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納公司出品的奇幻冒險電影《神奇動物》上映了。
這部耗資12億人民幣的大片,3天僅收了5929萬的票房。
貓眼上的預測,也僅僅只有1.2億。
在《新蝙蝠俠》《月球隕落》之后,這部好萊塢大片也沒有能夠救市。
《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當年在內地,可是拿下了3.98億的票房。
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點,是電影市場的冷清。
今年清明節的電影市場遇冷,三天的票房僅為1.2億。
創下了10年最差的檔期。
好幾部國產大片紛紛撤檔。
根據貓眼上的數據,全國影院的影業率只有43%。
這也為電影市場雪上加霜。
觀眾們走進電影院的門檻越來越高。
很多的電影都選擇流媒體播放。
而《神奇動物3》,自然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電影市場的冷清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也是至關重要的。
那就是電影的口碑。
這個系列的電影,在豆瓣上的評分僅為6.3分。
在爛番茄網站上的評分是62%。
基本上和內地是持平的。
系列電影中,這個評分算是墊底了的。
劇情就有很多的漏洞。
前半個小時,劇情無聊乏味。
到了后面,慢慢有起伏了,觀眾們期待之余,卻迎來了鄧和格最終戰的“預告片”。
編劇和導演想要加入很多新的劇情和支線,然而,因為太多無關的人物注入,顯得更為散亂。
一個故事沒有講好,講一出是一出。
作為一部奇幻大片,既然劇情散亂,人物形象也不鮮明,那至少特效可以看一下吧。
但是這部電影的特效,仍然是乏善可陳。
其實在第二部的時候,很多觀眾都已經指出了,電影的人物關系和世界觀過于龐雜。
但是到了第三部,仍然沒有得到改善。
縱然是粉絲向的電影,大家也覺得看得不過癮。
最后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這部電影是系列電影,并不是獨立存在的,這也就意味著觀影之前,要做大量的工作。
不僅要看完前兩部系列作品,還需要看完《哈利波特》。
這對于大部分觀眾來說,就有了觀影門檻,也會勸退一定的觀眾。
所以,市場的冷清,電影的口碑撲街,觀影門檻的提升,都導致了這部電影票房的遇冷。
電影票房創新低,觀眾們也不買單,就不奇怪嘍。
你看這部電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