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 立
11月19日,是一個令重慶工商界乃至全國工商界追思、緬懷的特殊日子。30年前的今天,我國民族工商業者的杰出代表、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政治活動家、民主建國會創始人之一、第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名譽主席胡子昂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1991年11月27日 胡子昂遺體在北京火化,扶遺像者為胡子昂長孫胡大模】
胡子昂,原名鶴如,字子昂;1897年3月生于四川省巴縣南坪鎮(今重慶市南岸區南坪街道)。父親胡斡丞是清末的入學補廩,以教書為業,維持清貧的家境。胡子昂居七兄妹之長,父親對他寄予厚望,故取名為“鶴如”,希望他如仙鶴一樣清高自潔,卓爾不凡;“子昂”寓意為氣宇軒昂,激勵他昂霄聳壑,才能杰出,建樹宏大功業。
教育救國 鴻鵠志高
出生在書香門第的胡子昂,從小深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教化,從青少年時代起,便立志要做一個有利于國家,有利于民族的人。懷著遠大的抱負和理想,1923年夏,26歲的胡子昂從國立北京農業專科學校(今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系畢業。
【30年代的胡子昂】
在京求學期間,他親眼目睹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殖民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救國運動感召下,在民主與科學思想的啟迪下,青年時代的胡子昂,在心中萌生了強烈的救國救民的鴻鵠之志,少年時代的志向愈發清晰,立志投身民主救國運動。
胡子昂先生認為中國必須大力發展教育才有出路,他迫切希望通過發展教育,來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知識文化水平。大學畢業后,他就回到老家重慶,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曾先后擔任巴縣中學教員、校長、巴縣農會會長,1926年任重慶市督學(相當于教育局局長)。
【 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 重慶民眾靠人力擔長江、嘉陵江水】
實業救國 至死不渝
1925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英國軍艦炮轟萬縣事件,釀成歷史上有名的“萬縣慘案”。胡子昂代表重慶各界,攜款前往萬縣慰問抗英軍民,并奮筆疾書,揭露帝國主義之暴行。由于國民黨政府屈從于英帝國的淫威,強力壓制民眾的抗議活動,對于國民黨當局的軟弱無能,胡子昂深感失望,并萌生了從軍從政,進而曲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理想。
這一時期的胡子昂,逐漸意識到,發展教育需要雄厚的經濟著支撐,且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而當時的舊中國積貧積弱,幾乎沒有現代工業,經濟十分落后,難以支撐對教育的投入。這使他認識到,發展民族工業,以實業強國才是中國的根本出路。
【抗戰時期重慶工業】
1926年,胡子昂進入軍界,任24軍(劉文輝為軍長)政務委員會建設股主任,并任川康邊防督辦公署邊務處長,總攬川康交界20多縣的縣政。在主持川康邊務期間,他開發銅礦,興建農場,創辦銀行,禁絕鴉片,減輕賦稅等,實施了一系列利國利民舉措,一時政績斐然。由此開啟了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事業救國、事業興國之路,并為此奉獻了畢生精力,死而后已。
從1930年起,胡子昂先生與同時代的許多志士仁人一起,將目光投向了重慶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此帶動川渝地區民族實業的發展。他利用自己在軍界和政界的影響,與他人合作,先后創辦重慶第一個水廠、大溪溝電廠、南岸水泥廠,華聯煉鐵鋼廠(后來的重慶第三鋼鐵廠)。這些實業項目都涉及國計民生領域,改變了重慶城市的落后面貌,并奠定了重慶現代工業的雛形,同時輻射影響至四川的諸多城市,帶動了川渝地區民族工業的蓬勃發展,在那個時代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抗戰時期的陪都重慶】
1933年,胡子昂創辦重慶華西公司、中國興業公司,任總經理;1942年創辦重慶華康銀行,任董事長。1943年后任四川省建設廳廳長,重慶川康興業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重慶華康銀行董事長兼總經理,重慶中華職業教育社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重慶市參議會議長,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等職。
