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想過,如果沒有翻譯,世界將會怎樣?如果沒有翻譯,我們每個人無異于彼此沉默。翻譯是各個國家之間文化交流的橋梁,是輸送文化和引入文化最重要的一環。
翻譯無處不在—無論是在聯合國、歐盟、世界貿易組織,還是其他會影響現代生活各個方面的國際性組織,翻譯都不可或缺。翻譯已經成為現代商務的一部分,在各大行業中,幾乎所有集團和公司都需要翻譯。
而像文學界和影視界,沒有翻譯的話,我們可能還處于“自娛自樂”的階段。而像影視字幕翻譯,更是要重視翻譯,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翻譯,那么造成的烏龍和文化誤區,只會越來越大。
翻譯不易這句話,相信很多翻譯行業內的從事者都深有感觸,在做電影字幕翻譯時,尤其辛苦,但如果電影并沒有搭配上雙語字幕的話,會對觀看者造成的影響非常大。某種程度上,糟糕的翻譯和蠻橫霸道的一言堂并無區別,嚴重點有些翻譯對原作的趣妙之處是毀滅性打擊。
翻譯是再創作,創作必然帶有主觀性。讓翻譯和原文一模一樣固然不可能,但至少我們可以拿兩者對比,自己體會個中差別。撇開免費的字幕組不提,現在的各大視頻網站,動輒收那么貴的會員費和各種需要付費的騷操作,那么就要有責任保證作品的完整性,而不是用毫無誠意的翻譯糊弄過去。
提供雙語字幕,不過是最簡單的辦法而已。連這點都無法保證,是赤裸裸的偷懶和敷衍。
電影譯制者的翻譯工作強度大、時間短、報酬少,在多重壓力下翻譯錯誤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可以體諒,但不是原諒的理由。我們要做的是去減少錯誤,而不是讓大家一起來忍受錯誤。
這里我們不得不提一下被很多人吐槽過的“網紅賈翻”(賈秀琰),賈翻翻譯過《復仇者聯盟》系列,也翻譯過《銀河護衛隊》,而經賈翻之手的《銀河護衛隊》當年剛上映就被憤怒的粉絲網友扒出多達87處的翻譯錯誤。
賈翻有純英語基礎上的錯誤,把“outfit”翻成“撿來的”,實際上只是一件“外套”,“my father and his father shall finally be revenged”應該是“終于能給我爹和我爺報仇了”,字幕是“我父親和祖父醞釀了這次復仇”
還有《黑衣人3》那句驚人的“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原句是Lonelier too,since you’re the last Bogladyte standing(你也很寂寞,畢竟你是最后一個活著的伯格羅多人)。
這讓人不能不聯想起當初和臺灣省網友熱議“臺灣翻譯為何如此奇怪”時他們說的一個重要理由:“臺灣,英文教育水平高,‘有文化’的影迷都直接聽懂英文原版啦,所以翻譯根本不重要,那是給沒文化的人看的……”
其實這段話要經過“翻譯”才能正確理解:“臺灣省電影產業高度商業化,大部分對電影的文化層次有一定要求的影迷干脆就直接繞過糟糕的翻譯了。字幕只是用來在電影院里糊弄‘普通’人的”。
可悲的是,這樣的情況正逐漸在我們的身邊成為現實,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做翻譯的時代或許早已過去,過去的經典譯制片除了帶有“任務”之外,更多的是為了用心做好每一句話,反復斟酌翻譯。
過去的譯制片和現在的譯制片絕對不可同日而語。而且,其實很多我們熟悉的“經典譯制片”本身也有翻譯上“篡改原意”,“誤譯術語”之類的問題。畢竟“翻譯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要想完全理解外文作品,不學好外語依然是不可能的。
好在,像賈翻這樣翻譯的人已經很少,賈翻也已經被各大影視業暫時性的“封殺”。而我們也必須要明白,一個好翻譯,才應該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黃金鑰匙。這樣積極純粹的愛,才是對譯者的尊重和至高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