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我拖著鼻涕看書院閑聊群的圖,有個頭條帖子自詡為“炒股小天才”的寶,抵押房子貸款100萬來學抖音大神和微信老師打板,4天虧60%還剩30多萬的故事。看著好像離我們腦子正常的人還蠻遠的?
隨后"長腿姐姐“又分享了自己表弟”炒股小天才“的故事,23歲的時候他5w做到了10w,于是家里拿了50w給他,期待以此為生。60w入市半年,什么可轉債、股票、各種都研究完了。現在不到25w,每次姑姑見到就是埋怨。我想這樣類似的故事, 應該也都發生在很多家庭里吧? 那為什么呢!
有人會說,”嗯,這倆人心態崩了,所以炒股最重要的是心態要好。” 請問,第一位房子抵押的決策,不是慎重做出的嗎?第二位家里人給他幾十萬去職業炒股,不是認真分析后的產物嗎?問題主要源自無知,而不是什么心態不心態。1500的時候我跟人說買茅臺,老哥的回答是kdj還沒起來,還有的跌,你跟他討論什么呢?
1. 我親歷追求暴富神話和迷戀小概率事件的炒股小天才們
這個故事之所以得到大量轉發(我好幾個群都看到),很真實的細節產生共鳴,試問我們誰沒幻想過自己是炒股小天才呢?小資金做到暴富呢?或者直白點說,資本市場之所以吸引那么多覺得自己天賦異稟的年輕人,不就是因為它的波動性和小概率事件迷戀嗎?
1.1 1995-2000年
現在監管其實已經成熟很多了,我剛接觸資本市場的時候每個營業部都飄著致富神話,散戶們像宗教崇拜一樣去報班。而那些老師也為了滿足大家期許,每天說些懂點數學就覺得不現實的牛,簡直是瞎xx臟吹。
但90年代的叔叔阿姨們真的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在那個懵懂初開的年代里,好像一切都有可能。既然那么多大老板開上了奔馳,為什么下一個不是我?市場風格也以消息和抱團為主要流派,現在我們討論的估值模型和所謂的價值投資流派,在消息閉塞的三十年前根本不存在。而如果你是技術分析高手會看kdj和形態學,是真的可以戰勝市場的。
我當時寄宿的家庭就是中戶室職業股民,買了很貴的軟件看技術分析,報班聽各種大師講座,所以她或者其他中戶室,我認識的家庭們都因此暴富了嗎?
很抱歉沒有,漲起來賺的幾倍一次暴跌全沒了!貪婪恐懼控制不住,最后也全部退出市場不再炒股。現在也都是普通人,并沒有因為較早期參與資本市場就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就像大家記憶中小時候家里大人炒股的結局都一樣。
1.2 2001-2010年
當我去營業部實習的時候,風格其實已經發生了些許的變化。大量券商銷售人員剛畢業沒兩年就代客理財,拿客戶錢來交易。每個銀行也都給關系好的券商一個小臺子,公開宣傳材料都是年化15%以上,上面文字看起來就是保證收益的,比什么買房、買車、買金條、存銀行“靠譜”多了。
而且任何年代好像都不缺炒股“大神”,帶著一群炒股“小天才們”沖。我也是在這樣的氛圍下立志于金融行業,拜了無數大師。
后來怎么樣了呢?
我自己還好,因為本身就比較學術派,高中應該就讀了幾百本金融書籍,對估值和擇時稍微有點概念。慶幸的是,因為小時候看中戶室大神們,聽消息沖的頭破血流,沒一個拿著錢回家的,所以也沒跟當時營業部同事們一起沖消息,只買大股票。但當時一起炒股的一群人就慘爆了,還有同事虧光了別人賬戶導致人家輕生的事情發生。
當時帶我的小組長一表人才,抽煙都只抽軟華子。當時我15歲,每個月實習工資800元,每天他帶著我去銀行站臺,去別的券商門口找人搭訕,我負責找人開戶和文件填寫,而他就專心找那些錢多不會炒股的長輩,去跟人吹牛讓人把賬戶給他做。
那個時代好像監管還不是那么嚴格,有一天中午吃蓋面的時候,他給我看了個小本本,說自己管的賬戶已經快5000w了,如果做一倍他就能拿到5000的30%,也就是1500w,他就財富自由了。當時應該是3000多點,而我們回頭看,行情是從998漲到了6124,3000到6000確實一倍,那么他財富自由了嗎?
