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曉松在王利芬主持的節目《在路上》。
一開始,高曉松還是一如既往的風格,對這個時代侃侃而談,大談特談。
并且以高傲姿態點評:“如今的中國沒人敢說真話,沒人敢說真話的時代,就是最不要臉的時代。”
大概是實在看不下去了,主持人王利芬霸氣反擊:
“其實你是美國人,你有美國駕照,你有美國綠卡,你是美國公民,你完全可以不用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你活得比我們都好,你可以回美國去?”
高曉松顯然沒料到,王利芬會這么直接和犀利,眼神中明顯有一絲慌亂。
但面對鏡頭,他不得不強作鎮定,并狡辯:
“我干嘛不生活在這兒啊,這是我的故鄉,而美國人過得如何壓抑,過得一塌糊涂,美國這不好那不好,完全不如中國好。”
接著又故意狡猾地問:“你沒有美國綠卡?”
這個問題顯然是個圈套,如果王利芬持有綠卡,那正好將了她一軍。
沒想到結果卻被打臉,王利芬斬釘截鐵地回答:“沒有。”
到這里,他還是不死心!
又問了一遍:“你沒有美國綠卡啊?”
王利芬保持著微笑搖搖頭,高曉松真是尷尬到了極點。
如果說這里只是高曉松翻車的開始,那么接下來網友們扒出他以往的言論,則直接讓他名譽掃地。
他曾在節目中,鼓吹“對中國最好的就是美國了,美國可沒搶中國一寸土地,不明白你們為什么反美。”
“美國給中國援助,幫助中國抗日,援助中國的錢和武器,超過中國有史以來賠款的數十倍!”
這是什么狗屁言論。
八國聯軍侵略中國,使館被炸、王偉失蹤、經濟技術被圍堵打壓,這些好像都不存在似的!
真是明目張膽地顛倒黑白!
這些還不算,更嚴重的是,他在靖國神社問題上的言論,更為奇葩。
某一年8月15日,日本戰敗的這一天,高曉松去參拜了靖國神社。
而且還大談特談自身感受,絲毫沒有感覺有任何一點不妥。
“自然是能夠留念的,這種人是家人,我爺爺、我的爸爸,便是進來祭拜他祖父、他爸爸的。那就是陣亡的嘛,也不是戰犯。”
這又是什么奇葩言論,難道他忘了。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長達14年。
14年間,日本在中國的行為令人發指。
“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南京大屠殺30萬人、用中國人進行“活體解剖”細菌試驗、制造平頂山慘案等。
數千萬中國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其中光傷亡的百姓就高達3100余萬,抗日士兵死亡380萬人!
而靖國神社是什么地方?
它里邊供奉的是侵略中國的甲級戰犯!
但凡對中國歷史有一點了解,怎么能去參觀?怎么還能發出那樣混淆是非的言論?
怎么對得起那些慘烈犧牲的戰士!
更不應該祭奠戰犯,為他們申辯!
真是無恥至極!
更過分的是,在談到鄭成功時,高曉松信誓旦旦地說:
“他是最大的倭寇,他不是倭寇就沒人是倭寇了。”
鄭成功是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這個初中生都知道的事實,怎么到了他的嘴里,卻成了如假包換的大倭寇?
高曉松這些心術不正的價值觀,乍一看好像還好,但細品就會發現,漏洞百出、顛倒黑白。
當有網友揭露了這些粉飾的外衣時,那么憤怒也就順應而生。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人民討厭高曉松,為什么高曉松被全網封殺。
可是,他這樣是非不分的價值觀,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說白了,這其實要跟他的成長環境有關。
眾所周知,高曉松出生在北京的高知家庭。
母親張克群師從中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父親是清華大學的教授,舅舅是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系主任。
外公張維、外婆陸士嘉、祖父高景德和繼父黃二陶,都是中國最頂級的知識分子和教育家。
照理說這樣的家庭組合,應該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但高曉松卻偏偏過早地接觸了國外文化,并深受影響。
當然,不是說國外文化不好,但長時間的國外生活,自然而然就忽視了自己的傳統文化底蘊,同時缺乏對中國歷史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而那些是非不分的觀點,或許可以迷惑觀眾一時。
但時間一長,當代中國青年一旦回過味來,自然就落得人人喊打的局面。
所以,不管你是美國人還是哪里人,在民族大義面前,任何人都不能被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