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追晚會最震撼的體驗,來自昨晚香港回歸25周年文藝晚會的開頭和結尾。
開場:劉德華和陳偉霆、謝霆鋒同框,三大男神合唱《中國人》,場面堪稱蕩氣回腸。
終場:成龍、劉德華、譚詠麟、汪明荃等全場藝人在紅磡體育館合唱《歌唱祖國》,絕對稱得上有生之年經(jīng)典舞臺。
劉德華再唱《中國人》,帥
最帥的,還是劉德華。
昨晚他與謝霆鋒、陳偉霆合唱的《中國人》,正是199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而創(chuàng)作的。
1997年的街頭巷尾,音響常常循環(huán)播放著“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地拍”,和“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因為在當年的十大金曲中,絕對漏不掉劉德華的《冰雨》和《中國人》,是的,比起今日華語樂壇沒人聽過的年度十大金曲,當年的金曲,是真正唱到街知巷聞的。
而這個一代人的優(yōu)質偶像,雖然臉上有了細紋,但當他走上舞臺的時候燦爛一笑,又好像時光從未流逝過。
這首歌,這些年劉德華不知道唱了多少遍,我們也不知聽了多少個版本,但唯有劉德華開口唱,那些回憶和感動又會瞬間涌上心頭。
這年頭能撐住油頭的男星不多了,能稱得上的巨星的明星更不多了,但劉德華永遠算一個。
娛樂圈沒有人能紅一輩子,除了劉德華。
可以說劉德華的出現(xiàn),甚至打破了很多觀眾,對明星的刻板印象。
一夜爆紅,一夜登頂,都不奇怪,奇怪的,怎么紅了幾十年,依然這么紅。
劉德華入行40多年,和他同時代的巨星,隱退的隱退、減產(chǎn)的減產(chǎn),很少有人能跟他一樣,以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持續(xù)發(fā)光。
甚至可以說,如今的港星中,能以一己之力扛起票房的,已經(jīng)不超過5人,存貨中還有《流浪地球2》、寧浩導演的《紅毯先生》這樣的重頭戲的劉德華,絕對是其中之一。
當年在片中和他談戀愛的姑娘,是關之琳、梁詠琪,如今站在他身邊跟他談戀愛的姑娘,是倪妮、萬茜。
難怪有人調侃,劉德華簡直是熬鷹一樣,熬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絕世美女。
一年一偶像,百年劉德華。但想做劉德華,先問自己一句,能不能像他一樣做偶像,百年如一日。
愛國才是娛樂圈巨星的根本。
本場晚會最動人的時刻,一定是最后群星合唱《歌唱祖國》,成龍劉德華站在C位,譚詠麟全程挺直胸膛,所有的明星們,有話筒的沒話筒的,齊聲高歌。
可以說,昨晚每一個夠資格在最后的大合唱中站在第一排的,都稱得巨星,巨星,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也有他獨特的星途,但如果要概括出一個所有巨星最大的共同點,我想那一定是:愛國。
就在晚會播出后的晚上9時許,劉德華又在短視頻平臺上發(fā)布了自己演唱的粵語版《東方之珠》,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
這讓我回憶起香港回歸那一年,“龍的光輝”晚會現(xiàn)場的劉德華。
36歲的華仔還是穿著一身的白衣,站在鼓隊的中間,唱的依然是“一樣的血,一樣的種,未來還有夢,我們一起開拓”。
不是每個巨星,都能走到香港回歸25周年的日子。
但在香港回歸25周年的夜晚,只要想到那些燦爛的夜,那些閃耀的巨星,那種同祝祖國的美好,還是會讓我們從骨子里生出一種巨大的感動。
當香港回歸25周年晚會上,全體演藝人員和嘉賓共同演唱《歌唱祖國》,1997年香港夏夜的晚風和歌聲,好像就這么跨越時空,與25年后的晚會,構成了某種交響。
就好像梅艷芳、羅文、張國榮他們沒看到的香港故事,有人幫他們看到了,他們沒能在25年后唱的歌,有人幫他們唱了。
而這些走過歲月的巨星,之所以能長紅,一大原因其實是,他們的根,在香港,他們心里,始終裝著祖國。
就像那一年,劉德華和那英演唱的那首《東方之珠》,“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這真是一個美好的夜晚,希望再過25年,我們還能一起想起,曾有這么一群巨星,在香港回歸25周年晚會上,在紅磡體育館一起高唱,“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