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里有句名言:
“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熾熱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p>
人們害怕變老,不僅是害怕時光在臉上刻下痕跡,更害怕自己無事可做,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
可實際上,時間無過,錯在人心。
歲月老去的僅僅只是皮囊,卻不能皺化一個人的內心和精神。一個人無論在哪個年紀,只有心存青春之氣,都能溫柔歲月,驚艷時光。
92歲的“神仙奶奶”盛瑞玲便用她的人生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示范。
鶴發童顏,精神矍鑠??吹剿臉幼樱藗兒茈y將其與“年邁”這個詞聯系起來,因為她的神態與舉止,依舊透著青春般的靈動與朝氣。
她雖已至遲暮之年,卻從未擔心容顏不再,亦不畏懼生命漸逝,只因她有顆不愿服老的心。
昭華雖不再,夢想未可失。在她心中,對生活充滿熱情,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度過每一天,便是對余生最好的敬意。
01
遭遇不幸,遇見更美的自己
1930年8月,盛瑞玲出生在四川的一戶普通人家,彼時雖然國家動蕩,但衣食尚有保障,可在她7歲時,日本侵略者將魔爪伸向了中原。
四川離中原雖有萬里之遙,可覆巢之下無完卵。
在盛瑞玲的記憶中,能吃上一頓飽飯便是莫大的幸福。在這種環境里成長起來,盛瑞玲并沒有變得懦弱膽怯,反而學會了感恩與珍惜。
祖國解放后,她被調入北京工作,遇到了相伴一生的良人。
1962年,盛瑞玲和丈夫一起響應國家的號召前往西部,開始了援藏之旅。她成為了當地的一名醫生,每天騎著馬去給藏民看病。
然而,在這海拔5000米的高原地區,盛瑞玲不僅要與高原反應做斗爭,還要忍受隨時而來的痛苦與傷病。
一次,她從馬背上摔下來,摔成了嚴重的腦震蕩。由于常年在雪地騎馬,疏于防護,她還患上了雪盲癥。
可盛瑞玲卻從來沒有想過放棄,在西藏一待便是12年,救治了無數藏族同胞。當她離開西藏時,無數藏民為她祈福,保佑她一生平安。
從西藏回來后,盛瑞玲被安排進中國礦業大學工作,平平安安地度過了幾十年??删驮谒郎蕚渫诵蓊U養天年時,卻不幸遭遇車禍,導致身體多處骨折。
在那段療傷的日子里,由于滋補過度及部分藥物的副作用,盛瑞玲的體重由原來的92斤猛增到126斤。
那段時間,盛瑞玲情緒異常低落。雖然兒子是攝影師,但她卻很排斥鏡頭,極少拍照,她不愿自己的臃腫的身材被時光記下。
更嚴重的是,因為體重超標,身體也出了問題,她患上了糖尿病。
胖與瘦的選擇,成了橫在盛瑞玲面前的一道難題。
或許對別人來說,減肥只是一時興起,可對盛瑞玲而言,卻成了一件決定生死的事。
思前想后,她開始痛下決心,準備節食減肥。她戒掉了最喜歡的辣椒,每頓飯只用清水煮白菜,常常餓得頭暈眼花。
然而,兩個月過去,體重卻紋絲未動。
一旁的兒子看著母親如此折騰自己的身體,既無奈又心疼。他對母親說:“要不,您去雜志社幫忙遞送照片吧,這樣還能加強鍛煉。”
就這樣,一向不愛運動的盛瑞玲每天跑很遠的路,背著十幾斤的雜志和放大的相片,輾轉于各個雜志社之間。
漸漸地,盛瑞玲摸索出來一套屬于自己的走路方法:自己跟自己說話,只要不氣喘,腳步絕不停。
北京街頭,車水馬龍,人們常常會看到一位滿頭銀絲的奶奶精神矍鑠、健步如飛。
幾個月后,盛瑞玲的體重恢復到了94斤,那個“富態”的老人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身材靚麗、優雅從容的“姑娘”。
可盛瑞玲的決心遠不止于此。
一次次出入雜志社的大門,她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廣告這個行業,希望自己也可以步入其中,開始一段全新的老年生活。
有人說:“你如何對待困境的態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如何對待人生?!?/p>
對于盛瑞玲這樣的女人而言,無論在哪個年紀,都不會選擇自我放棄。和一些遇到困難便選擇逃避的人不同,她總會選擇堅守初衷,迎難而上。
不服輸、不放棄,才能在困境中尋找希望,在生活的逆流中不斷磨礪,從而成為更加強大的自己。
02
歲月神偷,偷不走親人的支持
古話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
很多人覺得70歲已經是自己人生的“盡頭”,可對盛瑞玲來說,這才是人生的開始。
減肥成功后,她并沒有停止奔跑于各個雜志社之間的腳步。所有人都羨慕她的身材與精神狀態,更不止一次地建議她去做模特。
若是之前,有人跟她說做模特的事,她會覺得是一個笑話,可如今,她早已平靜的內心卻泛起了漣漪。
回到家里,她把想法說給了家人。兒子由衷地支持她,他擺弄著手中的相機,對盛瑞玲說道:“老媽,您越來越漂亮了,給您拍組照片去試試吧。”
兒子的支持讓盛瑞玲高興異常,可轉念一想,自己已經70多歲,沒有經驗,也沒有門路,怎么做模特?況且,自己真的有能力和精力從頭開始嗎?自己能堅持下去嗎?
