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藝術傳承至今至今已經二百多年歷史了,二百多年時間京劇界出現了許多的名家和名角,也創排出了許多的優秀劇目。然而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后期各大京劇院團開始創排革命現代京劇,并且先后創排出了《節振國》、《白毛女》、《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龍江頌》、《杜鵑山》、《平原作戰》、《磐石灣》等等優秀劇目。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出戲,也就是京劇版的《紅色娘子軍》,其實在這之前最早的版本是電影版的《紅色娘子軍》,其中王心剛飾演“洪常青”。后來又創排出了芭蕾舞劇版本《紅色娘子軍》,其中劉慶棠飾演“洪常青”,白淑湘、薛菁華等人曾先后飾演“吳清華”。
這出芭蕾舞劇版本的《紅色娘子軍》后來更是位列八大樣板戲之一,甚至于在世界芭蕾舞歷史上都有著極高的影響力。
后來國家京劇院又準備創排京劇版本的《紅色娘子軍》,最初在角色選擇上“吳清華”的扮演者選擇的是楊秋玲老師,只不過后來發現楊老師唱現代戲之時表情不夠豐富,所以又選擇了杜近芳老師,而“洪常青”的扮演者則選擇的是馮志孝老師。
然而這出京劇版本的《紅色娘子軍》并不算成功,甚至于與電影和芭蕾舞劇版本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
而這最大的原因就是選角的問題,其中“吳清華”的扮演者杜近芳老師雖然是一代名角,但是飾演這個角色頗有年齡過大扮相出戲的,當然了唱腔還是非常好聽的,畢竟老藝術家的功力在哪呢?而“洪常青”的扮演者馮志孝老師一張娃娃臉又太稚嫩,并且在身段方面差一些,這個角色如果換成文武老生來演繹恐怕會更好一些。
當然了,這就出戲出了主角陣容稍稍遜色一些之外,其他方面還是比較成功的,并且李少春、葉盛蘭、張君秋等京劇大師也是曾經擔任幕后指導人員。
說句實話,即便如此這出革命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也甩現在的新編戲幾條街。
(聲明:此文章內容文字系愛傳統的少年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