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是電影史上最受歡迎、最受喜愛的系列電影之一,粉絲遍布全球,許多人認為它是他們有史以來最喜歡的電影系列。在過去的四十年里,這種粉絲的數量和熱情都在增長,而且每個人都對這個深受喜愛的系列有自己的看法,偶爾也會針對特定的問題在網上引發一些激烈的辯論。
雖然對任何電影系列的熱愛和提出見解都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往往都是出于對電影本身的善意和興趣,但在網上粉絲們也很容易陷入與不同意見者的激烈爭論中,畢竟影迷們對電影中有些情節或者設定的看法肯定會存在很大的不同,《星球大戰》系列當然也不例外。下面就是一些在《星球大戰》三個三部曲中精選的帶有爭議的問題,一起來探討一下。
阿納金的原力幽靈
自從2004年《絕地歸來》重新發行時,更換了最后一幕中的阿納金原力幽靈后,粉絲們總是在爭論最后阿納金的原力之靈應該由海登·克里斯滕森扮演好,還是原來的演員塞巴斯蒂安·肖來扮演好。也有粉絲認為這要看是哪一代人的問題,完全取決于觀眾是在哪個版本中長大的。
對于1983年發行的《絕地歸來》而言,當下的影迷們大多認為把阿納金·天行者的幽靈描繪成他在轉向黑暗面之前的年輕時的樣貌,比原電影所描繪的,把他描繪成從罪惡中解脫出來后年老的、更加風化的樣貌會更好。由于克里斯滕森似乎還將繼續出演更多的《星球大戰》影視作品,所以有這個特殊的差異和得天獨厚的條件,偏向于他的討論自然更多一些,包括盧卡斯的大力支持。
“西斯加加”的玩笑
在有關《星球大戰》的諸多爭論中還存一個從國外流傳來的梗,那就是“JarJarBinks[as] a Sith Lord”,也就是加加是西斯之主的意思。這是關于可愛加加的流行理論,指的是加加才是絕地隕落的幕后策劃者。
雖然這個理論最初只是一個玩笑,但許多《星球大戰》的粉絲出于不太喜歡加加這個角色,所以他們甚至拒絕相信這是一個玩笑,他們選擇相信加加一直是西斯,因為這可以回答前傳三部曲中揮之不去的幾個問題,特別是加加在議會的演說讓帕爾帕廷被賦予了更多的特權。然而,不管這個理論得到多少支持,“西斯加加”的說法總感覺更像是另一個平行的《星球大戰》宇宙,畢竟加加在電影中還是很可愛和善良的。
AT-AT步行者
很多星戰粉絲指出了《帝國反擊戰》中的一個不一致之處,AT-AT步行者的機甲被設定為“對爆能炮來說過于堅固”的作戰單元,但在《帝國反擊戰》中,步行者被用作地面作戰后,它變得完全不堪一擊。這個情況的發生,導致粉絲們在很多場合下都沒法停止討論這種描述不一致,并且都想尋求一種理論來解釋這種現象。
帝國軍團是《星球大戰》系列中最具實力的軍團之一,它擁有銀河系已知的一些最過硬的戰力。因此,AT-AT步行者在進行地面作戰時突然變得脆弱是無法說得通的,而圍繞這個特別問題的爭論,更多的可能是一個沒有答案的情節漏洞。
有關迪斯尼的爭議
很多國外的粉絲可能對目前發行《星球大戰》的公司懷有刻薄的仇恨,因為他們總是在爭論“迪士尼是否故意扼殺了”這一系列的前景。雖然他們的觀點肯定是固執己見的,但對于某些粉絲來說,這種立場并非完全沒有道理。
《星球大戰》的眾多粉絲們對迪士尼2012年收購盧卡斯影業并沒有持友好態度,他們甚至堅決不認同“米老鼠之家”的系列作品。雖然一些人聲稱是他們把《星球大戰》推向了失敗的境地,但同時也必須承認,《星球大戰》從未有過這么多內容,像《曼達洛人》和即將到來的《歐比旺·肯諾比》等系列已經滲透到這個流行文化中。
超光速撞擊的邏輯
在《最后的絕地武士》中,抵抗軍上將霍爾多做出了不太符合邏輯的自我犧牲,她在另一艘飛船的視線范圍內跳入了超空間,使自己的飛船撞向一艘第一秩序的飛船。這一事件似乎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很多粉絲爭論,既然這樣都可以,那為什么他們不在每次太空戰斗中都使用這種方法,特別是涉及到與死星的戰斗中,超光速的攻擊能量似乎是無所不催的。
根據粉絲們提出的這個有趣的觀點,似乎《星球大戰》宇宙中的大多數問題都可以用一艘船作為超光速“攻城錘”來解決。雖然在正典中確實涉及到有一些飛船就是為了這個目的而設計的,但對于影迷來說,看到這樣的未來的太空大戰,可能就會想,為什么所有的太空攻擊都不直接采用這種簡單直接的攻擊方式呢?
