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部國漫。
已經連續播出三季,口碑持續堅挺。
難得的是,它沒有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
而是根據觀眾的反饋作出調整,陪著觀眾一起進步。
在瘋狂催更中,時隔一年,它終于強勢回歸了。
沒錯。
這份久違的國漫驚喜,就是它——
《西行紀》第四季
第四季果然沒有令人失望。
對比之前三季,不少觀眾都表示,特效和畫面上又有明顯提升。
第四季又名《西行紀之重生篇》。
顧名思義,這一季的主角是重生后的孫悟空。
孫悟空之前的戲份不多。
但在第三季結尾,埋下了一個重磅伏筆——
塔鐘響起,異象將至,凡間定有大妖誕生。
此妖便是孫悟空的投胎轉世。
《西行紀4》首集就是孫悟空的亮相,真正的「開局即王炸」——
大地撕裂,巖漿迸濺。
巨石從天而降,從中蹦出一只石猴子。
這段燃爆的開場,奠定了第四季的方向。
追平到第六集,每一集都是全程高燃。
魚叔作為多年老粉,今天就來說說這部國漫。
先簡略回顧前三季的劇情。
故事始于唐三藏師徒一行人取經結束。
他們從西天取得奇經,交予天庭。
所謂奇經,原本是天地間的第一朵火焰,又名「永恒之火」。
唐三藏師徒本以為可以普渡眾生,沒想到反遭天庭算計。
二十多年過后,世間紛爭不斷,皆因奇經異位。
奇經流落人間,兜兜轉轉又回到唐三藏手中。
他受命運所托,決心重走取經之路。
只是動機由「取經」變成了「還經」。
想要順利完成任務,這一路不能沒有孫悟空。
于是,來到新一季的故事。
孫悟空解除封印,尋回前世記憶,得知自己就是齊天大圣。
他擊敗了占山為王的白髯,宣告王者歸來。
此后,如來便邀請孫悟空一同前往阿修羅國。
因為天界和阿修羅族大戰時,曾將一把正義之劍遺落在廢都。
如果能找回此劍,說不定可以揭開天界轉暗的真相。
兩人抵達廢都后兵分兩路。
如來吸引阿修羅族的注意力。
孫悟空則趁機溜進廢都取劍。
不巧正碰上了「狂王」羅侯。
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羅侯在阿修羅族的歷史上,是最頂級戰力的存在。
所以他提前定下規則:
只要孫悟空能取走他身上的一具頭骨,就算勝出。
果然夠「狂」。
在大戰數十回合后,孫悟空用計取走了羅侯隨身攜帶的一塊頭骨。
羅侯信守承諾,讓孫悟空帶走了正義之劍。
與此同時,廢都之外,唐三藏一行人還在繼續西行。
然而,旅途充滿了「內憂外患」。
內憂是,敖雪被龍族的大Boss古龍威脅,命他偷走奇經。
外患是,此時天庭派人圍堵唐三藏,也是意在奇經。
在亂戰之中,敖雪趁機劫走了奇經。
好在,唐三藏早就察覺出了敖雪的異樣,已有防備。
被敖雪帶走的奇經,其實是沙悟凈制造的流沙幻象。
雖然永恒之火保住了,但,也讓敖雪和唐三藏師徒再度反目。
人間不太平,天庭同樣暗流涌動。
殺心想找出潛伏天庭的暗魂。
暗魂是《西行紀》中一股神秘的邪惡力量。
所謂「暗魂」,就是人、妖或天眾體內潛藏的「魂」已腐化。
不料,暗魂有所警覺,伺機想要除掉殺心。
好在,殺心以一招「千手浮屠」,擊退了暗魂。
那么,問題來了,誰派出的暗魂?
