架探訪奇人異士,對中醫的執著追求,發揚,挖掘等舍其忘我。
藥王傳承:
張東拯出生于中醫世家,自幼跟隨祖父學習家傳正骨,后來有幸拜師于王敏清及王鶴濱王老學習中醫傳承和拜多位隱修高道先生學習道法傳承,以著自己對上古中醫的癡迷,遍訪,蘇,魯,冀,粵,云,貴,川,閩等民間中醫大師學習臨床經驗,加以整理,根據現在人群的生活方式,獨自創出《天灸》之姜褥系列產品。
其天灸大法意為:天為大,極致的意思。天行健,自強不息。天灸外部熏蒸,皮下給藥加拔絕罐,在糖尿病,高血壓,皮膚病,痛風,婦科病,風濕,腦中風后遺癥,癲癇,股骨頭壞死等疑難雜癥。對各種濕寒,和濕熱引起的,皮膚病,糖尿病,痛風等領域有顯著成就。
另專注心腦血管,腦中風后遺癥的治療有特效。
在中國賽武當道醫傳承文化交流大會期間,和中醫流派大會上等,張老師無償治療患者,為中醫藥行業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立志于為更多的患者排憂解難,將中醫藥行業傳承下去,并且發揚光大!
傳統醫學不但可以即時降壓,還可以治本,讓血壓徹底降下來
作者:傳統醫學堅守者|張東拯
對于高血壓病來說,醫生能做的非常少,只能幫助病人適當緩解高血壓癥狀,但真正治本的卻是病人自己。本人憑借對傳統醫學的潛心研究來講述一下傳統醫學如何診治高血壓,言簡意明,給予人以啟迪。
高血壓形成的原因
病多生于寒
仲景之所以著書名為《傷寒論》,他所重視的也就是這個“寒”字。而治病之法,也需以祛寒為主。寒邪自外而入,邪之來路也即邪之去路,所以治諸寒證需重視培養陽氣以祛除寒邪。我臨床所見,感冒是受寒,臟腑病也多因于寒,推之,腫瘤、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證也與寒邪內客相關。
凡所瘀滯,皆屬陽虛
凡身體有一處陽氣不到,即在此處出現陰濁凝聚。陰聚則傷陽,導致陽氣更虛。所謂陰濁,包括瘀血、痰飲、水濕等都是。大病如各種腫瘤、風濕性關節炎、高血壓、糖尿病等皆緣由于此。因此若能陽氣溫通,則陰凝自散。通陽之法眾多,或湯藥扶陽,或開表散邪,或刺絡放血,或艾灸宣陽。
高血壓的癥候
1、耳垂冠心病溝
正常人的耳垂一般是平潔光滑的,若耳垂出現一條斜線或皺痕,從耳屏間切跡向外伸展到耳垂邊緣,這可能是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癥等疾病的征兆。有人稱此線為冠心病溝、腦動脈硬化耳褶征等。如果能掌握這一特征,就可提前發現疾病,及時治療,從而增加康復的機會,并預防意外發生。
2、大椎穴處肌肉隆起
臨床觀察一些病人,其后項大椎穴處肌肉隆起如小山丘,或有壓痛或無壓痛,且多見于高血壓、頭暈、中風等病人。大椎為手足三陽經與督脈之會,人身所有陽經在此處交匯成一大穴,陽氣從大椎可上達巔頂。若此穴滯塞,陽氣不暢,清陽不能上升,濁陰不能下降,則成上實下虛諸證。必針之灸之,泄其滯,通其路。
3、男性高發
臨床上可以明顯觀察到,男人遠較女人多見高血壓、中風、高血脂等癥。分析其原因,排除應酬飲食原因之外,亦可能在于女人有月經。女人借天地之力,每月排血一次,趁機排出體內的瘀血痰濁。這樣無異于清洗了體內的瘀毒,而且是有規律地清洗。如此可以保證女人的身體不至于出現瘀滯不通的病理情況。
高血壓與中風
我本人認為,風眩之病起于心氣不定,胸上蓄實,因此有高風面熱之癥。此即現代高血壓病所出現的面熱瞀眩及中風初期的風火僭張證。此論發千古之秘,惜未引起歷代醫家重視。今人治高血壓多在重鎮潛陽及活血化瘀上打算,而不識其證本質在于風。痰熱相感而動風,風心相亂則悶瞀,徐氏主張用續命湯。
高血壓保健——斂降相火
當前高血壓、中風等腦血管病越來越多發,吃降壓藥也不能完全預防中風。高血壓患者當斂降相火,平時可自己保健:
1、常掐后腳跟的大筋以及其兩旁的太溪和昆侖穴,能引火下行;
2、點按風池、百會可祛風醒腦;
3、用雙手十指梳頭,自前而后,可促進頭部氣血運行。
諸法合用,既有降壓之效,又有助于預防中風的發生。
今日診治一中風患者,自述半年前晚上吃飯時突然上肢無力,不能用筷子?;颊咚赜懈哐獕?但家人都過于忽視,也不了解中風先兆,未能及時救治。
中風預兆
中風往往都有預兆,平時血壓偏高的人一旦出現以下不適:
突發面部或上下肢無力或麻木;
突然講話不清楚,或理解力下降;
突然眼睛視物模糊;
突發頭暈或眼眩,感覺身體不平衡,或行走困難;