晚上睡覺時,盛瑞玲輾轉反側,無法入眠。老伴看出了她的忐忑不安,便寬慰她:“想做便去做,我們都這把年紀了,再重活一次也挺好。”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才是生而為人的勇敢和驕傲。
盛瑞玲下定決心,哪怕憑著一腔孤勇,也要把這不可能變成可能。
70多歲的盛瑞玲或許缺少經驗,缺少年輕人的活力,但,她從不缺勇氣。
第二天,她便讓身為攝影師的兒子幫忙拍了一套藝術照,然后打印多份,裝在信封里,每天去北京電影制片廠投簡歷。
在北影廠門口的年輕人中,盛瑞玲的滿頭銀絲格外顯眼。所有人對她禮貌有加,可禮貌之后,卻是冷漠與疏離。
簡歷一封一封投出去,回復卻寥寥無幾。年紀,成了她最大的絆腳石。
盛瑞玲沮喪、痛苦,一度想要放棄,可丈夫與子女的支持給了她無盡的動力,讓她終于堅持了下去。
兩個月后,盛瑞玲終于等來了第一個回應。
也正是從那時起,盛瑞玲迎來一個又一個事業巔峰。
人們總說:“有些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可這份堅持的背后卻有著無盡的辛酸與苦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最后的希望,而家人的愛往往是一個人勇敢前行的底氣。
正是因為家人的支持與理解,才能讓人沒有后顧之憂,在夢想的路上勇往直前。
一個人的勇氣,或許是面對風雨時的淡然;但一個人的堅持,往往來自于家人的溫暖與鼓勵。
03
余生漫長,歲月從不敗美人
無論是模特還是演繹之路,從來都不簡單。
為了讓自己保持最好的狀態,每天清晨,盛瑞玲都會站在鏡子面前練習微笑。
8顆牙齒整整齊齊,一個笑容就保持一天,哪怕沒人監督,她也未敢有半分懈怠。
因為這份堅持,奧運期間,她的笑容被評為十大最美笑臉之一。
然而,盛瑞玲的執著還不僅于此。
因為年紀大,有時候太長的臺詞背起來很吃力,常常顧此失彼。有導演照顧她,覺得差不多就行了??伤龅酵昝溃彩且粭l條過,直到拍出滿意的效果才行。為此,她的嗓子也常常啞到說不出話來。
有人勸她:“這么大年紀了,回家頤養天年不好嗎?干這行太累了。”
可她卻說:“說不累肯定是假的,但這是為了自己喜歡的事啊,所以并沒有覺得累。”
不論生活怎樣變化,不變的還得是對夢想的追求與堅守。
從前的盛瑞玲性子內向,很少化妝,衣柜里盡是老氣橫秋的衣服;可如今的她緊跟時代,向年輕人學習。
為了出鏡時更美麗得體,她經常在家嘗試化妝,雖然畫糊過很多次,但依舊樂此不疲。
每當遇到化妝師就上前請教,怎么打粉底,怎么涂遮瑕,怎么畫眼線,怎么抹口紅。
不僅如此,她還專門買雜志研究專業模特的拍照姿勢。
她說:“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大腦就不會遲鈍了,要做個會學習的老小孩?!?/p>
從第一次被選中做了廣告模特到如今常出現在電視里,盛瑞玲已經小有名氣,可十幾年間,她的努力從沒有間斷。
時至今日,盛瑞玲已拍了400多條廣告,其中不乏與蔣雯麗、田震、海青和徐帆等國內知名藝人合作。
她還在網上分享著自己拍廣告過程中的趣事,和數百萬粉絲互動,儼然成了一名網紅。
“因為忙著美麗,所以沒時間變老”,這是盛瑞玲微信的簽名,也是她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人們常說:“韶華易逝,莫負流年。”唯有對生活的熱愛、對夢想的執著,才會與內心的渴望產生共鳴,從而綻放出女性的優雅與自信。
女人的美和歲月無關,不在于天生麗質,無關乎高矮胖瘦,只與心靈相通。
不向歲月低頭,不對年齡認輸,不接受湊合的自己,不過將就的人生,這樣的余生才會更加精彩。
04
皓首未蒼顏,披月度余生。
從疾病纏身到絕代風華,從自慚形穢到涅槃重生,盛瑞玲的人生充滿了倔強與執著。
如今雖有近百歲高齡,她卻依舊活得真實而勇敢,在夢想的路上做著最好的自己。
曾聽過這么一句話:“一個活到極致的女人,除了有好看的皮囊和姣好的面容之外,更要有一顆不曾停下的心?!?/p>
歲月可以讓人變得蒼老,卻不能決定人的命運;時光能夠讓人華發早生,但不能阻止腳步的前行。
一顆未曾停下的心在于一個人的夢想,更在于舉手投足之間。
其實,在如今這樣一個人人向往“躺平”的年代,我們太需要像盛瑞玲這樣的人。
歷盡世間種種,走過人生重重,依舊能尋回夢想,在一片清澈的內心世界中,活出自我,活出精彩。
人終有一老,或老而庸常,或老而優雅,余生總有選擇。
真正的歲月不老,便是用自己的力量定義自己的人生。
愿我們今后,也如盛瑞玲奶奶一般,心中有愛,眼中有光,無論身在何時,都能不畏現在,不懼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