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提速的《王牌對王牌》即將迎來這一季的收官之作,感覺剛開始就已經結束了。這種匆匆而過的感覺,不僅僅是因為整個節目持續的時間段變短了,也是因為這一季的每一期節目都感覺很短。
當然并不是這一季《王牌對王牌》的節目時長變了,每一期還是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長。但卻感覺看的內容變少了,尤其是在視頻平臺上看錄播,快進的的時間幾乎要比看內容的時間更長。除了這一季開播就被吐槽的植入、口播、廣告、廣告之后的廣告大幅度增多之外,原本只是在節目最后環節才上演的致敬情懷的催淚環節,現在變成了從節目開始就時不時地出現,使得看節目還沒笑夠就要哭,眼淚還沒醞釀出來就要笑,實在哭笑不得,只能選擇快進。
致敬情懷的環節是這一檔節目創辦之初的一大亮點,能夠讓觀眾重溫一些經典。但隨著節目內容的不斷增多,這個原本是節目亮點的環節,逐漸變成了雞肋。畢竟哪里有那么多的情懷去致敬,開始的時候還算是情懷,到后面越來越像是為了情懷而制造情懷,翻車的次數可有不少,比如尚雯婕翻車那次。
真正情懷是個好東西,觀眾也是喜歡看的,但是不能為了搞情懷就趕鴨子上架去硬湊情懷。如果一期節目找不到合適的情懷,那不做這個環節也可以,等下一期遇到合適的再做唄。再一個,也不能讓情懷占據太多的篇幅,這觀眾得喝多少水才能趕得上節目的催淚速度啊。這本就是一個娛樂性質的綜藝節目,情懷只是亮點,娛樂才是根本,如果把太多的篇幅放在情懷上,那就有點兒舍本逐末了。
作為觀眾,喜歡看《王牌對王牌》,但不喜歡情懷占比重太多的節目。那臺上的嘉賓對情懷這環節又是什么感受呢?也許會有嘉賓喜歡這個環節,但絕對不是大多數。
第五季倒數第二期節目上,四位王牌家族的成員,每人都請來了一位自己的圈中好友,那一季主打的情懷算是友情,也算是傾訴從事娛樂行業的不易。其中有一個游戲是共同回答同一個問題來考驗彼此之間的默契,王牌家族的四位做了一輪游戲考驗家族默契,其中一個問題是問喜歡《王牌對王牌》的哪一個環節。沈騰、賈玲、關曉彤三人說的都是“傳聲筒”環節,這個也是理所應當,因為“傳聲筒”這游戲確實好玩兒,也容易出節目效果,而且能給嘉賓很大的發揮空間。
但華晨宇卻說了個“情懷”,大概也不是他有多喜歡這個環節,就如他說的,傳聲筒都不是每期必有的,但情懷這一塊兒是期期都有,所以就回答了這個。在華晨宇說出“情懷”之后,大張偉和賈玲都不可置信地問華晨宇,為什么會喜歡這個環節。由此可以看出,嘉賓們對于情懷這一環節,也許說不上討厭,但絕對不算特別喜歡。
還有一點就是沈騰,這位支撐這檔節目喜劇效果的褶子叔叔,在游戲環節那可謂是火力全開,堪稱笑點永動機。可一到了情懷環節,沈騰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狀態直接拉到谷底,能不開口就不開口,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而且這幾季節目好幾次都讓王牌家族的四位請親朋好友來煽情,但每次沈騰都是敷衍了事,比如上面說到的請圈內好友那次,直接請了楊迪。
就這樣一個觀眾不喜、嘉賓不愛的環節,這一季的占比卻反而加重了,每一期節目都想從頭煽情到結尾,難道下一季的時候,這檔節目就要從一檔娛樂性綜藝節目,變成一檔采訪類的紀錄片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