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訊
展覽名稱:離心力——黃海清作品展
主辦單位:深圳市羅湖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
承辦單位:羅湖美術館
廣州薇薇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特邀批評:胡 斌
策 展 人:蔣 薇
特別鳴謝:匯谷藝術空間
展覽時間:2022年08月13日-2022年08月25日
展覽地點:深圳市羅湖區南極路6號 羅湖美術館
前言
浮生若夢.山水如幻
文/蔣薇
浮生若夢
人的一生,是潛意識自我實現的故事,夢是臆想,心是存在。

《風中蠟燭》布面油畫 200x60cm 2012
生命的故事始于某處,恰巧憶及的某點,那里復雜至極。生命成何,不得而知。由是,故事無初,終點無述。黃海清的夢境與想象,不是存在于虛無的辯證,它構成其創作的素材和心像顯現,在夢境中彼時倏忽易逝的世界,闖入永不流逝的世界。

《如夢07》 布面油畫 185x185cm 2013
生命本就純真。黃海清對生活的驚奇感、使生活煥發詩意的想象力、源自感激生命的善良。珍惜往事的人會重拾和撫育內心深處的小孩。黃海清的作品里童真之眼注視一切,注視夏日煦愉、天空蔚藍、綠葉婆娑、潮漲潮落。自然的一切終將黯淡,但被愛的目光鍍過金的日子在歲月的深谷里永遠閃著光芒。黃海清創作的《春夏秋冬》,那開滿鮮花的平原、風情熱烈的草場、即將被收割的麥田、純凈無暇的雪地,無不呈現詩意盎然的景象。這種對四季更迭萬物依惜的情感,是愛至深的源泉。由于熱愛,才會真正用心開墾自己心靈的土壤,讓美好的種子得以生根開花,培育出一片美麗的風景。

春夏秋冬 600x200cm 布面油畫 2011-2012
因為熱愛,更害怕失去。外在的眼睛看見現象,內在的眼睛看見意義?;ㄅc兒童是黃海清近十年的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花間行》中營造一種鮮艷且濃郁的幻境和凄美之感。人生如同從根莖上長出來的植物,其本真的生命隱而不現,蘊蓄于根莖中。沃土上可見者只維持一夏。然后枯萎,曇花一現。若思索生命與作物無窮往復的生成與消亡,會得出絕對虛無這種印象。但有什么變易不居、存續不絕,我從未失去對它們的感受力。所見英華消逝,根莖持存。

《花間行》 布面油畫 400x200cm 2011-2012
當我們重新審視自己且直面靈魂的時候,也會害怕人生的深邃與虛無。黃海清的作品能夠練就一種內在視覺,留心并善于捕捉住生活中那些有價值的東西。 畫作《泡泡》營造了一種浪漫與夢幻的虛無感,也象征著作者不安與脆弱的心像。泡泡易碎,美好易逝,夢醒時刻會恐懼現實的殘酷與失衡。我們透過黃海清構建的詩意圖層,細品出生命表面的喧鬧,征逐中的哭和笑,肉身自我的呻吟和遺憾,如同從熔融的玄武巖中析出有待處理的石頭,不知所措。

《泡泡-花中眠》 布面油畫 200x200cm 2010
紀伯倫說:“語言的波濤始終在我們的上面喧嘩,而我們的深處永遠是沉默的”?;貞涍^去總是風和日麗,也許當時狂風暴雨。人們總會用美好隱藏和逃避現實生活的喧囂與焦慮,世間紛紛擾擾,潮起潮落,風來浪涌,于是更迷念獨處在自己的世界里無諍。只要人超越了肉體的禁錮,那么精神就能徜徉于自由之土?!独丝汀肥切撵`到處游弋的逍遙寫照,一匹馬、一棵樹、一艘船、藍天白云、青山綠水仗劍天涯。夢境即純真即簡單,現實即防御即復雜,當精神在廣賽的宇審之中自由翱翔,順隨自然登天游霧。

《浪客03》布面油畫 300x200cm 2012
一個靈魂已經覺醒的人,生命核心與一切生命之間的道路打通了,所以他是不會狂妄的。他懂得萬物同源、眾生平等的道理。從而產生一種與宇宙融合的“忘形的一體感”,一種“與存在本身交談”的體驗。浮生若夢,何妨就當它是夢,盡興地夢它一場?世事如云,何妨就當它是云,從容地觀它千變?”

《時光漫步》 布面油畫 600x300cm 2012
山水如幻
從夢境走回現實的黃海清,不在苦苦尋覓世界的真相,慢慢明白這個世界不過是虛幻的泡影。掙扎沉寂而罷筆了好幾年,去年才重拾畫筆。他依然無諍,持續心靈的修行。品茶、種花、養魚、修瓦,周而復始。身處鬧市之間,活的像個世外之人。只是其新的作品里不在有鮮花和兒童,不再有繽紛的世界。他停止了夢中的漂泊,踏上了現實的旅程,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冰鎮山水2107-3 布面油畫 200x120cm 2021
觀其與自我的相處之道,亦是其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居于山水之間,不在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人也變得沉穩與從容。黃海清這個階段創作的《冰鎮山水》系列,用油畫媒材結合水墨形式,摒棄了其堅實的繪畫基礎和手法,用美學境象主義觀念為基礎,在追求似與不似之間形成了自己的語境。用純粹的筆觸與色彩和簡潔抽象的表達,透視自然的種種感官現象,表達藝術家內心深處的精神思辨與“少思寡欲、返樸歸真”思想觀念。具有神秘、崇高、純粹、靜謐、深邃的視覺特征。

冰鎮山水2104-1布面油畫 100x100cm 2021
從剎那見永恒,以咫尺見千里。黃海清的《冰鎮山水》營造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三重幻境,虛和實之間朦朧交錯,是證道后的心靈顯像。中國傳統美學追求一種“韻外之致”或“味外之旨”,力求突破語言物象的有限性,而達到意的無限性。用有限來表達無限,至以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黃海清表現的 “抽象”、“意境”、“節奏”、“律動”的“山水”都在強調自我心靈的呈現,從而畫境與心境呼應。融化的冰塊覆蓋臆想中的山水用布白之奇、筆墨之簡將幻境搬到現實。

冰鎮山水2107-1 布面油畫 200x120cm 2021
黃海清的作品深入混沌,看似抽象實則自然,既非具象、印象和意象藝術,也不是即興的、無意識的抽象藝術。它源于中國水墨的探索生發出來的一種藝術現象,是一個新的風格面貌。是虛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審美心境、審美態度。從而追求謂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而明大道。從而通過“致虛極,守靜篤”的正靜定修煉,追求作品與宇宙大道全息相應、風景與心境圓融為一。讓我們看到水墨這種代表著東方美學的創作媒介,在揚棄的過程里呈現出實驗性和回歸性共存的發展態勢。

冰鎮山水2103-1 布面油畫 100x100cm 2021
在天地萬物都消融為一體的時候,人類刻意去作為其實就是在破壞自然的本真狀態,以功利的態度對待人世間的一切。“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眼光看待事物,“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遣是非,以與世俗處。”

冰鎮山水2011-2 布面油畫 90x60cm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