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解剖學教授劉曉梅,業內人士有口皆碑。摯愛教育事業,著作等身活躍在艱苦行業解剖學教學第一線,為著她的夢想、為著執著的教育事業演繹著人生的精彩。
一、匠心筑夢 砥礪前行
解剖課是醫學生公認的難學課程,這也激發了劉教授深入教學改革的決心和潛心鉆研不懈努力。日前在全國解剖學界頗具影響力,多次受邀在全國解剖學術會議、高職教學會議和各大院校做學術報告。頗受業內贊譽。
她主持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人體解剖與組織學》,幾十所院校應用,選課人數3.7萬,主持蘇州市共享課程《胚胎奇旅話孕育》,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搭建精品平臺,也有效解決了停課不停學。
她主編江蘇省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教材《正常人體結構》,高職特色和護理專業特色突出, “一課一書一空間”,該教材受到護理解剖學會主席丁自海教授高度贊譽,目前仍居行業領先地位。
她帶領教研室全面進行課程建設:①宏觀樹立“課程育人”大課程觀,打破以傳遞解剖知識傳輸為中心的狹隘課程觀。②建立基礎扎實專業特色鮮明高職解剖課程群。③構建虛實結合層進式高職解剖實驗教學模式。④充分利用虛實結合的實驗資源,彌補高職解剖實驗教學短板。
她深入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改革:①創新引進MCAT教學法(memory-comprehension-application-teaching教學方法。)②采用三明治教學法,活體定位法,混合式教學適度翻轉課堂打造活動課堂。 ③多渠道開展解剖學人文教育和課程思政。解決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參與度低等業內公認的難題。
她38歲晉級教授后專注高職解剖教學改革。僅就近年來主持省級課題2項,市級和校級課題5項,主編教材2部,在核心期刊發表有學術價值論文十余篇,獲得國家級課程獎項1項,省級各類教學比賽一等獎4項,省、市及校級教學成果獎3項。入職蘇衛以來連年教學考核優秀,獲得優秀教師,周氏獎教金稱號,是蘇衛師生心目中有口皆碑的德高望重的好老師。
二、勤耕善作 引領團隊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就是劉教授帶領團隊教師成長的印證。2016年開始她在無經費支持,無制作經驗,無先路可循的情況下率先開展在線課程建設。請計算機專業人士教給老師視頻影像、圖片剪切、動漫演示等手段錄制基本課程,同時借助3D解剖臺,虛擬實驗室,超凈化解剖實驗室等手段在課程內容上拔高,硬是把零起點的、枯燥的、難制作的解剖課,建設了第一門高職解剖在線課程。2018年認定為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隨后帶領老師進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研究,課程思政開展,實驗教學改革等等。
帶領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
帶領蘇州市優秀教學團隊
在劉教授率先垂范和鞭策下,團隊教師教科研能力快速提高,指導李杰等7位老師多次微課教學比賽大獎,成為信息化教學達人。帶領年輕老師進行教改更是成績可人,焦海山等6位教師都漸能承擔各級教改項目,并獲得教學成果獎,幫助老師練內功更快晉級職稱......劉教授十年鑄劍,終于把名不見經傳的解剖團隊帶領成全國業內知名解剖教學團隊。2017年解剖學教學團隊被評為蘇州市首屆高職優秀教學團隊,2020年考核結項優秀。
劉教授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2021年又帶領“臨床醫學專業三全育人課程思政教學團隊”獲得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使臨床醫學專業更上一層樓。2021年秋開設全院示范課“人文解剖課程思政示范課,開課當天有近百位老師聽課,很多老師感動的潸然淚下,這份教案教學設計也獲得全國解剖學課程思政大賽一等獎。
蠶絲吐盡春未老,燭淚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來碩果滿神州。劉教授要帶領團隊向更高目標進發。
三:春風化雨 溫度解剖
教師世家傳承,孔子教育思想,有教無類、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對劉教授的教師生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萬世師表的動力讓她充滿力量和智慧教書育人。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說: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要求,教師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識上,學生對自己學習上的成績就越冷淡,學習愿望就越低落。 所以劉教授研究高職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規律,抓住高職生的特點,引發學生學習興趣,把枯燥的解剖課變成活動的課堂。劉老師的課堂不是一個僅傳授解剖名詞解剖知識點的課堂,而是領進醫學大門的課堂。她從來不以考試成績論斷學生,經常說:你考試90分老師開心,你考試30分,也是劉老師的學生,老師一樣愛你們。
在劉教授的課堂,解剖圖片、模型、標本不是冰冷的、枯燥的物體。知識,更是賦予其鮮活的意義,能發現出人體結構之美,生命的意義。正是因為這樣的觀點,劉老師指導學生繪出精美的充滿詩意的醫學解剖圖畫。每年她都組織策劃校解剖繪圖大賽,并選拔參加全國比賽。她指導的吳俊霖同學、張天艾、李麗靜同學分別獲得全國醫生繪圖比賽二等獎。在劉老師的影響下,吳俊霖同學畢業考取了南通大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專業研究生,劉老師最大的欣慰是她選擇了解剖學這個艱苦的行業,后繼有人。
許浩然是大一正在上解剖課的同學,他說:你永遠想不到劉老師下節課會用什么方式讓你來參與學習,“你來比劃我來猜”。“人體器官成語對抗賽”“讓你的骨頭各按其位” “解剖學微故事”,“現代的話題,頭腦風暴”......有一次運動系統實驗課,她設計了課堂比賽平板支撐,輸了的小組第二天報告俯臥撐相關肌肉的起止點和功能,她親自下場和女同學比賽,50歲的她竟然完勝,她借機讓同學們既要學習又要運動,啟發根據肌肉疼痛的部位推斷參與平板支撐的肌肉,輸了的小組同學心服口服認真準備報告。
石銘倩大二同學,已經進入臨床專業課學習,她還特別關注劉老師的課堂話題,當她聽說劉老師要帶學生直播討論“夫妻為什么越長越像”,特意跑過來進直播間聽課。她說:從這一個話題劉老師引發出來鏡像反應,表情模仿、神經社會模式的等許多神經腦科學問題,都是書本上沒有,開闊了我的眼界,劉老師的學識太讓我佩服了。我們很少聽到這樣的課,所以我經常回來蹭課。
劉老師全身透著熱愛——愛醫學、愛教學,更愛學生。有的學生畢業后工作。戀愛結婚甚至人生規劃都還來找劉老師。
四度春風化綢繆,幾番秋雨洗鴻溝。黑發積霜織日月,解剖無言寫春秋是劉教授的真實寫照。
四:春華秋實 耕耘不輟
劉曉梅:辛勤的汗水換來碩果累累。中國解剖學會護理解剖分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解剖學會理事,蘇州市優秀教學團隊(解剖學課程教學團隊)帶頭人,
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教學團隊帶頭人,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優秀教師,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周氏獎教金獲得者,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術帶頭人。
她業務精湛,成績突出:主持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人體解剖與組織學》;主編江蘇省重點教材《正常人體結構》;獲得江蘇省微課教學比賽一等獎,全國人體解剖學課程思政比賽一等獎;中國解剖學會教學論文評比一等獎;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江蘇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三等獎;蘇州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優秀教師 。
劉曉梅教授,解剖學科帶頭人,具有深厚的解剖學專業造詣和臨床醫學底蘊,在全國解剖行業頗具影響力。教學風格活潑風趣,2007.09入職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扎根職業教育,至今連續15年教學考核優秀,深受學生愛戴。
榮譽面前她沒有駐足且不待揚鞭自奮蹄。
作者:欒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