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of stars , 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 ?”
一首環繞于我們心中的主題曲,它存在于永恒之間,且代表著米婭和塞巴斯汀跨越一切的愛。
這部電影是我最愛影片之一,也許有些人只欣賞了一遍,但在我這里觀看每一遍都有著不一樣思考的內容在其中。可能這部影片在大家心中為愛情,音樂,畫面感為一體的佳作。實際上深深沉浸后又是一番別樣的意難平。有些網友聲稱,“這電影后勁真大。” 我把這句話當做它最凝練簡潔的總結,因為在每個人眼里米婭和塞巴斯汀本就應該在一起的,這種跨越一切的相愛,是我們世人皆去追尋的。下面就讓我引領大家進入這“繁星之城”:
該影片于2016年12月16日在美國上映。又名《La La Land》,為此我特意去搜索了這個名字的含義,是一句英語俚語,意思為 夢幻之地。
開頭以多色彩的視覺盛宴作為鋪墊,高速公路上的堵車,讓生活中充滿色彩各異的人們跳出約束自己的框架,盡情的跳舞。歡快的音樂以及拍攝角度的布局,還有最令人感到夢幻的色彩搭配,無疑令人踏入了一部復古好萊塢的歌舞劇中。在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后續的采訪中得知,本部影片也同樣致敬了許多七八十年代的歌舞劇布場手法,可謂是萬分細節了。
一次堵車伴隨著米婭與塞巴斯汀的第一次相遇,從片中來看,兩人就留下了糟糕的初印象。
接著,又采用了男女主不同的視角來敘述鋪墊兩人的第二次相遇。不難看出,在兩個墜入愛河之前的生活前,彼此在事業領悟上都得不到進步和回饋。
塞巴斯汀,一個天才爵士樂鋼琴手,深受古典爵士樂的熏陶,在做音樂上從不魯莽,一絲不茍的奮斗在自己的領域中。但現實情況是,他演奏出的曲目無人欣賞,迫于生計在一家酒吧中演奏著枯燥乏味且固定的曲目,他學會了將自己對古典音樂的渴望埋葬在心底的最深處。他孤僻,隨意,瘋狂又夢幻。他是將浪漫集于一身的人。
米婭,一個長期努力在影視業的小演員,同樣為了生活在一座影城的咖啡店里做服務員。她每天都會看到自己最崇拜的那位女演員,并且在心里暗暗發誓自己也要變成那樣閃耀的存在。經過幾次試鏡,結果均屢試不爽。但她并沒有因此放棄,生活中也有友情的相伴,自己也未失去原有的動力。
看似兩人皆是社會中普通的存在,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遇,使彼此暗暗地埋下了情愫。
以上這張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鏡頭。這是米婭在酒吧門口聽到塞巴斯汀個人演奏的一小段曲目后的駐足。曲目名稱叫《 Mia& Sebastian’s Theme》,這首鋼琴曲是可以被搜到的。演員瑞恩·高斯林自身就攜帶著些許憂郁在其中,所以讓這一幕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沉浸在其中,這束光撒在他的周圍是深陷不能自拔的程度。
這一幕同樣在米婭眼中也是萬分迷人,動人的曲調吸引著彼此,但在此之前,要知道米婭是不怎么喜歡聽爵士樂的。也許也正因為此讓兩人之間形成了愛的軌跡。
以上這張劇照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這段唯美的踢踏舞,成為該部影片的經典鏡頭。這是米婭和塞巴斯汀在派對的第三次相遇后,在公路上的一段舞蹈。在電影的幕后,這兩位演員耗費了三個月之久去磨合這段舞,因此成就了這段經典。
