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信托同款的定融可靠嗎?
從2018年開始,各地金交所注冊發行的以“定向融資計劃”名義融資的項目多了起來,2019年以后更是越來越多,受制于資管新規的禁止性規定,和2017年以前成立的資管、私募基金頻頻爆雷的現狀,非標固收類的資管計劃、私募基金發行實際上已經近乎停滯;但另一方面,“定向融資計劃”倒是開展的如火如荼。不少更是打著“信托同款”的旗號,那么,這類號稱“信托同款”的定融,究竟能不能投資,有什么風險點呢?
1、低門檻,高收益,短期限
定向融資計劃之所以能火起來,基本上是由于它幾乎完美填補了“信托”的槽點,信托門檻100萬,大部分要300萬才能買,定融則低至10萬20萬就能買,幾乎和銀行的高端理財差不多;信托收益低于同期的資管、私募基金,定向融資計劃就“反其道而行之”,收益不但高于信托,還高于同期資管、私募基金,宣稱是“去管理人”帶來的優勢;信托往往兩年起步,定融就寬松的多,如果你耐心找耐心等,連6個月的產品都出現過,1年期的更是不在話下。
在項目結構上,以債權為底層的交易結構也往往和信托項目大同小異,打眼一看,都是“AA融資+AA擔保+其它風控”,不少銷售人員也因此打著“低門檻信托”的旗號宣傳定融產品,那么,定向融資計劃真的有這么好嗎?
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即可說明,如果門檻更低的定融期限更短,收益更高,那高凈值投資者為啥還要買信托呢?
定融有這么多“優點”,也就必然有不得不承受的“風險點”。
2、什么才叫同款呢
如果仔細研究那些宣稱“同款”的項目,不難發現,那些同款往往是“表面的”,一般是以下幾種情況:
同一地區有信托項目發售,宣稱同款;
同一擔保方,宣稱同款;
同一融資方,宣稱同款;
實際上,一個完整的信托項目中,最重要的要素包括融資方、擔保方、所在區域、抵押物等多個方面,一個要素相同就號稱“同款”,其實是名不副實的,舉個例子:
同一區域的,定融項目是小城投,信托是當地最大城投,算同款嗎?
同一擔保方的,定融項目無抵押,信托項目有抵押,算同款嗎?
同一融資方的,定融項目抵押土地在郊區,信托項目抵押土地在市中心,算同款嗎?
其他種種,恕不一一列舉。讀者可能會問,為什么你舉的例子都是信托資源優質一些,難道沒有定融項目更優質一點的嗎?
眾所周知,信托投資者和信托公司之間是“信任-委托”關系,信托公司作為被委托方,一方面,對投資者負有管理責任;另一方面,信托公司作為傳統融資口徑,能為融資方解決規模較大的融資問題。同樣的項目,信托公司可以發3個億,定融只能發5000萬,站在融資方的角度,更優質的資源當然要傾斜到能解決更大問題的角色手中。因此,融資方本身也更傾向于和信托公司合作。
定向融資計劃中,沒有“管理方”,投資者直接把錢打給融資方,金交所只作為一個“交易場所”,收取發行費用。
3、如何選擇定融和信托
首先要看投資者的資金存儲量,信托100萬起投門檻高,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所以愛信托認為如果你的資金有多于一百萬的最好選擇信托產品。如果投資有更高的風險承受能力,也可以分散投資于定融產品。
更多信托、定融可以到“愛信托”認購,可百度【愛信托】,都具有高返點,具體地址:http://www.piaowww.com
認購享全國最高返點,返點熱線:136-1169-7714(微信同)
買信托同款的定融可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