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這部喪尸災難片相信大家應該都看過了吧?
在這部電影中,男主角一行人為了躲避喪尸感染坐上了前往釜山的列車,隨著列車逐漸地駛向終點站,列車上的人也逐漸的暴露了自己虛偽的內心。《釜山行》是韓國導演延相昊執導拍攝,延相昊導演的作品經常以細節決定成敗,延相昊導演特別注重細節,他此前拍攝的《首爾站》、《念力》等電影,都是細節邏輯非常完整的故事。
同樣的,延相昊導演在這部《釜山行》中也非常注重細節。無論是男主角孔劉扮演的父親在最后變成喪尸時臉部的表情和神態特寫,還是導演對列車上的人們人性細節的刻畫,都無不凸顯著其對細節的執著。
然而,大家可能仍然忽略的一個細節就是,很多人都認為病毒的源頭是鹿。但是其實不是。病毒的來源根本就不是那頭鹿,那么病毒的源頭到底是誰呢?
小帥最近重溫了這部電影才發現,這個病毒的源頭其實是魚!
怎么解釋呢?
魚這個品種,在電影中出現了多次。其中最明顯的兩處,一個就是電影最開始,新聞播報時電視中出現的魚,此時新聞報道大量的魚在水中死亡并且都翻了白眼。另一處是電影中男主的媽媽在家里摘小魚干,這是魚第二次出現在電影中。
所以說,病毒最先污染的是湖水,然后又使得很多魚類感染了病毒。人類誤食了有病毒的魚,隨后導致了喪尸病毒的爆發。這樣我們再回頭看電影開始感染了病毒的那頭鹿,就明白了。鹿是喝了湖里的水感染了病毒的,而男主角的媽媽也應該是吃了小魚干間接感染了病毒。
其實《釜山行》這部電影中的細節還有很多,這部電影的評分高也正是因為細節做得足夠好。最近的好電影不多,反反復復看了《釜山行》好多遍,突然才意識到病毒的來源問題。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有一種開頭和結尾是首尾呼應的感覺,剛開始還是覺得有些困惑的,一頭鹿被車撞死了,然后又因為體內有病毒就重新站了起來。
其實這種病毒最終能夠從森林里的湖水感染到城市中心的普通市民,是本來可以避免的。其實在這背后,還有政府對民眾隱瞞實情真相導致的問題。如果政府能夠盡早的采取措施,避免民眾喝有病毒的水,吃有病毒的食物,就可能會避免電影悲劇的發生。
導演延相昊用一整部喪尸電影,講述了一個喪尸末日的恐怖故事,也暗喻了很多恐怖的人性。有人說,我們永遠都不要試著去考驗一個人的人性,因為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是啊,人性哪有那么多好的,我們在考驗人性的過程中期待的那些好的一面,往往會大概率被人性的黑暗所取代。當我們看穿人性的陰暗面的時候,再看每個人,可能就沒有了任何期望,甚至會害怕人。
就如同電影《釜山行》中的喪尸一樣,失去了人性的人,甚至比失去意識的喪尸還要可怕。
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這種人就如同行尸走肉,活著只是為了充數。有的人死了,但是他還活著,這種人就是精神永存,即使死了也會被人銘記。
看完《釜山行》,我相信大家能夠印象深刻、銘記著的,就是男主角孔劉扮演的角色和馬東錫扮演的帥氣大叔了。這兩位都是人性正義的化身,他們在電影中展現了什么是真正的末日英雄。
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被世人銘記的人,而不是連喪尸都不如的行尸走肉。
(不知道大家對這部電影《釜山行》有怎樣的理解呢?歡迎大家在評論下方留言,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