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這檔綜藝節目一路走到第十季是相當不容易的,畢竟這兩年的競爭對手實在是太多了。
除了老對手之外,每年還會出現非常多的新對手,能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且還是行業的領頭羊,《跑男》真的讓人很佩服。
縱使每一季播出之后都有非常多的吐槽聲音,但是從各大榜單的收視數據就能看得出來,節目還是很抗打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姚譯添導演的眼光還是相當毒辣的。
首先,在選常駐嘉賓的時候,選到了沙溢這個搞笑擔當,而且還一直保留了下來,還有蔡徐坤這個集流量、帥氣、智慧于一身的男人,可以說扛起了很大部分的收視數據。
這一季能把周深和白鹿請來也是相當符合民意的,相信姚導也是經常上網沖浪的,要不然不會這么精準猜中觀眾的內心。
不管是什么綜藝,只要你要是敢問觀眾期待請誰當嘉賓,周深和白鹿的呼聲都是極高的,姚導能請到所有綜藝都瘋搶的兩位,絕對是賺大了。
其次,姚譯添在每期的主題選擇上眼光非常毒辣。
相信很多觀眾還記得,當年姚譯添做的很多主題都是先于對手綜藝的,這真的是高手。
除此之外,姚譯添還能精準壓中當下的熱門主題,讓各種熱議話題變得更有意義。
實話實說,《跑男》這檔綜藝要不是因為有姚譯添導演的話,怕是早就垮了,比如上一季的黃河篇,姚譯添不在王璐代班,節目效果不就大打折扣了嗎?
在這一季的節目播出之后,我一看到導演還是姚譯添心里立馬就有底了,因為有他在笑點是可以保證的,即便是節目再一般,那也絕對不會翻車的。
不過,看完最新播出的第四期節目之后,我覺得有一些東西還是應該拿出來吐槽一下的。
總得來說,這期節目的笑點是足夠的,而且節目時長相當給力,一期頂得上過去的一期半。
說實話,搞笑是真搞笑,但尷尬也是真尷尬。
白鹿的“吐槽”,讓觀眾徹底明白了這一季《跑男》有多尷尬。
這期節目的主題是“武俠”,為了能夠貼合主題,一個“蹦床籃球”的游戲被命名成了“飛檐走壁”。
很多男生都喜歡打籃球,甚至有些人還會玩“空氣籃球”,但也有人是不喜歡這項運動的。
在這幾位嘉賓當中,李晨、鄭愷、蔡徐坤、胡彥斌四位男生都是非常喜歡打籃球的,而并沒有什么運動細胞的周深和沙溢則沒什么興趣。
除了男生之外,很多女生對籃球是并不感興趣的,甚至連規則都不懂。
在本期的節目中大家也看到了,根本就沒有周深和Angelababy、白鹿、王菊三位女生的投籃鏡頭。
當鄭愷、蔡徐坤、李晨、胡彥斌四位進入第二輪比拼之后,白鹿說了這么一句話“為什么男生都以為女生愛看打籃球,其實我們并不愛看”。
當球被投完之后,蔡徐坤問節目組為什么不給他們球了,白鹿說“這趴真的好漫長,你們還要來嗎?請問這是一整期節目嗎?這!就是灌籃”。
聽到白鹿的吐槽之后,Angelababy也跟著說“這期就叫《奔跑吧灌籃》”。
白鹿的“吐槽”,節目組的“操作”,讓觀眾看到了這期《跑男》有多尷尬,甚至可以說有些翻車。
試想一下,節目組都不給球了,幾位嘉賓卻依然停不下來。
換句話說,幾位喜歡打籃球的玩嗨了,幾位不喜歡的卻看尷尬了。
白鹿真的是說出了觀眾的心里話,這么無聊的打籃球游戲剪這么長,節目組真以為觀眾喜歡看嗎?
籃球確實是國民度非常高的體育項目,但不感興趣的人也是非常多的,我真的想問一下節目組,你們考慮過這些人的感受嗎?
作為一檔上星綜藝,《跑男》之所以能火這么多年是因為足夠搞笑,所有的游戲都是能讓觀眾喜歡的。
試想一下,要是每期都玩籃球相關的游戲,那收視率還能有這么高嗎?