抗日戰爭爆發后,胡子昂先生與川渝企業同仁一道,奮起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表現出堅強的民族氣節和愛國情操。身為國民黨要員和重慶實業界名流的胡子昂,十分贊同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與共產黨核心領導人的周恩來、董必武、吳玉章等交往甚密,政治信念逐漸發生了變化,并投身抗日救亡和民主革命運動,為推動民族解放事業,建立新中國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任重慶市副市長時的胡子昂先生】
精忠效國 日月可鑒
新中國成立后,胡子昂先生懷著飽滿的激情,投身到新中國的建設之中,他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號召工商業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為貫徹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胡子昂先生積極組織重慶工商業廣大成員認真學習,積極配合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的公私合營工作,順利完成對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工作。
胡子昂先生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南財經委員會委員,民建總會西南辦事處主任。由周恩來和鄧小平提議,任重慶市副市長,后任政協重慶市委員會副主席,政協四川省委員會副主席。
【1982年11月24日,鄧小平與史良、胡子昂親切交談】
擔任重慶市副市長后,胡子昂做出了人生一個非常重大的決定: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與人民大眾同甘共苦。他將華康銀行和在各企業的全部股票、所有房產以及個人珍藏的書畫、古玩,全部無償捐贈給國家,幫助政府度過當時的經濟難關。僅保留一處基本住房,家庭成員全部與普通民眾一樣,靠工作領工資,養家糊口。此舉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其赤子之心,日月可鑒,光耀后世。
【1987年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習仲勛為胡子昂祝賀90華誕,康克清女士出席】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1956年,胡子昂先生調任北京,協助黃炎培、陳叔通先生主持民建中央、全國工商聯機關的日常工作。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中國的強國之路。此時的胡子昂先生已年逾八旬,但他依然保持旺盛的斗志。1979年1月,鄧小平邀請胡子昂、胡厥文、榮毅仁、古耕虞和周叔弢五位工商聯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設火鍋宴盛情款待,請他們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定獻計獻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老火鍋宴”。
【 任全國工商聯主席時的胡子昂先生】
1978年2月至1991年,胡子昂先生出任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五屆主席、第六屆名譽主席。80高齡的胡子昂先生,義無反顧地接受黨中央的委托,率領全國工商聯代表團多次往返廣東、港、澳地區,讓海內外愛國華人、華商,全面了解黨的改革開放新方針、新政策,打破堅冰,開放門戶,冰釋前嫌,取得了華人、華商的廣泛信任。并促使好友霍英東先生,率先在廣州投資興建了首家五星級白天鵝大酒店,實現了外商投資零的突破,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下好了關鍵的一步棋。此后,港商、臺商等海外華商的投資,如雨后春筍般在深圳、廣州、福建廈門等經濟特區全面開花結果,帶動了全球的工商資本對華投資的一浪新高潮。
1988年,為推動全國工商聯集體領導的新老交替,為其注入新鮮血液,胡子昂先生急流勇退,主動辭去全國工商聯主席職務,舉薦年輕同志擔任這一重要的領導職,高風亮節,舉世而譽。
【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政治活動家胡子昂、胡愈之先生】
胡子昂先生一生致力于建設獨立、民主、富強的新中。他的一生是為國家繁榮,民族昌盛不懈奮斗的一生。他將自己的畢生精力,聰明才智乃至個人私產,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國家,奉獻給了中華民族,奉獻給了他所鐘愛工商事業,奉獻給了養育生養他的巴渝大地。他為我國民族工商業的振興和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是全國工商業者的楷模、民族的脊梁、道德的典范。
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責任和擔當的人,一個為追求理想死而后已的人。《論語》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齊而后已,不亦遠乎?”這正是胡子昂先生畢生的寫照。他深深地熱愛著他的祖國,深深地熱愛著生活在這個土地上人民。這種愛使他超凡脫俗,故幾于道。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境界?怎能不令后世敬仰,不令世人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