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有一次在節目中語重心長地對宋小寶說:“小寶,你要是讀了清華,那比沒讀還后悔?!彼涡氈荒茉谝慌詫擂蔚眯α诵?。我們都知道,高曉松從小家境優越,爺爺是清華校長,父親和母親也都是清華畢業,高曉松從小出生在清華,后來也順利考上了清華。相比較之下,宋小寶的出身可以說是慘不忍睹,16歲只身來到哈爾濱街頭的勞務市場,身上掛著牌子等人挑,靠著洗碗,跑遍了哈爾濱的各個角落。
如果人生可以選擇,任何人大概都想像高曉松,衣食無憂,走進理想的學府,體驗詩與遠方一般的生活。人生本就是不公平的,只有這樣,努力才有意義!現在很多人生活不如意,充滿壓力時,總會自嘲的來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但是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像高曉松一樣毅然決然放下所有,去追求詩和遠方?真正的生活做不到這樣,生活的茍且與詩與遠方也從來不是孑然對立的關系,眼前的生活就是詩與遠方,詩與遠方亦是生活。生活各有各的難,但苦痛歷盡千帆總會過去,我們會找到自己的位置,過自己的人生。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