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新龍門客棧》上映后,兩岸三地全面開花。香港票房超過兩千多萬港幣,在臺灣高達九千多臺幣,在內地賣出了244個拷貝,年度拷貝銷量第一,成為華語新派武俠浪潮的又一助推工程。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徐克憑借《黃飛鴻》和《東方不敗》,在港臺、東南亞乃至韓國市場,讓華語武俠功夫電影重新啟航,徐克為代表的香港電影人也有了更大的格局和野心。
九十年代之前,華語武俠片基本上是在攝影棚里搭景拍攝的。偶爾拍外景,最多也就在香港郊外找塊地拍攝。久而久之,給觀眾一種弄虛作假、粗制濫造的印象。
通過自然風光外景打開武俠片視野格局,已成為大勢所趨。九十年代,某些緊張的關系得到改善,香港到內地拍戲也不再被封殺,打破了只能到臺灣和韓國取景的局限,迎來了香港內地影視合作的春天。
《新龍門客棧》開拍后,徐克負責在香港拍攝內景,李惠民和程小東則到內地敦煌拍攝外景。
徐克拍攝內景時,當時客棧內景只搭建了一部分,在進度的壓力下,香港電影攝影祖師級人物黃岳泰,通過機器擺位、取景角度、燈光遮掩等,在只搭設了一個房間的情況下,拍出了整個客棧的內景戲。
徐克將客棧內的文戲和武戲都拍得精彩紛呈。一路人馬是劉洵、吳啟華、熊欣欣等輔佐的東廠太監集團,另一路是林青霞,帶著任世官、袁祥仁等組成的江湖俠士,第三路是客棧老板娘張曼玉、武元彬扮演的伙計、能夠庖丁解羊的廚子刁不遇,期間還有獨自吹笛來客棧的梁家輝,穿插著邊關守將徐錦江來攪局。
可以說,故事規模達到了大斗法的復雜場面。
客棧內文戲拍得層次分明,動作戲也是步步驚心。無論是劉洵假扮客商與梁家輝的明爭暗斗,還是林青霞與張曼玉爭搶衣服的香艷版高手過招,亦或是梁家輝與吳啟華在漆黑房間里的暗戰,無一不是精彩絕倫。
敦煌拍攝的外景,主要是開頭東廠縱馬馳騁的大場面,以及營救忠良之后的兩場重頭戲,加上影片高潮的沙漠大戰。
內地的自然風光雖然壯麗,但當時內地的拍攝條件和團隊水平沒有香港專業,因此兩家配合拍攝是比較痛苦的,現場也經常突發狀況。
有場戲是用竹子做的箭,往林青霞臉上扔,拍一個把箭擋開的特寫鏡頭。林青霞為了一遍過,把眼睛瞪大,結果配合失誤,竹子直接扎到了眼睛。林青霞疼痛難忍,眼睛黑眼球中間還有一條白線,用眼藥水根本洗不掉,她只好返回香港治眼。
在敦煌機場,林青霞碰到正趕過來的施南生,姐妹倆抱頭痛哭。最終醫生診斷是眼膜破裂,無法繼續拍攝。
程小東在內地找來了施懿給林青霞作替身,連林青霞都驚呼,內地簡直是太大了,居然有與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演員。片中許多打戲都是替身完成的,而且由于長相太像,很多正面特寫都用的是施懿,而觀眾當時卻都沒發覺。
林青霞回憶說,由于當時眼睛受傷被嚇到了,以至于后來自己都不敢看這部電影。但或許原因并非這么簡單,里邊還暗藏了許多后悔。
林青霞到底后悔什么呢?
原版的《龍門客棧》并沒有老板娘金鑲玉,徐克為了讓故事更精彩,而創作了這個角色。最初徐克選定的老板娘扮演者就是林青霞,理由是林青霞有閱歷,可以把金鑲玉的形象、性格、言談舉止演活。
但林青霞堅持要演女俠邱莫言,原因是,東方不敗讓她建立了亦正亦邪的風格,林青霞想洗掉這股邪氣,需要用一個充滿正氣的女俠來證明自己。
徐克只好找來了張曼玉,他認為張曼玉充滿了現代感,正好徐克也希望金鑲玉演繹出現代女人的那份潑辣與風騷,又兼具古代女俠重情重義的本色。盡管有許多人質疑張曼玉出演古裝片不多,很難駕馭金鑲玉,但徐克始終堅持啟用張曼玉。
張曼玉也沒辜負徐克的期望,她在戲中的風頭壓倒了所有角色,而林青霞當初卻拒絕了這個角色,所以她多少是有些后悔的。
張曼玉憑借著金鑲玉這個角色,同時提名了金像獎和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結果雙雙落敗,而打贏她的,也正是她自己,當年,張曼玉憑借《阮玲玉》,拿到了雙料影后。
《新龍門客棧》證明了張曼玉的演技,自己也在電影評獎中上演了雙“玉”爭鋒地“左右互搏”佳話。
程小東在影片中的武打設計,也展現出了非凡的創意。
在最后的沙漠大戰中,甄子丹一個打三個主角的重頭戲,時間所剩無幾,演員也都快走了,道具車卻遲遲不能到現場。
沒有刀劍怎么拍動作戲?程小東腦洞大開,他讓現場抽煙的工作人員,全部把煙盒上繳,把煙盒錫紙撕下來,用膠帶包在木棍上,配合太陽反光,拍攝出刀劍的效果。
如今再看新龍門客棧,誰能想到,甄子丹手里那把威力超群、閃閃發光的寶劍,竟然是包著錫紙的一根木棍。
還有就是如何打敗甄子丹,才能更精彩,程小東一直沒想好。如果是一劍就把曹少欽刺殺,沒什么看頭,就剩最后兩天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之前不是已經鋪墊了廚子刁不遇刀法出神入化嗎,那干脆就讓他出來,把甄子丹的手腳皮肉都削掉。
問題是現場道具緊缺,拿什么做假腳假手呢,程小東叫人買來了豬骨牛骨,做成了道具,再用假血把棉花粘到骨頭上,就做出了手腳皮肉被削光后鮮血淋漓的效果。
近30年過去了,如今重刷《新龍門客棧》仍令人心潮澎湃,仿佛又回到了那個輝煌的港片時代。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