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國產劇,翻車了。
開播前,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改編自東野圭吾小說,懸疑感拉滿。
預告片中還出現了國劇罕見的大尺度戲。
結果,開分4.4,大結局播完掉到4.0分。
直接被罵上熱搜。
許多觀眾都吐槽是年度詐騙劇。
「好看的部分全在預告里。」
「連夜下載反詐APP?!?/p>
刷完全劇,魚叔敢說,它的問題不只「詐騙」這么簡單。
很久沒吐槽國產劇了,今天就來聊聊它——
《回廊亭》
一個月黑風高夜。
海邊懸崖上的回廊亭酒店,起火了。
濃煙四起,賓客逃竄。
人們在慌亂中拍醒熟睡的家人。
聚集到安全區域,才發現,少了一個人。
于是,幾名住客又回到火海救人。
誰知,剛好撞見一神秘黑衣男子翻窗而逃……
黑衣男子是誰?為何會出現在房間里?
是他放的火嗎?為什么放火?
可惜,所有的懸念,就僅止于這開場的兩分鐘。
緊接著鏡頭一轉,時間線回到10個月前。
編劇似乎忘了這是一部懸疑劇。
竟開始在大女主、男頻、愛情、商戰、豪門撕×中間反復橫跳。
買一贈五,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不敢扯的。
故事要從女主姜遠星(鄧家佳 飾)說起。
她身世悲慘,父母雙亡。
靠著資助讀完大學,年紀輕輕就做到了財務總監的位置。
雷厲風行,面對無能的上級,不服就懟。
「我們在企業做事,吃的是技術飯,不需要追加額外的跪舔服務?!?/p>
順利升任上市集團的副總經理。
得到老總的完全信任。
大女主劇本,拿捏了。
一天,姜遠星受老總的委托,幫他尋找流落在外的私生子。
因為老總身患絕癥,命不久矣,需要給自己的上億資產找個繼承人。
2022年了還在玩上世紀豪門劇老梗?上市公司副總還要兼職私家偵探?
先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總之,在調查過程中,姜遠星發現兩個人最有可能。
一個便是男主程成(張新成 飾),另一個則是程成的好哥們。
此時,姜遠星根本聯系不到正在大山支教的好哥們,只能先從程成下手。
她找借口偷取了程成家里的剃須刀,并送去做DNA檢測。
結果證明程成真的是董事長的兒子。
殊不知,此時的程成其實是借住在好哥們家里的。
那么,剃須刀上采集到的DNA究竟是不是程成的?
換言之,程成究竟是不是董事長的私生子?
這一切都尚未可知。
由此,私生子之謎成了劇中最大的謎團。
但,這和縱火案又有什么關系?沒有交代。
就在魚叔滿臉問號時,劇情又畫風突變。
用大量奢華懸浮的場景,展現程成的「逆襲」。
一夜之間,天降土豪老爹。
再也不用在車行點頭哈腰看人臉色了。
零花錢1000萬起步,信用卡隨便刷。
幾百萬的超跑說買就買。
白手起家開車行,第一個月就實現雙倍利潤。
美女副總為他拋下事業陪吃陪喝陪蹦迪。
好家伙,擱這寫男頻爽文呢?
當然,半路殺出個私生子爭遺產,老總的大家族可不答應。
豪門撕×大戰,打得火熱。
并且由于整個家族都參與集團的運營。
撕×中又夾雜了十分低智的商戰元素。
無非是拉幫結派,挑撥離間,互爆黑料……對上世紀狗血豪門劇來了一波文藝復興。
總之,懸疑含量為零。
與此同時,男女主在干嘛呢?
忙著談戀愛去了。
細心的魚友可能發現,這部劇的海報上寫著一行字:愛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的救贖。
似乎像東野圭吾一貫的風格,將愛情刻畫為一種雙向救贖。
可惜,這也是詐騙。
男女主之間的愛情,依舊無比懸浮。
起先是死纏爛打畫風。
還在車行打工的程成,對前來詢問的姜遠星表現得十足不耐煩。
一口一句:你是騙子。你在騷擾我。你想搭訕我。
而姜遠星鍥而不舍,變著法子找程成,試圖說服他接受DNA檢測。
就這樣毫無營養地反復拉扯了整整一集。
而后,又變成霸道總裁俏秘書畫風。
DNA結果出來后,姜遠星對程成無微不至地照顧。
請他吃飯,給他過生日,叫他「程董」「少爺」。
本來一心撲在事業上的她,仿佛把程成當成了生活重心。
成為富二代的程成,則給她買了一大堆奢侈品。
實際上,在原著中,女主其貌不揚,從小缺愛,最渴望的就是一份愛情。
而男主則用心險惡,他明知自己不是老總的私生子,但卻為了巨額遺產,利用女主上位。
一個飛蛾撲火,一個假意逢迎,這就解釋了他們為何很快就確定了關系。
而這部劇則完全拋掉了以上人設。
因而,兩人的愛情顯得莫名其妙。
而且,依然擺脫不了狗血俗套。
比如,在程成得知姜遠星拿到得很有可能不是自己的DNA,想向姜遠星坦白的緊急關頭。
姜遠星卻搶先接到了調查公司的電話,得知真相。
讓程成錯失解釋的機會,導致誤會加深。
兩人因這事吵得不可開交。
可程成只用一句話就找補了回來。
