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佘玉奇,1964年10月生于江蘇南通。中國美協(xié)理事、中國美協(xié)藝會委員、中國美協(xié)專家?guī)煸u委、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江蘇省紫金書畫院院長、江蘇省美協(xié)山水畫藝委會副主任、江蘇省第五屆美協(xié)常務副秘書長、江蘇省美協(xié)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執(zhí)行主席兼秘書長、江蘇省專家?guī)斐蓡T、江蘇省文化基金獲得者、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挑 燈 看 劍,握 筆 而 歌 頌 山 河
“挑燈看劍”既暗達一種意志,又明喻一種內(nèi)在美的精神,給人以視覺空間的遐想與美學的沖擊力,也蘊含著一種夢想的張力,彰顯出豪放、豁達、舒朗、雄起的士風襟懷。
湖山勝境
漁歌唱晚
不禁想起,幾日前夏日的一個夜晚,我與玉奇等幾位好友相約在金陵江畔,隔窗遠望,喜見窗外大江東流,滿岸燈火,江濤拍岸,綿延萬里,江山多姿的壯麗盛景。我們舉杯甚歡,談詩論畫,聽他激揚的講述“醉里挑燈看劍”與南宋詞人辛棄疾的故事。頓感,仿佛置于清風徐徐之夏夜,似有長河起舞,群山歡唱。追古望月,夜色浩淼。懷想千年,與前賢對話。燈下覽閱古人的傳世佳文名作,如臨其境,海闊天高,每逢激興之時,總想舉杯相邀,一醉方休才是痛快。
飛流直下三千尺
物外山川近
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留下的千古名句“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是抒發(fā)時刻不忘平亂安國的壯志豪情。我以為玉奇的“挑燈看劍”,是以山河為心,以筆為器,以藝鑄魂,書寫時代,向山河而歌。玉奇,作為當代著名的山水畫家,也曾是心懷忠誠赤膽的軍人。作為畫家,他以堅守“真善美”無悔的追求,把全部的才情都給了他筆下的江山大川,養(yǎng)就了不見青山不死心的藝術(shù)氣韻。作為軍人,玉奇的內(nèi)心深處,常以難忘的軍旅生活而深感自豪。如果說,山山水水滋了他大氣磅礴中的“真爽”氣質(zhì),那么部隊則是鍛造他人生意志與生命華彩的母校和大熔爐。這些深層次的情感,皆蘊藏于他的一幅幅山水畫中。
兩岸青山相對出
一年好景君須記
正因如此,在我看來,玉奇作畫,一定是個常把筆當劍的人。可以想見,他常暢享于紙上沙場的孤獨之夜,墨舞馳騁,星月如陣,擁有的是劍指心空的超脫。因而,他的山水畫,具有四中氣象:首先是劍氣,蘊含著真爽綿厚的內(nèi)力;其次是文氣,涌動著自古而來的書卷氣質(zhì);再者是正氣,展示在光明正大的浩然之氣;還有就是大氣,體現(xiàn)出一種海納百川和心懷日月的氣概。這些氣象的融合,即是一名藝術(shù)家的氣質(zhì)、風范、態(tài)度、氣度的形成,也是一個人綜合素養(yǎng)向外散發(fā)的一種無形的力量。更是歷經(jīng)風雨,滲著從容,透著智慧,隨遇而安的人生氣度和游刃有余的水墨境界。越是觸摸到這些氣象,越能感受到藝術(shù)的意蘊豐厚和妙趣橫生。
瑞氣浮嵐
山月臨窗近
再看,玉奇的“挑燈看劍”可理解為是從古至今,穿越歷史長河,萬千氣象的匯合。玉奇是一個深懷家國情懷的藝術(shù)家,他以自己獨特的情感表達初心,選擇在建軍95周年之際,以此為主題,抒發(fā)一名新時代藝術(shù)家的真情赤懷與摯愛,既是獻給建軍節(jié)的一份深情厚禮,也是一次生動的成果匯報。 理以祝賀,并借此向“最可愛的人”送上崇高的敬意!
作者:鄭強斌 著名詩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