“被選中的人”預言
粉絲們一直想知道,關于“Chosen One”預言是否真的會有答案,還是從開始就根本是一句空話,因為預言中的“原力平衡”從未真正在電影中出現,即使是最后阿納金的倒臺也沒有結束絕地和西斯的沖突,而只是加速了沖突。
“預言”似乎是前傳三部曲中獨有的故事元素,結果它最后只是帶來了更多的問題,而從來沒有答案。雖然如此重要的一段歷史可能會讓絕地的衍生故事更加充實,但感覺這一預言與其說是對未來的合理預測,倒不如說是那位絕地的傲慢表現。
頂級西斯
自從續集三部曲發行以后,對凱洛·倫和達斯·維德誰是更強的黑暗原力持用者的爭論也喋喋不休。粉絲們曾一度非常希望聽到他們自己(演員或角色本人)發表一些看法,并因此在一些星戰版塊的評論區引發了一場漫長而有趣的爭論。
凱洛·倫和達斯·維德都被描繪成超級強大的黑暗原力使用者,只是鑒于凱洛·倫一直把維德作為他的偶像,那理所當然,他一定是意識到他沒有他的外公達斯·維德強大,不過隨著《星戰》的發展,凱洛·倫還有的是機會來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
特別版的爭議
這是一個已經長期存在的關于《星球大戰》的爭論,它的起源主要是由于喬治·盧卡斯在這部經典電影的原是三部曲上映幾十年后,對其進行了很多編輯和修改。盧卡斯對他的電影進行修改的一個很大的副作用是,原始剪輯已經再很難找到。因此,更多年輕一代的星戰粉絲可能完全不知道對原電影的改動。盡管如此,那些還記得經典電影刪減場景的老影迷們也不會滿足于他們喜愛的電影中突然出現過多的CGI角色和一些奇怪的序列,他們更忠于原版的電影。
誰先開的槍?
在看完《新希望》以后,很多粉絲為電影中一個關于漢·索羅還是格里多先開槍的場景而爭吵,原版電影中應該是漢·索羅先開槍的。這里指的是《新希望》中一段經典的對抗,漢殺死了賞金獵人格瑞多,盧卡斯電影公司不斷修改這一情節,以改變場景的順序。
這場爭論幾乎成為了《星球大戰》影迷們內斗的象征,支持格瑞多先開槍的人認為漢的背景更適合出現在這種情況之下,而那些認為漢·索羅開了第一槍的人則認為這樣做更利于將角色塑造成道德上的灰色地帶,因為漢·索羅在出場時,完全可能站在善的一邊,也可能站在惡的一邊。
爭議最大的續集三部曲
針對最新的《天行者崛起》引發的爭論是前所未見的,因為粉絲們在決定“第八集還是第九集更糟糕”時遇到困難,這有點好笑,因為總體上,他們認為這兩部電影都很討厭,只是想決定出一個最差的出來,結果發現它們的糟糕有點不相上下。但這樣的爭議也證明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在《星球大戰》續集三部曲的價值上,粉絲們存在很大分歧,有些人非常支持這部電影,而有些人則堅決不認同。
說到新的電影內容,《星球大戰》似乎在這個系列中很難贏得粉絲認同,就像前傳剛剛面世時一樣,迪士尼的續集三部曲在上映時也遭遇了阻力,許多粉絲公開嘲笑這個系列的新版本。盡管新三部曲已經完結兩年了,而關于這些續集的爭論似乎還在持續,但如果再給粉絲們更多的時間,可能他們也會像接受前傳一樣接受它們。
那么關于《星球大戰》系列的一些爭議,你覺得是問題嗎?或者你有新的不同爭議呢?你可以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