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兩邊是故鄉”
萬里長城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
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
人類歷史上的文化奇觀
吸引眾多攝影家用鏡頭記錄弘揚長城文化
其中,密云的長城資源
無論墻體、敵臺、城堡的數量
都是北京六區中占比最高的
密云區明長城
是中國明代長城最具代表性和精華段之一
被譽為最有文化的長城段
因而也誕生了無數精美的攝影作品
長城攝影者以光影觸摸著長城的溫度,把長城在時光里萬千變化的瞬間,定格成永恒。那一幅幅風格各異的作品,對每一個人都有著視覺沖擊力和心靈震撼力,讓更多的人直觀地感受長城之美、感受長城文化的無限魅力。
中國北京長城攝影展
為邀您共賞長城之美
特利用VR技術
推出線上3D展廳
您可隨時通過互聯網
時刻感受北京長城攝影展的魅力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
共賞北京長城攝影展
本次北京長城攝影展由中國攝影家協會藝術攝影委員會、《大眾攝影》雜志社、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密云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征集反映北京境內(包括密云區、延慶區、昌平區、懷柔區、平谷區、門頭溝區)與長城相關的文化、遺跡、自然景觀和附近周邊人們生活狀況等方面的攝影作品共12000余幅。
在本次展覽刊登的160幅精選作品中,包含密云長城作品41幅 、密云人文作品17幅、密云風景及古跡作品38幅。
首先,感謝密云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及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其次,借此機會讓更多影友、市民通過本次北京長城攝影展線上3D展了解密云、宣傳密云,并對密云區推進長城文化帶建設、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言獻策,把密云打造成為獨具特色的京郊文化旅游休閑及創新發展示范區。
當前密云區積極構建“一心四帶”產業發展布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全域布局、全民參與、全景打造、全業融合,以文化為靈魂,以青山綠水為底色,以長城、水庫為主線,以“山水田園·畫境密云”為主題,推進“旅游+”“+旅游”融合發展。
密云旅游經歷了30年的發展,旅游新業態不斷豐富,從簡單的山水游到古北水鎮、云蒙山大型旅游綜合體。逐步形成以金叵羅為代表的田園綜合體模式、山里寒舍為代表的閑置資源利用模式、“主客共享”的景城一體模式、“夜間經濟”引領消費升級模式等。
密云有旅游景區43家,星級賓館和規模酒店30家,星級民俗村25個,星級民俗戶1475戶,鄉村新業態90個,老友季、山今宿等精品民宿品牌107個、精品院落262個。古北水鎮、云蒙山風景區、大城小苑、陌上花開等多處景區、民宿獲評2020年北京網紅打卡地。
密云境內擁有長城182.97公里,在北京長城分布的6個區中,長城墻體最長、保存程度最為完好、建造風格極具特色。
密云有以險、密、奇、巧、全,精巧之至,被稱為“中國長城之最”的司馬臺長城,2011年被英國路透社評選為“全球十大最不容錯過風景”榜首。
密云有被稱為“華北物種基因庫”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霧靈山風景區。
密云有“京師鎖鑰”的古北口,被譽為“活著的古鎮”。
密云有目前北京市存活最古老的樹木“綠化石——九摟十八杈”。
密云有堪稱“五月雪”的古樹網紅打卡地“百年流蘇”。
密云有不可移動文物337處,有以長城抗戰為載體,以長城遺產及相關文化資源為目標的長城遺產,古北口保衛戰、古北口七勇士、潮河關慘案3個紀念碑、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公墓、蟠龍山長城抗戰遺址和云蒙山地區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的抗日根據地等抗戰紅色文化。
密云區在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過程中,進行全域旅游導視系統設計和策劃,打造智慧交通服務樞紐,開發密云旅游騎行線路;持續舉辦“密云文旅推介會”、“波爾多葡萄酒節”、“魚王文化節”等大型文旅推介活動;發揮密云長城文化資源優勢,重點打造古北口長城文化精粹體驗區;深挖紅色文化,做強紅色旅游線路;推動優質農產品向旅游商品轉化。推進蜂旅融合,建設馮家峪懸蜂谷景區項目、太師屯科普研學旅游項目、高嶺“蜂蜜+民宿”項目。
“山水田園·畫境密云”
喜迎四海賓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