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璽現在的一點成績,是他之前,在受到各種網爆時仍舊堅守初心勇往直前的結果。現在的他在一個較高的起點卻作出了許多不凡的選擇,他在如此壓力之下仍能夠堅定信念,相信他今后還能夠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在這個時代留下很厲害的痕跡。他百分之八九十可能不會,因為看起來他好像是很憂傷憂郁的一個感覺,但是他其實內心特別豐富,他對什么都好奇。
看見什么新奇的東西都想摸一下看一下。有什么奇奇怪怪的書啊,奇奇怪怪的娃娃的都會想要。然后他也很向往自由,想自己一個人出去旅游,爬山什么的。因為從小他的生活就特別的滿特別忙,然后現在的大學生活對他而言反而輕松了很多。他自己現在雖然已經會了這么多東西,他還是想要學新的技能。就沖這一份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新事物的向往,他都不會抑郁。
而且他的消化能力特別強。真的很佩服他這些點。以前我也是覺得他可能會抑郁,但是后來真正了解他之后發現他真的不太會。我覺得我的都可能抑郁,他都不會。我覺得易烊千璽在表演方面很有天賦,應該是這么多年來難得的好苗子,我覺得他完全不用靠團隊營銷和靠粉絲流量,完全可以靠自己的表演天賦和努力闖出一片天,其他那些專業演員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說真的現在他背后的營銷團隊和他的流量粉絲真的很阻礙他的發展,讓別人看不到他真正的實力。任何獎項最終花落誰家,都是有著復雜的博弈過程的,包含了多個維度的考量,從獎項本身的偏好(比如金馬偏好文藝片一點,金雞偏好主流電影一些、奧斯卡偏好帶有美式正確的電影多一些),到提名演員的資歷(比如金雞不二封,但又偏好資深演員)等等都包含在內。所以為什么越是重量級的獎項,越有“提名即肯定”。
就是因為最后的得獎人要綜合全方位的要素,有一些即便你作品本身夠得上,但因為各種因素最終無法獲獎,大家都能夠理解。換到易烊千璽這個獎項上來說,可以這么說,如果易烊千璽是香港人,那別說新人獎了,也許影帝都是他的,因為香港電影界也要捧自己的“紫微星”,但他不是香港人,所以他只有影帝提名,這已經是對他演技的極高認可了。至于新人獎獲獎,一個演技足以提名影帝的人,獲得新人獎也是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