突發頭痛,痛甚如裂等
需引起足夠重視,速速就醫,以免耽誤病情。平時當注意養生,用中藥或針灸調理都有預防效果。
如果病人血壓升高,但其脈虛弱無力。此屬虛證,以補為主,不可可妄瀉,以防傷正。但據中醫脈證用藥針灸,不必硬套西醫的高血壓理論。如果硬要服藥降壓,恐怕會導致腦血管意外,即中醫之中風。西醫認為高血壓需服降壓藥,否則易致中風。但對于此類病人,服降壓藥反而易致中風。此又不可不知。
中醫輔助降高血壓
有人問:中醫能否治愈高血壓?若能治愈,需要多久?各種慢性病癥能否治愈,受許多因素影響。一則病人要配合治療,堅持正確的生活習慣,積極養生保健,另外,亦需保持積極、開朗、向上的心態,并遠離怨恨惱怒煩等五毒侵擾。再者,明醫亦屬必需。若病人積極配合,明醫用心施治,即使大病重病亦可向愈。
中醫湯藥降高血壓
如何根治高血壓?中醫完全有辦法。臨床所見中醫的療效相當不錯。短期服湯藥或針灸治療之后,即可徹底停用西藥。關鍵是要找到引起高血壓病理阻滯的部位,每個人都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多與痰濁、血瘀、郁火等有關,阻滯的經絡多在太陽經、陽明經或少陽經,部分病人亦有足三陰經阻滯。辨證用方多可速效。
朋友父親因高血壓而突然中風,癥見眩暈、左側肢體活動略差,伴周身多處動脈粥樣硬化。診脈辨證,處以小續命湯、張大昌朱雀湯加味,以及水蛭三七散。病人以此三方交替服藥數月,諸多不適皆霍然若失。自述越服越舒暢,就一直不停地服了下去。一般來說我主張效必更方。但若病重藥輕,緩緩圖攻,亦可久服。
高血壓針灸醫案
針灸醫案。一男病人,久年高血壓,伴有心慌胸悶。年高體弱,心虛血瘀。為針神門、內關、大陵以養心,足三里與豐隆以通降陽明之滯。配合用下三皇扶正固本,兼有化瘀理血之功。太沖理心氣、平肝陽。諸穴交替針治十數次,竟然諸癥全消。今日病人復診,說已經近一年未見復發,且已完全停服西藥。
高血壓針灸治療效果極佳。對于尺脈沉而無力者,我衡喜針雙側下三皇,配合印堂、百會,有明顯降壓效果,且持續時間較久。若脈浮滑大者,即針瀉豐隆、太沖、飛揚、足三里、昆侖諸穴,血壓可即時下降。亦可針曲池以清利頭目,緩解高血壓所致諸頭目不適。
預防之道,則需灸關元、腎俞、足三里諸穴,以固根本。
高血壓針百會、印堂、風池、曲池、足三里,血壓立降。
今日來診一女病人,高血壓,頭內熱哄哄感覺。其脈弦甚。此為木郁,當急瀉木之實。針百會、前頂、后頂以降木火于上,足三里、太沖引火下行。針入一分鐘許,病人自述頭部有清涼感,漸覺頭內冰冰涼,極是清爽。有時針刺確有不可思議之功。多年來我幾乎每天都在從事臨床工作,但仍時常被針灸的療效所震憾。
足陽明經降高血壓
某化學博士,左心區有一點壓迫感,數月,曾檢查心電圖未見異常,服西藥無效。檢查其局部有一點壓痛。其痛在足陽明經,循經針足三里穴而左胸痛立消。后來治療高血壓,竟然從此未再出現左心區不適。針百會、豐隆、內關,并在膈俞埋針,一診后高血壓即大有好轉,連續治療數次,高血壓亦未再發作。
太陽經降高血壓
男,高血壓四年,未見任何不適,其脈滑大,舌下瘀滯。沿督脈以及兩側太陽經刮痧,并在出痧明顯處挑刺出血,再用罐拔出瘀血,以活血祛滯,并透上浮之火。并用一寸長針在兩側膈俞穴平刺,針尖向內,用膠布粘住,保留一天。此法治療效果很好,高血壓漸趨穩定。膈俞穴埋針可迅速降低血壓,其效非常。
膈俞穴埋針降高血壓
若血壓偏高,我常在膈俞穴埋針:用一寸細針,沿皮向脊柱方向斜刺,要求無任何不適,即可用膠布固定。再針百會、豐隆、足三里諸穴,則既可收即時降壓效果,又能穩定血壓,保持療效。我治高血壓,衡先診脈,再針刺。針入再診,脈浮大者多可迅速改善。針刺之功,效在頃刻,稱之為桴鼓相應,亦毫不為過。
氣壓偏低,腦部氣血不暢所致高血壓
一女病人偏頭痛,每天氣變化即發作。自述20年前自意大利來到因斯布魯克居住即開始發作。伴高血壓、頸肩肌肉疼痛。此地勢使然也。本此屬于阿爾卑斯山區,氣壓偏低,腦部氣血不暢而患病。針百會、印堂、靈骨、大白、三叉三、然谷、公孫、太白,配合推拿頸肩部,半年凡16診而諸癥次第皆愈,已停服降壓藥。
老年高血壓我曾在奧地利診治過一老年患者,患高血壓多年,服西藥仍血壓高。診其脈屬高年腎虛,相火上浮,因取下三皇、百會、足三里、太沖諸穴,連續治療數次,病人十分高興,說針刺降壓效果明顯,且血壓更穩定。并說過幾天就是他與老伴的金婚紀念日,這是我送給他的最好的金婚禮物!
