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名:《蜀山傳》香港票房:1170萬港元
好可惜,因為投資原因三部曲壓縮為一部,這就沒什么好說的。但即便如此,仍然是中國仙俠作品的巔峰。后面國內仙俠玄幻不知道變成什么三流樣子。自此片后,中國竟無一特效大片可望其背,那些可笑的拙劣的仙俠電視劇真是讓人惡心,仿佛他們的年代應該對調一下。
第五名:《東邪西毒》香港票房:902萬港元
感謝學校與北京電影學院聯合舉辦的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紫荊花開”香港影視文化賞析系列活動,這是第五天晚上的王家衛專場。 幾位主演演得都很好,各具特色,個人比較喜歡張國榮與張曼玉的演繹,楊采妮也挺好看。 故事洋溢著迷離的基調,畫面也較為迷幻,色調調度上乘,諸多意象選取令人難忘,比如倒影。 至于故事,從驚蟄起從驚蟄終,臺詞里金句頻出,終又是關于愛情的淡色。
第四名:《新仙鶴神針》香港票房:817萬港元
飄逸的武俠片,放在百花齊放的九三年平平無奇,今日細觀別有光彩。 ?年輕的梁朝偉自帶喜劇濾鏡,此刻的他比日后影的帝面目可愛許多。 ?“風華絕代”四字最完美的注腳,唯有梅艷芳。梅艷芳是港產女星中為數不多的男女通吃型,她集寒氣與柔光于一身,似流星幻化,如鶴飛雁行,仙得讓人無法自拔。 ?這種電影,劇情不重要,那些或淺或深的細節編排、明喻隱喻不重要,只要氛圍對了,一切都對了。
第三名:《義膽群英》香港票房:791萬港元
星爺早期的片子,當年也是李修賢一手帶星爺出道,才捧出了這么個喜劇之王。這部早年間的片子,算李修賢、姜大衛、陳觀泰三主角的話,星爺最多也只能算男4號了,不過片子里很賣力的演出,表演風格也和后期完全不同。這也算是部比較經典的港式幫派片,義字總是放在第一位。
第二名:《忠義群英》香港票房:664萬港元
唯一還有觀賞價值的就是群英薈萃了,秋官雖然掉發明顯,但英氣勃發,老大氣質獨一份;洪金寶片頭驚喜客串,卻貢獻了全片最好的動作場面;又見飛基組合,梁朝偉與張學友太有CP感了,全場最佳;莫少聰當時的資源爆棚,角色定位都是壓番的存在。
第一名:《赤腳小子》票房:390萬港元
邵氏制片,通用的商業片大情節,可以看到以后銀河印象的那些商業愛情片的底子,結尾處理也看出了有點宿命論的意思。“鞋子”這東西明顯是身份和階層的牢籠象征,但杜琪峰并未就這個符號深入,而是通俗的動作和愛情情節。從場景、舞臺和演員看出,同為1993年《濟公》的原班底制作,但是較之前者票房和知名度著實一般,只能說當年的周星馳確實一時無兩。
當年票房血虧的6部港片,部部群星云集,你看過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