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讓子彈飛》
無論如何,看懂了的沒看懂的以為自己看懂了的,都能稱得上一句好看的。姜式幽默!算是獨樹一幟了,奇特的味道。看姜文的電影就當是一個劇情片罷,不要再多各種代表,各種反應,各種披露,各種內涵,各種隱喻,沒必要強行上馬。故事本身的情節,演技,演員,臺詞便已經足夠精彩。
2、《鬼子來了》
姜文的黑色幽默與快鏡頭,很有個人特色。有人說,抗日戰爭不好拍,不能拍寫實,因為這是一段挨打軟弱的日子。但是姜文卻做到了,拍出了那段歷史中無辜民眾的無奈與辛酸。過分的善良就是愚蠢,落后就會挨打,唯有自身強大,睿智,保持警惕,必要時就要以彼之道還之彼身。
3、《邪不壓正》
雖然很喜歡復仇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并不是那么痛快。當國仇和家恨撞到一起,尤其是在個人立場上,很難說,誰對誰錯。這是一部有思想,有內涵的電影。總是有人說看不懂姜文的電影,其實他的電影就是他的思想。獨立個性,同時骨子里散發出來的力量,就是這么牛。
4、《陽光燦爛的日子》
壓抑的年代下,大院子弟們放肆的青春。電影畫面以暖色調為主,記憶中的燦爛與美好通過一幀幀畫面娓娓道來。在講故事的時候,我們難免會把自己的情感代入。這是一篇青春的故事,也是一篇探索成長的故事,朦朧與美好,這也是時代的故事。我心中最佳的光影設計。
5、《太陽照常升起》
姜文擅長在現實向的、故事性強的東西里加入奇幻的因素,思維和感情上的跳脫和哲理性,這樣的表達習方式是他的舒適區,觀眾也買賬。荒誕又迷人,耐人尋味。全篇是這幾個人的故事,卻又不僅僅是這幾個人的故事。有太多隱喻和象征,太多解讀的可能性。就是兒子的聲音有點出戲。
6、《一步之遙》
有的地方雖然很荒謬,但也不跳脫。而且我覺得這個片站位挺高的,感覺一般導演都不敢這么拍,就是有點建構屬于自己的世界觀那種感覺。最后追逐槍戰的音樂好棒,雖然看不太懂內涵,但是質感起碼是獨一份的。里面關于輿論和民眾的探討讓我覺得挺贊同的。戲中戲的形式和具體默片等表現方法都不明覺厲。
姜文執導的6部電影,部部封神,你看懂了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