高血壓的預防、養生與保健
1、節制飲食起居
患了高血壓,怎么辦?我的觀點是,趕緊自我分析以前所有錯誤的生活、飲食、行為習慣,特別是過食生冷而傷陽、體胖少動而瘀滯、濫用藥物而亂真、起居失常而損正,過勞疲累而耗精,找到了就馬上改正,這是治愈高血壓的根本保證。再配合正確的治療,以湯藥、針刺、艾灸、刺絡、導引推拿等調之,多可治愈。
2、忌食動風之物
凡動脈硬化、高血壓及中風之癥都屬于風證,因此都需忌食動風之物。但按南北朝醫家徐嗣伯的說法,此證當忌食十二屬相的肉: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肉。
風眩之證需忌食肉類,因為一切肉的濃汁,都易引起痰濁內生,阻滯氣機,風痰相亂,使血壓增高,發生頭痛、眩暈、耳鳴等癥。且雞得巽卦,最能助風。
凡體內有風所致諸病,皆需忌雞。如風郁而不暢則為焦慮抑郁,風浮于表則為皮膚諸癥,風肆虐于上則為中風頭暈,風行于五臟六腑之間則為臟腑諸風。人生于天地之間,與天地自然之氣機相通,若欲長壽無病,皆需順應天地變化規律。萬物的五行屬性及其生克制化即屬天地之道,不可不知。
3、晚間節食、重視通便排濁
八十年代以前,糖尿病、心臟病等都是富貴病,并不常見。但隨著經濟發展,吃得飽了,病卻也多了。尤其是高血糖、高血脂、中風、高血壓、腫瘤等大病越來越普遍。我們重視養生,首先要從調節飲食開始。不要總想著把所有的食物都塞進嘴里,有時餓著反而比過飽好。特別是晚上適當少吃點,可以讓自己更健康。
便秘則腸中毒素內返,燥津傷正,為諸病之源?,F代多見之各種腫瘤、高血壓、中風、高血脂等多與便秘相關。
若患有慢性腹瀉,雖然非常不舒服,但也有好處。至少可以保證排濁通暢,體內不會過多地瘀滯濕毒、水飲、痰濁等病理產物,因此,發作高血脂、高血壓、中風等病的機率大減。對于正常人來說,每日三餐進食,亦需保證每天至少一次大便,這非常重要。
若久患便秘,濁毒留滯體內,久而必成大患,需及時調理。當前,我們普遍存在著吃進去的過多,而排濁卻不暢的問題。隨之高發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及心血病疾病,因此,重視排濁對于恢復健康意義重大。排濁的思路與方法很多,且根據每個病人的體質而各有不同。比如:濕盛者當健脾利濕;痰飲則需化痰逐飲;中焦燥實直需瀉下陽明。故需辨人辨證選方,效果更佳。
4、蘿卜通腹降濁
蘿卜能養生治病:吃油膩肥厚食物時吃點蘿卜,可化氣行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痛風患者多屬濕熱痰濁內滯,蘿卜最利降濁;腹脹、便秘吃蘿卜能行氣通便;若有上火咽痛、咽干、眼紅、耳鳴、頭暈、痘痘等癥,吃蘿卜可降上浮之火。
5、常備安宮牛黃丸、蘇合香丸、牛黃清心丸
家里有高血壓的老人,或者家族有中風病史者,一定要在家里常備安宮牛黃丸,或者蘇合香丸、牛黃清心丸之類的醒腦開竅類藥丸,有備無患。突然中風時在第一時間把藥丸化入溫水中灌下,可以有效地預防中風后遺癥的發生,并且能提高生存率?;蛴迷颇习姿幰嗫?在急性期每次服半克,日三至四次,有急救之功。
6、養生治病首在養心
心中充滿歡喜,這是正面情緒,最有益于健康。喜養心,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氣和暢則臟腑陰陽平衡、百脈氣血通調,自然健康有望。所以,常懷歡喜心最好。但大喜又會傷心,尤其是素體心氣不足諸證,包括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等患者,切忌大喜大笑,否則有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導致陰陽離絕。