謎底揭曉,帝釋天。
至此,鋪墊了整整三季的帝釋天真面目也徹底揭開。
他墮落成暗魂,并且暗中領導了一支暗影隊伍。
等待時機成熟,企圖一舉顛覆天庭。
這件事過后,帝釋天下令肅清天庭中偽裝的暗魂。
交由殺心去辦,第一個就拿三眼神將開刀。
帝釋天一直視三眼神將為眼中釘,此次正好借殺心之手將其除掉。
然而殺心也隱約感覺到了帝釋天的陰謀。
所以殺心表面上假意配合。
實則在抓捕的過程中,私下勸說三眼神將暫且就范,不要動武。
因為殺心也想看看帝釋天下一步會有何動作。
殺心奉命抓捕了上千天眾,眼看浮島囚牢都快被填滿了。
這正中帝釋天下懷,他就是要借此削弱天庭的力量。
不過眼下的局勢也在殺心的掌控之中。
殺心和帝釋天加起來八百多個心眼子,明里暗里都在斗智斗勇。
山雨欲來,天庭之變近在眼前。
真正的諸神之戰,一觸即發。
對比前三季,《西行紀4》最明顯的進步在于敘事節奏。
劇情緊湊刺激,沒有廢筆。
「西行之路」與「天庭之變」,兩條故事主線同時推進。
雙線之間靠著奇經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
唐三藏要守護奇經,帝釋天要搶奪奇經,兩股力量不斷糾纏。
同時在阿修羅國還有一條重要支線。
如來試圖說服羅侯放下仇恨,共同聯手。
羅侯沒有直接答應,反而將如來囚禁。
但這也為兩人的破冰與和解埋下伏筆。
而且之前三季留下的坑也在一個個填上。
尤其是帝釋天終于露出暗魂的邪惡面目。
帝釋天和他所率領的暗影部隊,正式確立了大反派的地位。
每條故事線都保有懸念,逐漸完成情緒的積累。
只等交匯的時刻,迎來爆發。
除了故事引人入勝。
《西行紀4》的制作水準依舊維持在國漫第一梯隊。
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大量戰斗場面。
比如發生在阿修羅國的宿命對決。
如來在申訴議會上對決鬼剎;
孫悟空在廢都迎戰「狂王」羅侯。
兩個戰場的兩場打戲,一招一式,有所講究。
在專屬的嗩吶配樂中,視效驚艷,震撼感官。
分鏡畫面縱享絲滑,行云流水。
配合特效,熱血不失唯美。
而且一場打戲往往是全程高能,情緒張力貫穿始終。
此外。
鮮活的群像,也是《西行紀》系列的一大看點。
尤其是故事發展到了第四季,各個角色得到新的歷練,形象因此變得愈發立體。
孫悟空狂放不羈,叫囂著「漫天神佛,沒有一個是我的對手」。
也因此遭受了最多的磨難,導致身隕魂飛。
如此淬練,方得重生。
他再一次從石頭里蹦出來,宣告「無法毀滅我的,只會令我更強大」。
敖雪曾被家族拋棄,幸得唐三藏教化才避免走入歧途。
可如今為了救敖靈,被古龍逼得必須背叛唐三藏。
他內心的郁結和苦悶,且看唐三藏此次會如何點化。
還有隱忍且復雜的殺心。
殺心始終以服從帝釋天為己任。
可如今他也對帝釋天產生了懷疑。
一方面陽奉陰違,一方面也要隨時做好與帝釋天為敵的心理準備。
看殺心這將計就計的演技,就知道后面還有更大的好戲。
每個角色都有不忍回首的過往,也有著難以預料的將來。
正所謂,不破不立。
《西行紀》為我們耳熟能詳的角色,賦予了全新的生命。
當下國漫最需要的,就是這種立足傳統的創新精神。
優秀的故事和特效,足以支撐一部動畫。
但真正想讓一部動畫經久不衰,耐人尋味,還得靠故事的精神內核。
我想,這也是《西行紀》能出到第四季的原因。
《西行紀》將高高在上的天眾,塑造成了西行路上的最大阻礙。
他們不僅無法幫助唐三藏,反而處處阻撓。
在跨越障礙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帶出了每個角色的成長。
包括白狼的蛻變,殺心的覺醒,孫悟空的轉世。
直到最后他們會發現,這一路上最大的障礙并非帝釋天,而是個人的命運。
西行之旅,亦是一趟與命運較量的旅程。
正所謂「天道輪回,因果報應」。
取經之路上結下的因,結成了還經之路上的果。
再次遭遇的那些妖魔鬼怪,無一不是熟面孔。
就像唐三藏一行人進入妖怪大道后,遭遇的第一個劫難在巨豬山城。
那是因為豬八戒在取經結束后,在天庭被殺心拔去獠牙,法力盡失。
他無法繼續統領巨豬山城,反而被弟弟鳩占鵲巢。
唐三藏的出現,喚醒了沉淪多年的豬八戒。
即使失去獠牙,也可以集結靈氣。
讓豬八戒重拾力量,打敗了弟弟。
豬八戒只是其中一個例子。
師徒一行人遭遇的每個劫難,都想要摧毀他們。
可反倒讓他們一次次變得更加團結。
在正義的引領下,他們變得無堅不摧,無懼命運。
因為他們有著共同的使命——歸還奇經,守護世界。
奇經的化身天羽織,曾做過一個夢。
她在夢中看到,西行的人都因護送她而死去。
天羽織以為這就是每個人的命運。
所以她在醒來后就離開了唐三藏,表示要孤身前往西天。
她覺得這是破除命運最直接的辦法。
沒有了幫手,天羽織簡直寸步難行。
這時唐三藏又出現了,并且執意要護送天羽織西行:
「當下一點一滴的努力,可以改變日后的果。
我們決定送你回去,當然不懼怕虛無縹緲的命運。」
不屈服,不向命運低頭。
魚叔覺得,這種「不認命」的精神,正是《西行紀》的「魂」。
也是國漫一直在追尋的東西。
好故事,是國漫的根。
國風,是國漫的底色。
而滲透在骨子里的東方文化態度和精神,便是國漫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