很明顯沒有,我們要知道絕大多數人是無法擊敗市場的。別說滬深300這個有效指數了,就是永遠年輕的上證指數他們都無法擊敗。別說他了,現在還奮斗在江浙證券圈的營業部老總:季總,其代客理財的賬戶也都無法擊敗市場,甚至無法獲取市場一半漲幅,我也不曉得他們每天都在交易什么玩意兒。
年少的我就產生了疑惑,這群穿襯衫的傻X每天不賺錢,究竟在干嘛?
很快就看到了結局-金融危機來得太快。09年我參加這位老哥婚禮的時候,同桌的當年同事嘲笑他酒席吃得不好,新娘鉆戒半克拉,他生氣的直接沒和這個人碰杯,那這個人自己呢?可能比他還窮。這就是真實的基層金融從業者的樣子,又卷又賤還裝,人性爾。
我大一時季總跳槽,去了另一個券商總部喊我去喝茶,我就冒昧問他去年回撤,他說他大錢都在房子里,幫客戶從998做到6124賺了快兩倍,隨后跌到1664虧了70%回到本金,現在3000點又做了一倍,覺得自己表現很好。合著1000點到3000點市場漲3倍,你2倍。回想起5年前剛認識我的時候,他自我介紹說自己是金手指頂級交易員。哎,好唏噓。
實話實說哦,那波牛市很多人真的賺到了錢,財富自由了。但絕不是什么牛散營業部級別。民間,很抱歉,沒有股神。
1.3 2011-至今
隨著我職業路線越來越清晰,大學那幾年也自己賺了點錢,交易和打牌也算機敏。至今幾百萬粉絲的行業老人,那幾年我幾乎都正式拜師學習過。其中有些大師,我待在身邊“侍奉”過,也拿自己家里錢買了產品。
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大師投資回報率和資產,我就不嘴賤了,起碼一點,大多數人的錢并不在市場里,他們并不知行合一。于是我出來讀書創業至今,一條少有人走,哪怕滿身荊棘的路,也算找到了山門。
在我22歲之前曾有上市公司副總裁說,自己是國家操盤手的大神,卻至今還在拿著十幾萬的工資每天上班;也有著名暢銷書作者其實自己賬戶穿倉多次;更有行業巨佬業績虧損,卻在微博上說自己今年又賺了50%。這些長輩的嘴臉直接讓我決定出來讀書,遠離這個圈子而真的朝學術去。
1.4 現在如何
現在看到的真實交易大牛會多很多,也很正常,這是一個攀登的過程,只是我還沒資格遇到。當我只是個學生,只是個賬戶有一點錢的散戶,人家愿意教我,圖的除了錢還能有啥,遇到忽悠再正常不過。我是普通人,家里也非金融背景,這一路遇到的挫折應該和大家也差不多。
有句油膩的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你有多大的能力就會遇到多大的挫折,一切都是循序漸進且合情合理的,而你現在問我算炒股小天才嗎?不算,很明顯不算,我幾年前喜歡和別人說的什么擊敗澳門維加斯啊,哪里黑名單啊,我也不愿意再向大家提起。
團隊也好,身邊每天交流實盤賬戶的同行者也好,都是一路堅韌不拔取得了今天的成績,能走下來絕沒有絲毫所謂天分,更不存在所謂運氣,而交易上那些覺得自己有運氣的人,一般結局就是虧光。
2. 那為什么大家覺得自己就是那個萬中無一的絕世高手呢?小概率發財事件為什么還能吸引大家?