下一場戲又滾到了床上。
私生子疑云,淪為愛情線的佐料。
至于開篇最大懸疑「回廊亭酒店縱火案」,則更是失去存在感。
只是以字幕形式,偶爾出現在時間線上。
淹沒在味同嚼蠟的商戰、愛情、豪門爭產戲當中。
以至于,全長12集的劇,看到第10集還令人毫無頭緒、不知所云。
所有的關鍵線索、疑點幾乎都堆到了最后兩集。
而結尾也并沒能挽回局勢,反而是更徹底的崩盤——
真相揭曉,原來縱火案也與爭產有關。
縱火案的主謀,是回廊亭酒店的經理。
她另一個身份,是老總的秘密情人,而且和老總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私生子。
她隱忍多年,心懷恨意,又愛子心切。
得知老總將在酒店公布遺囑之后,便下了決心,趁機除掉老總的大家族,讓自己和老總的私生子成為遺產繼承人。
也就是說,一個沒戲份、沒鋪墊的配角,卻是案件的真兇。
對觀眾來說,既少了代入感,也少了推理的快感。
而前期宣傳的男主「白切黑」反轉,在劇中也并未出現。
程成自始至終都是正面形象,頂多只是換了一身黑衣服。
重新定義「白切黑」
并且結局交代,他的私生子身份屬實。
這就導致原著中最重要的「深水炸彈」不復存在。
男主不再是一個為了金錢偽裝深情的心機騙子,而只是一個被卷入風波的善良之人。
直接抹去了原著對于人性叵測暗黑的主題表達。
這番改編,少了懸疑,也少了情感。
懸疑、愛情、商戰、豪門恩怨都想要,結果就是一條線都沒拍好。
不僅如此,細節處更是破罐破摔,糊弄觀眾。
尤其是令人出戲的旁白。
劇組似乎生怕觀眾看不明白,非得插入低沉雄厚的男聲解說。
小到人物的心理活動,大到劇情的起承轉合,旁白陰魂不散如影隨形。
既侮辱了演員的表演能力。
又侮辱了觀眾的智商。
不怪網友吐槽這是「有聲小說」。
除此之外,臺詞也沒有經過精雕細琢,有明顯的邏輯錯誤。
比如,「不想被別人聽見,就使勁嚎」。
還有在養父謊稱自己是程成的親生父親時。
用「你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啊」來形容,聞所未聞。
誠然,東野圭吾的《回廊亭殺人事件》不算佳作。
原著中不乏狗血、過時之處。
但其中對于畸形之愛的刻畫,對人性黑洞的挖掘,極具影視改編潛力。
可惜劇版《回廊亭》去其精華,取其糟粕。
拍出了一部「四不像」。
盡管鄧家佳、張新成的演技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但在一部全線崩潰的劇中飆演技,就好比掄圓了拳頭砸到一團棉花上。
只能換來兩個字:浪費。
當然,《回廊亭》的爛,不是孤立的。
自從迷霧劇場火了以后,我們沒等到優質國產懸疑劇爆發,反倒是出現了好幾部類似的詐騙劇。
它們的毛病都很相似。
首先,不分主次的元素堆疊。
題材的疊加并不是不可以。
《隱秘的角落》在講述案件的同時,也深入了朱朝陽的家庭悲劇。
通過一場喝牛奶的戲,真實又窒息的還原了他在家庭中被母親控制的無奈。
但這也是為主線服務,為之后朱朝陽的黑化做準備。
而一些懸疑劇為了吸引觀眾,主次不分。
把本該是懸疑的劇情讓渡給了愛情、職場、家庭等元素。
《八角亭謎霧》淪為八點檔家庭倫理劇。
《回廊亭》懸疑+愛情+職場的設定太過雜糅,顧此失彼。
其次,人物塑造太過單薄。
一部好的懸疑劇中,角色的塑造應該是多面、立體的,不斷試探人性之惡。
正像《隱秘的角落》里,全員惡人的塑造。
張東升殺了岳父岳母。
以朱朝陽為首的三個小孩也并不天真。
他們共同參與了殺死朱朝陽妹妹的案件。
因此,每一個角色舉動都值得來回咂摸。
而《回廊亭》則將人性之惡洗白成了誤會。
程成的身份一度存疑,僅僅是因為剃須刀烏龍事件。
他本人其實只是一個傻白甜,根本沒有想要認親,當董事長兒子。
這就大大削弱了案件的深度和可看性。
最后,則是創作重點的錯位。
一部懸疑劇當然得靠懸疑的劇情出圈。
但最近的幾部懸疑劇都出現了錯位,開始靠明星、cp維持熱度。
《致命愿望》特意加了一個原著沒有的原創角色。
而這只是為了方便塞進流量明星,對于劇情沒有絲毫作用。
這也獲得了回報。
當時出現了許多關于主演范丞丞的熱搜。
而《回廊亭》則不斷營銷鄧家佳和張新成這對姐狗cp。
給這對cp的大尺度吻戲,還有戀情的起承轉合安排熱搜。
太過于喧賓奪主。
流量是一把雙刃劍。
它能夠幫助本屬于小眾的懸疑劇破圈。
但從流量倒推所謂的成功公式,往往會淪為東施效顰。
對大熱的元素進行簡單的排列組合,更是偷懶投機。
「詐騙劇」越來越泛濫的當下,我們也不得不思考。
當熱度退卻之后。
曾經依靠《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大熱的懸疑劇,還能剩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