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火如荼持續了近20天的618大促落下帷幕,科大訊飛交出“價值紅利”成績單,據618超級戰報顯示:訊飛翻譯機-翻譯機品類-銷售額第一,雙平臺連續3年冠軍;訊飛智能錄音筆-錄音筆品類-銷售額第一,銷售熱度超其他品牌之和;阿爾法蛋系列-智能機器人品類-銷售額第一,雙平臺連續2年冠軍;訊飛學習機X1 Pro-學習平板品類-18日單品銷售額第一;訊飛智能辦公本-電紙書品類-國內品牌銷售額第一;訊飛聽見M1-錄音筆品類-硬件配套服務銷售額第一。
個個都是終端品類,項項都斬獲品類第一,無不說明著科大訊飛技術勢能已然轉換為產品動能。各品類銷售額第一的成績,是終端用戶的認可,也是科大訊飛發力C端戰略的成功印證,它說明著:老牌AI技術玩家不僅技術研發實力強,也在通過終端產品實現價值紅利轉換。
據量子位報道,近年來,科大訊飛著力向C端布局。據2018年科大訊飛財報顯示,2018年科大To C業務實現營業收入 25.17 億,同比增長96.54%,在整體營收中占接近1/3。在2019新品發布會上,面向C端銷售的硬件新品矩陣式落地,科大訊飛攜訊飛翻譯機3.0、智能辦公本、智能錄音筆、學習機等多款產品,用AI為生活賦能。
在整個人工智能行業都在向B端布局時,量子位分析科大訊飛從以B端為主到C端發力,實施To B+To C雙輪驅動戰略,主要基于以下兩點:
一是AI落地的必然性趨勢。隨著技術不斷成熟,機器已經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多個方面超越普通人類水平,AI更直接地在生活中發揮作用;二是科大訊飛的戰略選擇。董事長劉慶峰在科大訊飛20周年致全體訊飛人的一封信中曾表示: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將深刻改變世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將像水和電一樣無處不在。他認為,兌現人工智能價值的紅利期正在拉開序幕。
無論向B端布局,還是向C端發力,核心目的都是希望能夠把AI技術背后的降本增效能力最大程度發揮。科大訊飛打造的AI智能終端產品,是其發力C端下的先手棋,也是其為兌現AI價值紅利走出的第一步。
在萬物互聯時代,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驚人速度滲透到各行各業,一方面它需要在技術推進中找應用落地,另一方面它也還遠沒到技術創新終結——商業模式創新大行其道的時候。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關于在思考如何兌現AI價值紅利時曾說:“AI唯有跨越技術鴻溝,才能真正兌現價值紅利。”
歸根結底,扎實技術是兌換AI紅利的前提與保證。而據量子位報道,科大訊飛618交出的“價值紅利”成績單,則證明了其強大的技術優勢。科技的發展史已經驗證:技術玩家,往往是最后吃掉最大紅利的霸主玩家。
所以依筆者看來,科大訊飛在618年中大促中6項銷售額位居榜首的成績,或許更需以歷史的視角去審視。20年的技術積淀,各項國際AI賽事中屢屢霸榜,人工智能領軍企業科大訊飛,正在書寫一個我們全然不知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