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真正能被奉為經典的影視劇作,除了好的劇本以及導演執導意圖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演員對角色的刻畫,畢竟觀眾對一部劇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來源于演員塑造得手否精彩,就拿前段時間熱播的年代大戲《人世間》來說,之所以幾乎零差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劇中演員不分大小,個頂個地出彩。
但很多觀眾不知道的是,《人世間》劇組進入籌備階段時,原定的很多演員并沒有出現在后來的拍攝現場,而是被臨時更換了,比如周家父親周志剛,最初并不是丁勇岱,而是另一位體態消瘦的演員,奈何試裝后并沒有達到導演李路以及原著作家梁曉聲的心理預期,于是臨時決定換人,這才讓丁勇岱有了出演周志剛的機會。
除此之外,劇中周家老大周秉義最早的人選也不是辛柏青,梁曉聲在接受采訪時透露,最初與李路擬定的最佳人選是咖位更大的于和偉,從外貌以及氣質上來看,于和偉與辛柏青在貼合人物形象上幾乎不分上下,而且與導演李路也曾合作過《巡回檢查組》,按道理以及習慣來說,李路更應該用他,而不是周柏青。
但最近幾年,于和偉的名氣越來越大,找上門來求他出演角色的也不在少數,尤其是《懸崖之上》上映后,于和偉的熱度一時無兩,自然是很難再抽出大把時間去完成一部時間跨度50年的年代大戲,如果非要這么做,除非刪減戲份,但看過《人世間》的觀眾都應該知道,周秉義這個角色是當之無愧的男二號,也是劇中最出彩的人物之一,起到了貫穿頭尾的作用,一旦刪減,很可能影響整體的呈現效果。
所以,導演李璐思量之后決定,還是不要冒這個風險,這也恰恰成全了作為候補的辛柏青。
當然了,辛柏青也是影視行業中當之無愧的實力派,同時還是國家一級演員,演技自然是無可爭議,這一點,從他在《八佰》、《妖貓傳》中的表現就足以看出,這也是多年來在話劇舞臺上摸爬滾打歷練出來的。
而抓住這次難得機會的辛柏青也沒有讓導演以及梁曉聲失望,他塑造的周秉義自帶一種文人的氣質,同時骨子里又有一股韌勁,懂得隱忍,但偶爾也會有情緒的爆發,張弛有度,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換句話說,如果當初周秉義這個角色真的交給于和偉來飾演,他的呈現效果還真不一定比辛柏青好,顯而易見,《人世間》的成功離不開所有主創人員的努力,同時,冥冥中又好像有一種魔力,將眾多主演吸引到了一起,共同創造出這樣一部教科書級的年代情感大戲。
時至今日,仍舊有觀眾意猶未盡,甚至已經開始二刷《人世間》,但正因為劇中時間跨度長,故事分支眾多,即使看過一遍,再次回顧時仍然有不同的感受,這就是優秀作品最典型的表現。
《人世間》無疑是為影視行業樹立起了標桿,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會有更多的影視從業者向它看齊,奉獻出更多更優質的作品。
對此,網友們是如何看待的呢?
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