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特工:源起》在延期多年之后終于上映,可惜粉絲們等到的并不是一部忠于原汁原味王牌特工IP的電影,盡管它做足了起源故事該有的敘事,卻遠離了第一部《王牌特工》最原創且充滿趣味的精神,以下為有雷影評。
一次大戰歷史惡趣味
先從優點講起,我很喜歡這一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里見縫插針的小巧思,當王牌特工第二部結尾的后續故事越來越編不下去以后,將時間點拉回一戰可以確保接下來還有幾個十年的歷史畫布可以揮灑玩弄。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傷亡與代價,作為建立間諜機構的起源動機是令人信服的,因為那正是人類在戰爭史上拋下傳統貴族戰爭的規矩,開始大肆不擇手段殺戮獲勝的轉折點。
《王牌特工:源起》將一次大戰導火線的薩拉熱窩暗殺事件歸于恐怖主義者「牧羊人」旗下的間諜,藉此展開一個正邪對抗的鋪陳。
從暗殺前的準備呈現牧羊人的瘋癲、刻意卡通化被暗殺的斐迪南大公、以及將暗殺的當下安排成「湊巧相遇」的細節,似乎都是想要保持原本王牌特工惡搞幽默的調性,但整部電影隔靴搔癢的幽默感就從這里開始偏離。
為了讓多數歷史不好的現代人了解100多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后果,《王牌特工:源起》還特別用了一小段歷史課的方式介紹,同樣也將三位德、英、俄的領袖人物卡通化,試圖用好玩的語調解說歷史背景,可是也只是讓電影前段的節奏更加拖沓,讓觀眾真正在意的重點劇情無處發揮。
充足鋪陳的起源動機
觀眾以為的主角——牛津爵士的兒子康拉德是《王牌特工:源起》的故事驅動者,從兒時目睹母親被殺以后,他一直有從軍為國戰斗的決心,并以此與父親沖突。
電影以他的角度逐漸介紹英國在戰爭里的狀況,最后他成功入伍來到前線,經歷一場電影里數一數二的戰斗戲以后,居然就在意外之下被戰友殺死。
看到這段我大概能夠理解劇本的安排,目的是為了給予真主角牛津爵士強大的心理動機,為建立偉大的金士曼組織鋪路,也順帶想重制當初科林·費爾斯飾演的哈里·哈特被爆頭死去的震撼感。
可惜我們在《王牌特工:源起》里尚未跟康拉德建立足夠的情感,看到他死掉完全沒有第一部電影驚愕的感覺。
當然,當下這個劇情安排的突襲是有達成,但后續的發展卻也更好猜測,跟第一部里面,我們發現哈里·哈特死去后會擔心還未成長成熟的伊格西是否能擔起大任的緊張感不同。
電影里戰力最強的明顯是目睹戰爭后封刃的牛津、管家肖拉以及女管家波莉,所以當康拉德死去以后,我們就得另外花二十分鐘坐等牛津振作,趕快去做我們看這部電影想看的東西——帶領團隊殺光壞人。
節奏分配前后不平衡
說到殺壞人,就得談《王牌特工:源起》在動作戲節奏分配不均的問題,如果以一戰開打、康拉德陣亡到結尾的對決來看,其實電影的刺激片段就這么三段,甚至最精彩的部分都在預告大肆放送的「與拉斯普丁的對決」中演完了。
電影一直到康拉德第一次出任務,和父親一起對戰拉斯普丁這里,都還算是在節奏上,令人期待后續父子一起出任務會有什么其他火花跟轉折,但電影偏偏在這時候要來個反高潮,殺了康拉德以后再用一段冗長的文戲鋪陳牛津的振作,最后也壓縮到對決幕后反派牧羊的人的時長。
如果按照《王牌特工》第一部的利落快感,且非得讓康拉德的死作為牛津的角色動機的話,我覺得比較好的安排可能是讓康拉德在與拉斯普丁的戰斗中就死掉。
例如當拉斯普丁從冰湖里再起的時候,一刀將康拉德斃命,雖然波莉接著殺了拉斯普丁,但牛津因為無法保護兒子而陷入瘋狂與沮喪。
接著就能順理成章以替兒子復仇的名義,建立特工組織努力揪出幕后主使,而不必讓我們看一長段的文戲與戰爭篇幅才進入重點。
我猜想這個電影在創意開發的時候就面臨到一個挑戰,究竟是要走寫實一點的戰爭片路線?還是要維持王牌特工原味的特工片路線?
我們看到的成果有點像是兩邊都拍了一點,分開來看可能都是拍得不錯的片段,例如壕溝前線的夜戰就是很棒的戰爭片段,毒殺拉斯普丁的對決是很好的特工片段,但最后導演無法決定要把哪一個風格走到底,作品于是變成了尷尬的混血兒。
令人失望的正邪對決
縱觀成功的特工片或是動作片系列,他們成功的原因很大要歸功于清楚的風格展現,《碟中諜》早期走相對硬派的風格,近期融入一點漫威的英雄式搞笑可整體仍有維持。
《007》一路以來因為主演不同換過不同風格,每一位007任內的演出呈現風格都很一致,《諜影重重》的寫實派低調特工、《玩命快遞》的新穎格斗與花式駕車甚至到《速度與激情》近期的反物理戰斗其實都有維持自己的賣點,反而《王牌特工》在第一部的成功以后一直難以復制當初粉絲們喜愛的風格。
這個硬傷最明顯地體現在《王牌特工:源起》的反派塑造里,在電影開演以前我們一直以為拉斯普丁就是最大的反派,很期待看到像是第一部那樣的正邪對決,看正經且身手利落的紳士如何跟瘋癲不講理的怪僧人戰斗,這樣的反差沖突在《王牌特工》里就是最讓人期待的火花。
可惜就跟塑造康拉德之死一樣,拉斯普丁只是個劇情的煙霧彈,只是不想讓觀眾早點猜出幕后的「牧羊人」的真實身份,這個把戲玩得并不好,并且被《王牌特工》在第一部對其他特工電影的吐槽正中紅心:『這不是你想象的老梗特工電影。』
自己的前傳變成了老梗滿滿的特工電影——主角對抗的是一個動機鋪陳薄弱、行事復雜、愛說教的反派,就跟007的完結作《無暇赴死》一樣,最終主角打敗反派的時候,我的感覺像是看角色交完了作業,而完全沒有融入在對決的情緒里頭,接下來無論是多壯烈的鏡頭或是多「史詩感」的收尾,心情早已歸于平淡無法對剛剛經歷的故事咀嚼再三。
總結:
最后總結,我認為《王牌特工:源起》是個不錯的起源電影,把為何有后面的《王牌特工》故事,還有為什么有金士曼的故事講得很完整,但他在維持《王牌特工》系列風格感上是失敗的,完全不是官方預告里面說的「風格之戰」,甚至以單純特工片的標準來看也是勉強及格。
如果前傳要拍續集,講述如何殺片尾彩蛋里出現的希特勒,那希望馬修·沃恩多多參考各大射擊游戲已經惡搞到爛的相關創意,《王牌特工》第一部帶給我們的沖擊性,仍舊是可以讓我們有點信心去期待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