若曾有心臟病史,或有高血壓、中風病史,或周身易生腫塊、囊腫、增生等,此類患者一定要分析自己是否長期有負面情緒。若有,一定要努力擺脫掉,讓自己開心起來。一個快樂的人內心充滿著正面的情緒,其內心是平靜快樂的。正面情緒有益身心健康,且可降低患心臟病、高血壓、中風、腫瘤等惡性大病的風險。
養生治病首在養心。心為五臟六腑的大主,心氣平和則臟腑氣血和暢,自然健康。養心之法,要在培養好心態,不以物而過喜,不因己而傷悲,敬天憫人,慈悲為懷,淡然處世,怡然自安。心若不安,氣血即亂,則百病叢生。以高血壓和腫瘤為例,若能學會安心,能緩解臟腑的緊張,配合正確的醫療,此病痊愈不難。
幾個輔助降高血壓的驗方
1、柳枝煎水內服,引火下行
柳樹得木氣而春天發芽,木氣升發,柳枝卻向下而垂。從中醫來看,柳枝得木氣疏泄之性,卻具斂降之力,此為取類比象思維。因此,柳枝能疏瀉木氣,清降肝火。高血壓多屬木火偏浮,引起上實下虛。
可考慮用柳枝煎水內服,能引火下行。一般要趁柳枝剛發綠尚未長芽時,其中所蘊木氣最為飽滿,且降壓效果更好。清明之前未發芽的柳枝有祛風利尿降濁清火之功,既可治高血壓,又治風腫尿閉。而發芽后即成柳芽,得木之敷和之氣,能助肝之疏泄。或食用,或泡茶,皆好。在未開花絮之前采摘,曬干,同綠茶一起用開水沖泡,觀之清香,飲之可口,頗有益于健康。此茶清瀉肝火,消腫止痛,可防治黃腫病,又能治諸筋骨疼痛。
2、萊菔子重用治療高血壓
萊菔子即蘿卜種,此藥能升能降,生用則性升,可致嘔逆;炒熟則降濁,能排痰氣。李可老中醫認為,此藥生熟各半混用,服后上則頻頻打嗝,下則腹中雷鳴,頻轉矢氣,此即氣機旋轉、激蕩之明證,古人謂其去痰有推墻倒壁之功。
我治療痰濁壅滯、陽明不降引起的高血壓,常重用至30-50克,炒搗,煎服,有良效。治病時,可根據病人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
3、藥枕方降血壓
比如,高血壓一般可服藥或針灸,但有的病人不愿吃藥,也不想打針,可用藥枕方,亦有良效。野菊花、淡竹葉、冬桑葉、萊菔子、黃芩、白芍、川芎、蔓荊子、勾藤、蠶沙、酸棗仁各50克。上藥切碎,制成藥枕,可代替日常睡枕使用。平時經常翻曬,以利藥枕氣味散發。
4、三子降濁通下
春節過完了,一肚子油膩也需要清理一下才好。提供一個小方:白芥子,蘇子,萊服子,柏子仁,杏仁各100克,一付,上藥混合,略炒香,共研極細末,每次十克,日兩次,溫水沖服。此方有化痰攻塊,降濁通下之功。常服之,有助健康,不僅有助于養生,且于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病人亦極有好處。
5、葛根代茶飲常服
有人問,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心血管病越來越高發,對于此類病癥有什么飲食調理建議?除適當運動、飲食清淡、保持心情舒暢之外,我推薦此類病患都可常服葛根。可以用葛根泡酒服,不能喝酒的則可以用葛根代茶飲,或者,葛根打粉沖服亦好。葛根清降體內脂濁,是養生佳品。
氣血茶:調補氣血,美容養顏,強壯體能,理氣解郁、通經活絡等
元氣茶:促進消化,消除身心疲憊,調節心情,增強元氣等
去脂茶:輔助減重流脂,緩解三高,控制糖分吸收,減少熱量堆積,降低脂肪在體內的蓄積量,排毒養顏等。
張東拯表示,走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不斷發展中的新中國,有許許多多的愛國奮斗者,為祖國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作為一名中醫人,長期扎根基層的醫者,我更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發展,為中國大健康產業繁榮盡一份力,為中國新時代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