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剛有樂華八子丁澤仁被四年老粉反踩,后接著又有SNH48前成員祁靜被單推大哥點名忘恩負義,你可能不認識這兩個人,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不知名小愛豆。
而這一男一女兩個愛豆與曾經(jīng)喜歡他們的粉絲反目成仇,公開對撕,或多或少都是因為他們背著粉絲跟其他人談了戀愛,那么,我們聊一聊為什么愛豆不能談戀愛。
“愛豆”一詞出自英文idol的音譯,本意泛指年輕偶像,不過在實際地明星偶像界限的進化和細分中,愛豆?jié)u漸開始特指那種在表演、唱歌、舞蹈、主持、模特等等娛樂相關(guān)領(lǐng)域都沒有特別突出的成就,僅依靠外形和基礎(chǔ)唱跳能力吸引他人喜歡自己的娛樂行業(yè)從業(yè)者。
所以現(xiàn)在的愛豆和演員、歌手、舞者、主持人或者模特是有明顯區(qū)別的。
也可以說愛豆是低配版的大眾明星,因為人氣、綜合實力都相對低一些,所以他們的粉絲群也比較mini。
但或許是因為人們天生就會癡迷于那種,喜好比較小眾,品位就比較脫俗的錯覺,所以小愛豆的粉絲數(shù)少歸少,粘連性卻遠強于大牌明星,這些粉絲在付出時也更加瘋狂以及不計較回報。
當然也正因如此,不知名愛豆的生存幾乎全部依賴粉絲支持。
不過粉絲們雖然頭腦狂熱,但也不傻,他們清楚追星小愛豆,自己會更有存在感,他們不僅能時常真正的與偶像近距離接觸(追星大明星,能遠遠看一眼就不錯了),更重要的是,部分大粉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這些小愛豆的工作和生活。
僅僅產(chǎn)生一些影響就夠了嗎?當然不是。
小愛豆之所以有市場,就是因為在具備了部分偶像特征的同時,還特別貼近現(xiàn)實,那這個偶像素質(zhì)和貼近現(xiàn)實組合起來的作用是什么呢?為一部分人(也就是粉絲)提供完美的伴侶模型。
在舞臺上那么光鮮亮麗,比自己周圍任何一個異性都更有吸引力的一個人,卻似乎伸伸手就能夠到,這種感覺,讓人很難不心動沉迷。
就像,如果你的男神/女神暗示你可以約他/她吃晚飯,你不僅心中狂喜,還可能很快就把你們孩子的名字想好了。
所以其實,大部分小愛豆的粉絲,都是把自己的偶像當作假想戀人看待的。
例如祁靜的那位單推王粉絲便直言不諱,他幫助祁靜支付離開SNH48的違約金,給她介紹工作,又為她買了許多東西,就是為了追求她,而不是在行善積德。
可是祁靜、丁澤仁,還有其他塌了房的愛豆都沒想清楚這一點,他們可能覺得,粉絲如此不惜代價地追捧自己,純屬因為自己個人魅力太大,僅靠一張臉和幾句甜蜜話,就能讓他們付出的毫無怨言。
所以他們雖然嘴上喊著姐和哥,實際上卻只是把他們當成臣服者,在這種心態(tài)的驅(qū)使下,他們自然認為自己可以戀愛自由,無需考慮任何人的感受。
假想戀人和別人談戀愛了,假想者頓悟自己從未被正視過或者說再無機會,也只能心灰離去。
情節(jié)較輕的就是默默脫粉,情節(jié)嚴重的則有可能轉(zhuǎn)身回踩,這就和失戀后,有人暗自傷心,有人要數(shù)落數(shù)落前任才能得到治愈是一個道理(但祁靜的單推大哥是因為被邱靜詆毀后才反擊的)。
所以說,想吃愛豆這碗飯,就別講什么個人自由,去處一對一的私人感情。
最后,還是那句話,謹慎追星,認真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