這個其實很簡單,好吃懶做想發財是連在一起的。這個活兒多簡單,玩著手機也不用上班就發財了不是嗎?起碼炒股老師們是這么宣傳的,而真實呢?證監會有統計,絕大多數人都在市場虧錢,更不要提擊敗市場指數了,就像絕大多數人也不愿意面對困難。
為什么至今還有人買彩票呢?這不是數學問題,更不是行業教育的問題。人性爾,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博弈如江河湖海一樣古老。可是,這不是賭博,這是投資。
這不是拍大小抓板,這是需要基礎教育的。不要說什么沒有駕照怎么開車的廢話,你就是考了證券從業基金從業,你就是當上基金經理管了100e了,你就能持續擊敗市場了嗎?不能!很抱歉!不能!這也是為什么我一路拜師一路遇傻X的真實原因,因為這個游戲太難了,能持續擊敗市場好結局的太難,而吹牛逼太簡單,人性爾。
現在身邊賬戶比我大的人,幾十上百e的人他們關心的是什么?是打板嗎?是暴富嗎?根本不是!財富是德行之后的結果,無論這幾位好友當年是抓住了什么風口,多么的成功,現在關心的也只是后來如何爆虧,如何避免回撤,怎樣能年化擊敗市場,根本不可能有論壇里或者本文開頭的那些路數,他們也絕不會說自己是投資小天才,走過來的人都如履薄冰如芒在背。
而那些根本沒找到山門的人,都在每天分享投資秘籍,教授他人每個月翻倍的絕世技巧。
3. 這條路該怎么走,真的想尋山門該如何做?
小時我也不是大師,也沒到夠資格指導誰的年紀,做市商有點小生意,自己賬戶也還算能看,但不代表我的想法就是對的。我的答案可能比較極端,和奇異博士有點像,這1400萬可能中只有一次機會,唯一的路。
如果真的想走職業,需要明白如果沒有高學歷,且較早接觸這個行業,以及強大的興趣和優渥的家境,可能性幾乎為0。千百萬人走獨木橋確實有天才,但大概率不是我,我們必須要承認。
古代的天才們無論太白還是伯虎,其實晚景也都不外如是,不如承認自己笨一點,反而不會有那么多美好的期許,畢竟貪婪造成的恐懼比空虛要真實得多得多。
那這條路是什么呢?具體一點:學術。無論投資上的什么流派,其實都是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系。這需要大量的埋頭苦讀,巨量的伏案工作,真的需要耐得住寂寞,還要劍走偏鋒思考他人想不到的點。
不說別的,我身邊做得好的交易員都是在職業盯盤交易上千小時以后,才開始成熟做到每月賬戶盈利的。他們在入行之前就已經得到了最好的教育,當年的天賦異稟也在開了眼界后認識到了自己的平庸。得到正確方法論的教導和時時勤拂拭的磨礪至少小半年后,才能有點門道和感知,在此之前真能做的就像少林寺電視劇一樣,只是砍柴掃地,而功夫也在這每日的重復中不知不覺的累積。
好的習慣需要保持和沉淀,而壞習慣卻可以一下子毀掉一切。每一次大型危機其實都是小的縱容和裂痕積累的,這里面不是有好的教育背景和家境就一定可以走出來的。亞洲某上市公司CEO的兒子曾在我司工作,快到一年的時候因為違反交易規則隱瞞虧損被我開掉了,至此得罪了其父也在所不惜,對風險的控制就是我親兒子也絕不姑息。
有了好的教育背景和學術方向,自律又專注,就一定可以擊敗市場嗎?當然不是,但顯著虧損以及大幅跑輸市場的可能性就降低了。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后,并不可能每個人在努力之后都能在行業里做到最好,何況這種及時開獎兌現多巴胺的游戲,集結了世界上最聰明的玩家,可是難不代表不可能。
我們先想明白自己的情況和擅長的領域,愿意為其付出的時間和辛苦,才有必要有資格去討論下一個話題,如何擊敗市場和追尋怎樣的投資風格?
在此之前,大家可以加助理領取一個我覺得靠譜的免費書單,書單里的推薦在微信讀書也可以免費獲取。如果你連這些書都讀不下去,卻告訴我想擊敗市場,想一年翻倍,想快速致富走職業交易員這條路?我只能對你說,嗯 對 你就是那個萬中無一的炒股小天才,但我這里不適合你,不送,祝好。
很多年以后大家回想起我說的這句話也許會有所感悟,越輕易得到的越不會珍惜,也越不可能珍貴。
我經常唏噓,為什么年少立志后拜師都是平庸之輩?而沒有人可以指導我,哪怕一個方向?非要躊躇多年碰的滿身是傷發現都行不通,才走上學術苦行之路。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其實也不是錯也不是辜負,畢竟對未來的美好期許是我們樂觀的體現。
就像算命的,看誰家公子都是偉人。而每個家長和孩子自身都覺得這份幸運文曲星,落在自己身上本該如此。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很多年以后,和我當年實習同事,和90年代中戶我的前輩們一樣唏噓一句,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常立志不如立長志,如果真想走這條難走的路,就先把書單看完吧小天才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