總結一下,這一季的《跑男》為什么如此尷尬,難道不就是游戲設計得不夠大眾化嗎?
試問,連嘉賓都不喜歡的游戲,觀眾真的能喜歡嗎?
比如,這期最后的“劇本殺”游戲。
這兩年,“劇本殺”非常流行,很多年輕人都相當愛玩,而且此類綜藝可謂是出一檔火一檔。
不過,“劇本殺”真的是所有觀眾都喜歡的嗎?我相信喜歡看《跑男》的觀眾有很多并沒有那么感興趣吧!
即便是喜歡玩“劇本殺”的人,那也不會喜歡《跑男》里的“劇本殺”??!
毫不夸張地說,這幾位嘉賓是不怎么會玩“劇本殺”的,硬讓他們玩觀眾也看得不過癮。
這次的游戲過程中,蔡徐坤推斷出了胡彥斌肯定是“壞人”,沙溢和鄭愷中必定有一個“壞人”。
蔡徐坤表現看似挺聰明的,實際上卻忽略了一個最大的細節,那就是“九陰白骨鳳爪”是保護“九陰白骨爪”的。
胡彥斌連續兩次跳身份本身就玩得不高明,相當于自曝,這么做必定是在吸引火力,保護“九陰白骨爪”。
要是經常玩“劇本殺”的人肯定能推出胡彥斌是“九陰白骨鳳爪”,最后也不會投他,因為只投一輪,要投出“九陰白骨爪”才能贏。
當然,還有Angelababy的迷糊,自從拿到“九陰白骨鳳爪”之后就給自己洗腦了,李晨多次提醒身份已經被換了都反應不過來。
這次的“劇本殺”對不會玩的觀眾來說確實有些燒腦,看得提不起興趣,對會玩的觀眾來說,肯定覺得嘉賓不會玩,沒什么意思。
試問,不管會不會玩“劇本殺”的觀眾都不怎么喜歡,這樣的游戲又怎么能不尷尬呢?
第一期的“打臺球”游戲。
這個游戲和“打籃球”是類似的,很多嘉賓是不喜歡的,比如那期的所有女嘉賓,還有周深和沙溢。
嘉賓不喜歡的時候是會有表現的,比如玩游戲不積極、劃水等等,這些東西觀眾是能感受到的。
第二期的“守護花名戰”。
觀眾喜歡看的是“撕名牌”,節目組卻硬是玩了一個看英文猜中文,而且還請了李銖銜這個英文比中文好的嘉賓。
我覺得節目組根本沒想過觀眾喜歡看什么,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設計的游戲。
白鹿還是相當清醒的,而且也是相當敢說的,敢于直接說出女生不喜歡看“打籃球”。
其實節目組在設計游戲的時候可以多詢問一下每位嘉賓的意見,只要有人不喜歡就不要玩。
畢竟《跑男》一共有七位常駐MC,可以代表七類觀眾,當有一位MC不喜歡的時候就意味著會有一類觀眾不喜歡看。
除非是所有嘉賓都不喜歡的“指壓板”和“彈射飛椅”,這類“欺負”嘉賓的游戲觀眾是很喜歡的。
真心希望節目組在后期能在游戲設計上多下一些功夫,多設計一些全員能參與,也愿意參與的游戲。
尤其是那些不需要特殊道具就可以玩的游戲,觀眾認可度絕對高,“撕名牌”和“指壓板”深受老百姓喜歡不就是因為大家私下也可以玩嗎?
什么“飛檐走壁投籃”、“長臺打臺球”、“拉秋千晾衣服”等等,這些游戲的道具都是觀眾很難獲得的,而且項目本身喜歡的人群是受限的,普及度也就相當低。
有時候最簡單的游戲才是最好的游戲,因為沒有門檻,所有觀眾都能看懂,而且私下和家人朋友都能一起玩。
當這期看到白鹿、周深、沙溢、Angelababy、王菊五位淪為“啦啦隊”的時候,我就知道這一趴不會有什么看點。
說白了,本期一共有九位嘉賓,這一趴卻只有四位嘉賓,試問效果怎么能不打折呢?
要是橫向對比的話,這期《跑男》比同類綜藝還是強不少的,但要是縱向對比的話,比自己以往的節目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