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冠疫情反復對全國多個城市發展造成了巨大阻礙,作為社會發展的穩定器,穩經濟、保民生是保險業發力的方向和重點工作。
分散風險,穩定社會經濟發展
在疫情防控期間,保險業為企業發展分散風險、保障企業正常經營,穩定社會經濟發展。以華夏人壽為例,其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戰略開展投資,資金投向基礎設施領域產品,緩解經濟的下行壓力,服務實體經濟。
主要投資項目涉及城市軌道交通國家重大工程、棚戶區與城中村改造、產業升級等,其中投資鐵道債70億元,投資高速公路、綠色投資等合計500億元。此外,通過投資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等產品,新增向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金額119億元,占2021年度新增另類投資總規模的76.05%。
通過參與制造業、基礎建設、一帶一路、綠色金融投資等舉措,大家人壽積極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圍繞民生,發揮保險姓保職能
2021年,華夏人壽與大型國企、民企以及黨政機關、群眾組織、社團協會和第三方平臺合作,參與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深圳市政府的多項公益惠民項目,分別投身志愿中國、深圳惠民保、全民健康等多個重要項目。
其中,深圳專屬醫療保險項目是由深圳市政府推出的惠民工程,此項目緊密銜接深圳市基本醫保和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補充醫療保險的保障內容。自上線以來,該服務被保險人數量超過6000人,為深圳市居民提供了高額的醫療保障。
華夏人壽各分支機構圍繞國計民生重要領域,充分發揮保險保障功能,開展“保險五進入”、建設利民便民保險營業網點等,組織千余次“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進行保險知識普及,持續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
突破邊界,讓速度與溫度并存
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高效解決在保險消費過程中千人千面的問題,讓更多人得到普惠保障,這也是投保者最為重視的一點。為了實現這一點,華夏人壽一直在不斷突破科技與保險的邊界,走向深度融合,成功激發了保險產也更高效的一面。
華夏人壽加強技術研發與服務優化,實現服務極簡化、智能化、線上化、品質化,2021年累積服務個人客戶數量3733.5萬人,機構客戶數量2079萬人,為客戶提供有溫度的運營服務,榮獲“數字化服務最佳金融機構獎”。
與此同時,華夏人壽聚焦“醫療+保險+互聯網”場景,實現登錄官微即可實時查詢理賠進度,重疾快賠、自助理賠、小額免單證理賠等功能,簡化理賠流程,為客戶提供“一鍵式”智能理賠服務。華夏人壽2021年理賠服務42.88萬人次,理賠金額達50.55億元,豁免保費4.62億元,小額理賠獲賠率99.78%。
保險是社會的穩定劑,它體現的是一種內心的安全感。當社會經濟遭遇動蕩,保險“穩定器”的作用則愈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