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2021年度殼牌中國-中和農信“創之道”小微企業管理高級研修班結業儀式暨學員表彰大會圓滿落幕。受疫情影響,這次“畢業典禮”未能使全國各地的師生齊聚一堂,但得見成果的喜悅與對未來的美好祝福卻隨著網絡信號“直上云端”。同時,本次會議也標志著第二期“創之道”小微企業扶持項目圓滿畫上了句號。
.png)
作為“創之道”項目正式落地中國后的第二期研修班,經過近一年的學員招募、線上培訓、線下面授及遠涉數千里的游學考察,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18名學員完成結業。其中魏佳家、孫金龍、韓永建等七名學員榮獲優秀學員稱號。2021年施行的《鄉村振興促進法》中明確提出,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提供教育培訓、技術支持、創業指導等服務,培養本土人才。2021年初中央發布的“一號文件”也寫明,要“培育高素質農民,組織參加技能評價、學歷教育,設立專門面向農民的技能大賽。吸引城市各方面人才到農村創業創新,參與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建設”。“創之道”項目連續兩年成功舉辦,無疑為縣域農村地區的人才振興提供了參照。殼牌中國品牌與溝通總經理劉穎、殼牌中國社會投資經理王江紅、中和農信副總經理白雪梅等出席了這場“畢業典禮”。殼牌中國品牌與溝通總經理劉穎向結業學員表達了祝賀,同時也對“創之道”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她表示,全國開展創業培訓的機構有八千多家,但是像“創之道”這樣著眼于基層并結合國際先進理念開展的培訓卻不多。經過兩年的磨合,殼牌中國與中和農信的合作日漸成熟。2020年項目啟動以來,“創之道”經歷了包括新冠疫情在內的多次考驗。在此過程中,“同學們互相取長補短,開展合作,這正是‘創之道’所倡導的精神和希望達成的目標,我相信大家的碰撞不僅會產生更多智慧的火花,也將創造更多的商機。”中和農信副總經理白雪梅在致辭中指出,從扶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中和農信能力建設服務完善的每一步都與國家戰略、農村發展、農戶需求緊密相連。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振興,而人才振興,最重要的就是鄉村振興主體的發展——也就是農民的發展,而促進縣域本地人才的發展成長,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的參與與投入。近年來,中和農信一直努力搭建一個包括金融教育、職業培訓、農技支持、創業指導等內容在內的多層次的、能夠滿足不同規模與類型客戶需求的能力建設體系。得益于殼牌中國的鼎力支持,“創之道”項目已經成為這一服務體系中的至關重要的支點。榮獲本期研修班優秀學員的魏佳家則分享了她參與培訓的心路歷程。她說:“從曾經有頭無序的松散管理,困惑部門繁雜低效的瓶頸運行,通過學習系統思維,創新思維,重新整理和拓展企業內部、外部各個環節,才知道過去所有滯后的源頭原來都在我的初期戰略規劃上。在這次完整的課程培訓中,有各種精彩的課程題目,諸如飛輪模式,商業畫布,各種銷售技巧,財務知識,法律常識等,通過學習結合實踐,我成功地在學習期間通過所學知識分析考察,并快速選定實施,介入新領域新項目,達成了創業以來整個過程最順暢、最有效率的一次項目啟動。”
.png)
走過了第二期,“創之道”的服務內容也在不斷完善與更新,在專家團的構成上,除了國內一流高校的創業導師等“老專家”,還增加了非遺文創專家、有機農業認證專家、營銷實戰專家、小微企業法律專家等“新師傅”;培訓課程上,不但囊括了企業管理等基礎課程,還增加了短視頻營銷、農村電商、現代種養殖技術及綠色農業等多項緊跟時代步伐、緊密聯系縣域實際的內容。在學員選取上,也更加緊密聯系鄉村振興的實際要求,聚焦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一二三產業融合,同時也深入貫徹雙碳戰略精神,關注金山,不忘青山。無論是返鄉創業的“還巢鳳”,還是扎根本土的“領頭龍”,“創之道”學員們樂于學習,勇于探索,借助新技術、新平臺將本地資源商品化、產業化,不但使得許多偏遠落后地區的產業生機被喚醒,更生動表明鄉村振興不僅需要資金輸入、項目支持,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匯集。“也許創業之路并不總是一帆風順,但我們相信,當沒有路的時候,橋就會出現,創之道也好,中和農信也好,就是要做那座橋。”白雪梅女士如是說。
.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