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收官,甜心教主毫無意外斬獲了最后的冠軍,這一結局仿佛在三個月前《愛你》再一次風靡全網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初舞臺的王姐謹慎小心,寡言少語,甚至在正片中的露臉機會都不是很多。而初舞臺之后,王心凌讓大家認識到什么是曾經的頂流。
有網友調侃說,她的粉絲只是老了,而不是死了。她的粉絲群體大多數是八零后,他們現在是社會的中堅力量,有自己成熟的認知體系,與更年輕的粉絲群體相比,他們對于偶像的喜歡是更加理性和堅定的。對比如今的很多流量明星的紅極一時和轉瞬一逝,王心凌的翻紅除了自身的業務能力,還跟粉絲群體有非常大的關系。
老牌藝人的業務能力即使年至不惑也不容小覷。總決賽王姐的唱跳舞臺《有點兒意思》瀟灑自如,與初舞臺判若兩人,她在臺上自信地展現著自己。甚至在選擇成員方面,她也不會強求別人,因為她明白現在的自己狀態很好,跟任何姐姐組合都不會受到影響。她和唐詩逸等人最終的表現引人贊賞。年輕一輩的偶像們,請照著這個模板卷下去,拿出好的作品,就不只會是曇花一現了。
當阿嬌和阿sa同時出現在浪姐名單中時,觀眾們就已經預想到了她們一定會在臺上合作,這也是很多粉絲們期待的Twins合體。芒果臺沒有讓這部分粉絲失望,在總決賽的舞臺上給了她們足夠的發揮空間。對于很多八零后來說,這不僅僅是一首好聽的老歌,更是逝去青春的尾巴。看著曾經喜歡的偶像再次翻紅,仿佛重回青春時代。
于文文在發表感言時說感謝浪姐讓大家看到她柔軟的一面,但其實她忘記了,在早年間的臺灣綜藝中,她跟年輕時候的郭采潔一樣是軟妹一枚。只是在參加這個節目時,不知是節目和團隊和節目組的有意安排,還是現在的她就是這樣,酷拽的她在第一期就仿佛告訴了觀眾她是會留到最后的人。
耿直師姐那英的發言更是直接,告訴后輩們“成團沒有什么用”。確實成團的姐姐們都在各自的領域中頗有建樹,這次浪姐的錄制只是她們職業生涯的冰山一角,重要的過程中她們的表現。說到表現,北舞出身的吳謹言沒能進入成團名單,讓不少網友意難平。相比之下,唱跳較為普通的張天愛依賴較好的觀眾緣最終成團。其實一開始,在《乘風》MV中,她們二人就在同一鏡頭中,在節目組看來她們二人是發展差不多的小花,這可能也注定了她們二人不能同時出道。
而實力唱將譚維維則是將浪姐的舞臺變成了自己的演唱會現場,她不僅首發了新歌《但求疼》,還和王心凌一起演繹了不同版本的《山海》。不管是她的哪一首歌,都值得拿出來反復欣賞。但是浪姐對于譚維維仿佛并沒有那么重要,即使沒有這個平臺,她的歌同樣會帶給她同樣的關注。
因為這個綜藝節目已經不是兩年前如日中天的時候了。雖然今年試圖在形式上進行改進,賽制也與前兩季有較大不同,請來兩大師姐坐鎮,本季邀請到的嘉賓名氣相比之前沒有顯著下降,依然不能逆轉其熱度不如從前的趨勢。其實有時候創新不如返璞歸真。
還記得零年的時候,超男超女們的的奪冠之夜都是以全開麥的直播形式進行的。即使當時還沒有豐富的網絡觀看渠道,其關注度和影響力也是當時沒有其他節目可以撼動的。而今不知是因為什么,在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完全能夠支持進行開展直播形式的情況下,節目組卻沒有選擇這種形式,而是依然選擇錄播。
因為錄播存在后期剪輯的問題,不可避免地可能出現“二次創作”的問題,不能讓觀眾們時時感受到現場的狀態。真人秀節目因為后期剪輯被觀眾吐槽,被藝人詬病是常有的事情。芒果臺在有開展直播的能力下,卻放棄了直播,對觀眾來說是一種遺憾,對節目來說亦是。
還有這一季浪姐的部分造型讓人有些不能理解,成團夜的粉紅色總覺得跟“三十而悅”的主題不太搭。其實本季的啟航曲《乘風》傳達出來的理念是直擊很多女性內心的,即使三十歲也可以重新起航,青春從來不僅僅是年齡,更是心態,只要在有風的地方就可以隨時重新起航。一個娛樂節目,除了能夠讓觀眾打發茶余飯后的時間,如果還能有內容和思想上的輸出就是比較成功了。
又一年浪姐落幕,除了《愛你》,每個人心中還都有不同的記憶點,北大才女劉戀、佛系前輩張薔、“蠢萌”美人張儷……雖然節目熱度較往年有所下降,但是每年總會有部分出圈人物,或者再次出圈的藝人,不知明年會是誰踏浪而來,又或者明年還會不會有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