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多觀眾都有一種感受,電視劇越來越不好看了,劇情無邏輯、演員演技差、道具不用心都是原因。按理說隨著科技的進步電視劇的特效也應該水漲船高,但許多劇中特效都讓觀眾大失所望,完全是在糊弄觀眾。
在一些現代劇中,編劇嚴重脫離生活,可能脫離群眾太久,甚至都不知道窮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樣生活的,看的人大跌眼鏡,感覺劇中世界與現實生活完全不是同一空間,讓觀眾無法產生任何共情。
現實中窮人最缺的錢,到了劇中窮人好像最不缺的就是錢,在電視劇《北轍南轅》中,幾位女主經濟拮據,卻能住著四合院大平房,找工作就跟玩一樣,交際圈都是身價幾億的大佬,劇中角色創業就好像不需要啟動資金一般,這完全脫離了年輕人在大城市中艱難打拼的現實。
在電視劇《生活家》中,主角的生活很艱難,導演為了展示主角生活拮據更是拍得很離譜,請一桌子朋友吃飯只花五十塊錢,表現得很尷尬,這不是讓演員在炫窮,這是在侮辱觀眾智商,生活中的窮人可以一天只吃三個饅頭,但絕不會把超市的試吃小吃當飯吃。
包括在《戀愛先生》中江疏影飾演的羅玥,在北京工資一萬五,北漂的朋友都知道,一萬多的工資在北京會過得很艱難,但她的消費卻是月工資十幾萬級別的,不知道編劇是不知道窮人是怎樣生活的,還是演員認為這就是窮人的生活。
在一些大火的電視劇中,演員對窮人生活塑造得很真實,比如年初熱播劇《開端》,劇中農民工生活與現實極為相似,還有《山海情》中的窮人生活。現在某些劇的導演編劇真的有種何不食肉糜的感覺,觀眾無法從中找到共情,自然不愿意浪費時間去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