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歌手楊坤實名diss了喊麥《驚雷》引發全網熱議,致使早前楊坤的一些驚人語錄也紛紛被扒了出來,包括他稱“劉德華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上歌手”。此語一出,立馬引來了一大波劉德華歌迷的不滿,楊坤也因此體會到了什么叫禍眾口出,盡管他解釋之所以說劉德華不算歌手,是因為劉德華主業是演員,唱歌是副業,但網友們并不買賬。
當然,“老好人”劉德華自然是不會理會這些網絡上的紛爭。只是他可能也會有點遺憾,在他心中與電影排在同樣重要位置的唱歌事業,依舊被專業人士否定,只當他是玩票性質。每每在討論歌手的時候,就把他推向演員,討論演技的時候再把他拉回歌手。
這些年來有不少人質疑劉德華的唱功,雖躋身四大天王之列,他一直被嘲演戲不如梁朝偉,唱歌不如張學友,跳舞不如郭富城。但他倒有一套自己的阿Q理論:我演戲比郭富城好,跳舞比梁朝偉好。
縱橫演藝圈近40年,劉德華作為一棵常青樹,保鮮的秘訣除了會為人處世之外,最大的優點是努力。他一直被奉為勞模,他也以此來證明,你們說我不行的,我偏要可以!他做到了一場演唱會13萬人到場觀看,電影方面更是拿到了兩個臺灣金馬獎影帝,三個香港金像獎影帝。
但看似一帆風順的劉德華,其實也有過幾次低谷。
據譚詠麟爆料,在進入香港無線藝人培訓班之前,劉德華做過洗頭工。1981年劉德華拍了第一部電影《彩云曲》,也開始在黃日華,葉德嫻,周潤發等人主演的一些電視劇中跑龍套。1982年正式簽約TVB,并憑借電影《投奔怒海》獲金像獎最佳新演員提名,人氣開始慢慢上升。之后《神雕俠侶》等劇播出之后他開始爆紅,一度與黃日華、苗僑偉、梁朝偉、湯鎮業被稱為“無線五虎將”。
但在1985年,事業正如日中天的時候,他與老東家TVB鬧了矛盾,彼時的TVB勢力很大,讓劉德華加簽5年合約遭到劉德華的拒絕后,便雪藏了他,而且一藏就是一年多。萬般無奈之下,劉德華不得不屈服,與TVB續了合約。
八九十年代是香港影壇的鼎盛時期,1991年,時年30歲、在演藝圈有了一定基礎的劉德華覺得給人打工不如自己單干,于是大刀闊斧的進軍了電影界開了一個電影公司,取名叫天幕。天幕第一部戲是《九一神雕俠侶》,由劉德華自己擔綱主演,并請來了梅艷芳、鐘鎮濤、郭富城、劉嘉玲等加盟,由王家衛、劉鎮偉操刀。這部電影最終票房2000萬,還算成功。第二年,天幕又啟用原班人馬拍了《九二神雕俠侶之癡心情長劍》,但這一部卻賠了個底兒掉。
之后天幕又拍了《戰神傳說》、《天長地久》、《天與地》等三部影片,雖然都是用的張曼玉,梅艷芳,鐘鎮濤這些演技與觀眾緣都極好的演員,且都是大制作,卻無一例外不是賠到底褲都不剩。五年間,劉德華的公司共計虧損4000千萬以上。
90年代的四千萬,想想就……
為了填補這個窟窿,劉德華從此走上了給錢就拍、瘋狂接爛片生涯,直到填補了虧損之后才開始慢慢挑劇本,開始注重電影品質。
但1997年,他接拍了一部叫《愛情命運號》的電影,成為了他一輩子都后悔的一件事。這一年,他的虧損已基本還清,開始有獨立選擇電影,挑劇本視情況而接的權利。但當《愛情命運號》找到他,開出了1200萬的片酬時,他還是接下了。他并不喜歡劇本,也不覺得劇本有多好,只是為了錢而接,這是第一個給他開1200萬片酬的電影。
可這部電影資金并不是有多富足,花了1200萬請了劉德華之后,劇組的運轉舉步維艱,拍攝期間全劇組的工作人員都在組里捱日子,看起來完全都不像是在拍電影。他們在一艘船上拍一個party的戲,甚至現場都找不到一個群眾演員。
劉德華非常后悔,他知道劇組這么窮,都是因為資金全部落入了他的腰包。
《愛情命運號》的女主角是日本女演員石田光,配角分別有瞿穎,黃磊,黃秋生,黃百鳴,伍詠薇等。就如它的直白名字一樣,這是一部愛情片,劇情有點山寨《泰坦尼克號》的意思,最終這部電影在1999年上映,總票房是889萬。
當時劉德華一個人的片酬就花了1200萬,其他演員片酬估計也不少。889萬的票房也是虧到姥姥家去了,不光票房不好看,口碑也不盡如人意。大概對于這部影片,后悔的不光是收了1200萬的劉德華,還有那個放出1200萬的制片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