此時,出現了《City of stars》的第一個版本,是塞巴斯汀獨自一人時吟唱的,歌詞與我們熟知的那版不同。而此時此刻他的心境也如同他所吟唱的那樣,尋不到靈魂相撞上的理解。
在一次次的相知相識中,米婭和塞巴斯汀也更加了解彼此,在此期間電影中所呈現的畫面感,視覺感以及一些剪輯手法,制作手法,是我們用平常的語言是無法去形容出來的。在這一次電影的約定,也讓米婭下定了決心去追求真愛,同樣兩人也確定了關系。
很快陷入熱戀的他們,也逐漸因為夢想的實現而開始出現裂縫。塞巴斯汀本身渴望自己的音樂事業能得到一定的發展,他希望這僅存的爵士樂能夠得到應有的傳承,他一直幻想著開一家自己的音樂酒館,在那里他不用捆綁自己的音樂才華,可以暢所心欲的彈唱。但現實打敗了他,沒有穩定的資金,穩定的生活,他心里承認,他必須承擔起他們之間的感情,所以他放棄了追逐理想,和朋友一起參加世界巡演,沒有堅定自己的同時,演奏著創新型的爵士樂,在別人的眼里他不再變得老派,不再變得浪漫,失去了初心,但得到了一定的收益。與此同時,米婭的演藝事業也一直不見起色,正當她需要塞巴斯汀的陪伴時,他卻忙著世界各地的演出。巡演回來的那晚,他們大吵了一架,不歡而散。米婭決心自己做編劇,一個人的獨角戲,并沒有得到世人的喜愛,在情緒的充斥下,兩人陷入絕境。
后來,著名的導演看了米婭的話劇后決定找到她,并且給她一次試鏡的機會,米婭用自己兒時姑媽給她講的的故事,演繹成歌劇,致有夢想的人。她成功了,變成了一名被大家熟知的影視演員。五年之后,大家都過得風生水起,但彼此再也沒有了聯系。我印象中最清晰的一段畫面是,米婭和塞巴斯汀在經常跳舞的地方,對塞巴斯汀說:“我會永遠愛你的。” 我認為這句話不是對關系的總結,而是一種讓對方徹底了解,無論怎樣,無論結果如何,不變的是“我依舊會愛你”的決心。
以上這張停留的完美的場景,是米婭在內心中的渴望,這段假設滿足了每個影迷對結局的總結。事實并非如此,在影片的結尾,米婭和丈夫進去了一家酒館,米婭偶然發現這家酒館的名稱是Seb’s,她深知這是她當初為 他創造的名字。她從人海中望向了他,這種眼神之間的凝望是我們可以深刻的體會到的,滿滿的不舍與回憶之間,塞巴斯汀又彈奏起了他們結緣的那篇曲目,相對于之前不同的是,在這最后一次的演奏中,每節音符中都帶著兩人的情緒。后來反復觀看才得知,這最后的一個音節,塞巴斯汀沒有彈出來,也許在他心中,他也不愿承認這段感情的結束,也是本部影片最后的意難平。
總結來看,這部影片在視覺,色彩,鏡頭處理,幕后制作,故事背景以及音樂演奏等各個方面都設計的恰到好處,之后好萊塢的各類獎項也實至名歸。大家都會人為這是一部喜劇愛情片,但實際上影片在 夢想vs現實,事業vs愛情等方面也是頗有內容的。這部偉大的歌舞片,在場景作用中也同樣向好萊塢致敬。在細節處理上也是我們每個影迷可以去鉆研的,每當我們自己細心去回看時,感應到的是截然不同的體會。
放進生活中去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追尋自己內心中的聲音,無論是愛情還是事業。有句歌詞寫的好: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每個人生階段都會遇到徑不相同的人和事,去徒勞不如去熱愛。即使我們沒有實現最終的夢想,但在生活中也可以去挖掘和創造快樂。在愛情中,我們互相成就彼此,而不去后悔我們因一時感情所丟棄一生去追尋的領域,我們如同鮮花在各處綻放,但心中永遠牽引著彼此,這就足矣。
就像拜倫說過的那樣:假如他日相逢,我將何以賀你,以眼淚,以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