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人工智能之于C端消費者已經不只是一個名詞或技術而已,其實它早就潛移默化地滲入到了大家的生活當中。作為亞太地區知名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上市企業,科大訊飛似乎早已看透這一本質。從之前一直致力于技術研發,到如今逐漸轉向落地C端,科大訊飛不斷用實際行動證明著自己沒有走錯這條路。
6月1日至6月18日的618銷售榜單新鮮出爐,科大訊飛多款產品不斷霸榜:訊飛翻譯機-翻譯機品類-銷售額第一、訊飛智能錄音筆-錄音筆品類-銷售額第一,阿爾法蛋系列-智能機器人品類-銷售額第一、訊飛智能辦公本-電紙書品類-國內品牌銷售額第一……這些傲人的成績無疑是科大訊飛發力C端戰略成功的最好證明。
據量子位報道,科大訊飛獲得該成績并不是沒有預兆的,其發布的2018年財報顯示,科大訊飛ToC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5.17億,同比增長96.54%;實現毛利12.96億,同比增長70.77%;ToC業務在整體營收中占比達31.80%,毛利占比達32.72%。通過數據分析,科大訊飛發力C端初見成效,在當下這個兌現AI紅利的好時機,其將繼續不斷堅持技術勢能向產品動能的轉變。而也正因如此科大訊飛走上了BC雙輪驅動的模式道路。
在整個行業都不斷向B端發力的時期,該如何理解科大訊飛從B端為主,到C端發力的To B+To C雙輪驅動戰略?量子位的文章中分析這其中包含兩個原因。
其一,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讓一些產品在語音、圖像識別等方面超過了普通人類的水平,在日常生活中這些產品隨處可見。新技術、新引擎,定義新產品,然后帶來新的市場增長空間,迸發出新的商業價值,AI落地已成為必然趨勢。
其二,在科大訊飛20周年之際,董事長劉慶峰發內部信給出了對AI行業發展趨勢的預判: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將深刻改變世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人工智能將像水和電一樣無處不在。他認為此時正是兌現人工智能價值紅利期的好時機,他向全體員工表態將繼續帶領科大訊飛持續以To C產品為個人賦能。
如今科大訊飛不斷發力C端,只不過是將技術以最實用的方式,推向終端,惠及最廣泛的消費者用戶,并且獲得真金白銀的消費認可。量子位認為,科大訊飛作為一家創辦了20年的技術公司,有實力把技術勢能向產品動能轉換,我們也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科大訊飛在未來能夠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