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末開始的疫情持續了一年多仍沒有徹底消散,這場疫情對很多行業都有影響,而且大多數都是相對負面的印象,比如娛樂行業,受到疫情的沖擊就不算小。
在這樣的特殊時期,出行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或者限制,一些劇組的拍攝工作可能也無法順利進行;同時,電影院這樣的娛樂場所也受到一定的限制,這也導致很多電影不斷向后延期或者直接選擇線上播出;包括一些劇場演出、大型活動等項目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但凡事無絕對,在娛樂圈整體受到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有個別方向反倒成了熱門,大有成為娛樂圈新風口的趨勢,那就是“網絡電影”。
網絡電影很早就已經興起,最早的網絡電影一部分是一些因為題材原因不容易過審在院線上映的作品,但更多的是一些制作成本不是高,制作得不是那么精良的作品。大概是在2014年左右,那個時候也是幾大網絡視頻平臺剛剛興起的不久,正是多方博弈最激烈的時候,那時候涌現出了一大批的網絡電影。那段時間里的網絡電影,大部分都是恐怖片題材。因為這些網絡電影的制作成本都不高,劇本質量、演員演技、畫面美感等方面都很一般,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加上一個所謂的“恐怖”元素來吸引觀眾眼球。
而隨著網絡平臺的地位越來越高,網絡電影也越來越受青睞。尤其是近兩年,院線電影受到不小的沖擊,網絡電影卻大有高歌猛進的趨勢。不僅作品的數量在逐漸增多,陳小春、吳樾、潘長江、李立群、柳巖、樊少皇、姜超、錢小豪、歐陽震華、徐冬冬等不少人氣明星都出演了網絡電影。
相比早期網絡電影多以恐怖題材居多,而現在網絡電影的題材中,喜劇、鬼怪探案、盜墓、怪獸這四個題材的作品是最多的。
首先,喜劇類作品的增多是因為有名氣的喜劇演員越來越多。而這都得益于前幾年涌現出的各種喜劇類綜藝節目,許多從事喜劇的新老演員借著綜藝節目的影響力以及自己的表現從而人氣躥升。而這些具有一定人氣的喜劇演員們,就成了電影的噱頭,以此來勾起觀眾的胃口。
而盜墓、怪獸這兩種題材相比喜劇類的網絡電影其實要簡單一些(個人觀點),因為喜劇還需要想一些包袱,但這兩種貼才只需要一個湊合的故事,然后就是各種五毛特效往上面一套就可以了。
倒是鬼怪探案類的作品,除了故事、特效之外,畫面氛圍感也很重要。近兩年這種類型其實出了不少還算不錯的作品,比如《興安嶺獵人傳說》、《陰陽鎮怪談》、《開棺》等。
其實不少網絡電影并不比一些院線電影差,盡管制作成本比不上院線電影,但網絡電影的演員片酬沒那么高,這樣就能把更大比例的制作成本放在作品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