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不二子
在剛過去不久的北影節,市場又一次驗證了“經典永不過時”。
今年北影節期間,《教父》《攻殼機動隊》《哈利·波特與魔法石IMAX》《天空之城》等多部經典影片,開票不到1分鐘就被一搶而空,而除了這些來自海外的內容,作為新中國成立后首部動畫長片的《大鬧天宮》4K修復版,也同樣獲得了秒售罄的待遇。
應該說,經典影片一直有一定的市場,在不知道看什么的時候,人們會傾向重溫經典內容。在過去兩年受疫情沖擊的院線市場,經典老片也是調動人們走進電影院的原因,據淘票票發布的“2020影院復工報告”顯示,95后成復工后的觀影主力軍,同時像《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這樣的經典影片,95后也是購票觀影最多的用戶人群。
如今能被我們看到的經典老片,大部分都經歷了修復的過程,而隨著越來越多平臺啟動老片修復的進程,也讓我們看到了技術的加入正在放大經典的魅力。
我們為什么需要經典老片?
談到經典老片,每年假期的《還珠格格》《西游記》似乎逃不出話題,對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這些經典影視劇可以說因為長期的陪伴,已經從消費品變為了必需品。
看老片對于很多人而言,內容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的情感沉淀與陪伴價值。
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們總要面對新的事物、新的生活狀態,在這種“新”中,有美好也有不安,而過去的東西,因為曾經的陪伴,會帶給我們安全感,這也是為什么《還珠格格》這樣的電視劇,能夠十多年來反復被觀看的原因,因為播放著《還珠格格》,可能只是聽著就會讓人感到放松。
包括“爺青回”這樣的網絡流行詞,也體現出了人們對于經典內容的偏愛,經典老片與青春期的種種狀態、情緒產生了關聯,當重新看到經典內容,青春的回憶也會迎面撲來,這種感受也讓人們對經典老片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懷。
而除了我們自身在內容上投射的情感,有時候,老片也在成為情感延續的一種載體。
像是《葫蘆兄弟》《黑貓警長》《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小蝌蚪找媽媽》等多部經典動畫片,對于90后來說是幼時的回憶,而當他們成為父母成為家長后,也希望小時候看到的經典,能夠被自己的子女看到,這也是情感在借由經典內容實現傳遞。
從更理性的角度來看,經典內容的價值也不僅僅停留在情緒上。
被冠上“經典”二字的內容,幾乎都是品質上乘之作,是與速食內容有明顯區別的存在。像是《教父》這樣的老片,無論過多久都還有其魅力,在于內容對人性的展示,而《攻殼機動隊》這樣的內容,發揮了想象力卻又留下了時代的特色。
我們在觀看經典老片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再一次沉浸在過去精彩的故事中,也會因為其中所傳達的精神、內核而會有新的感悟、新的思考,這也是一些內容能被譽為經典的原因。
從這一角度而言,經典老片是市場上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各種高分辨率的顯示設備、傳輸帶寬,提升了市場的觀看體驗,同時也讓市場對視頻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據優酷數據,年輕人因畫質差而在一分鐘內棄劇的比例高達70%,這種現實,也對挖掘經典老片的人文、藝術價值提出了新的挑戰。
是什么讓越來越多的老片重煥新生?
近兩年,“老片修復”一詞在越來越多的被提及,正是因為行業意識到了經典內容對市場的多元價值,然而老片修復并不似說的那般輕松。
過去,老片修復是一門手藝,需要有經驗的修復師,進行包括物理清洗、“膠轉數”采集、數字修復等環節,其中多個環節都要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像是畫質的提升需要修復師逐幀調整,常規影片每秒20-45幀,每部老片時長在20分鐘-120分鐘,這樣一部影片的修復,光是畫質上消耗的時間就可想而知有多長。
同時,有經驗的修復師是稀缺資源,愿意投入到老片修復的人是少數。有修復師在紀錄片《數電影的人》中就表示,“一部膠片大概在15萬幀左右,幾個人一起修,平均每天能修復5000-6000幀,而修復的8個小時內,我們基本都沒動,這也是當年覺得辛酸的東西,當年覺得好苦啊”。
這使得,老片修復在過去是一個漫長且高成本的事情。2014年,中國電影基金會啟動了老電影修復基金,在近8年時間里,中國政府撥款3.7億元,才完成了近7000部電影的數字轉碼和210部電影的修復。
好在,如今老片修復有了不同。
像是去年10月,火山引擎聯合西瓜視頻在北京舉辦“重修舊好”經典中視頻4K修復發布會,表示雙方將共同修復100部經典動畫,截至目前,已經完成了71部影片的修復,北影節上的《大鬧天宮》4K修復版正是其中之一。不到一年時間,修復70多部動畫影片,效率的提升在于技術的支持。
據了解,火山引擎在面對老片修復時,采取了從畫質檢測、無參評分、畫質評分、針對性后處理、播放回收的一套畫質提升全鏈路解決方案,先通過評估老片畫質,為一部老片確定待修復程度,然后根據具體程度,利用不同技術“對癥下藥”進行修復。
提升清晰度方面,火山引擎采用了超分辨率重建和去模糊算法,使算法模型學習了高清視頻特性,從而完成視頻從低清到高清的轉換,并生成缺失的細節;
提升流暢度方面,又運用了智能插幀算法,通過對前后幀的內容進行分析,生成中間幀,將幀率提升從而提升畫面流暢度;
色彩方面,利用算法對畫面色偏進行自動化檢測和矯正,并為適應最新顯示設備的色彩標準,對老片亮度范圍進行拓展;
消除瑕疵,火山引擎則結合傳統信號處理以及深度學習算法,對大小不同的顆粒噪聲、壞點、劃痕進行不同程度的修復。
在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影片的修復看似已經完成,不過火山引擎的老片修復之所以引發我們關注,在于其利用了技術,但不“迷信”技術。
比如,其在修復過程中發現,算法有時會在紋理細節處理上出現誤判,將老膠片電影中的紋理圖案視為劃痕進行抹除,亦或是在運動背景下扭曲了靜止的字幕紋理,導致字幕輪廓被模糊,因而火山引擎也在確認算法不能解決一切后,確定了“算法+人工+算法”的三步走方式來完成老片修復的全過程:先通過算法來提升老片的整體畫質,然后利用人工找出算法解決不了的瑕疵進行輔助標注,最后調整算法做二次優化。
這樣的處理步驟,為得是在提升畫質、消除瑕疵的過程中,保留老片的藝術效果與藝術風格,盡可能做到修復與還原,而不是破壞,這也是如今在西瓜視頻上看到的老動畫影片,仍然看得出老片風韻的原因。
也就是,因為有火山引擎這樣合理利用人工與算法技術的平臺,讓老片修復的效率極大提升,讓越來越多的老片能夠重新站在市場中,重獲再次被市場尤其是被年輕人看到的機會。
技術賦能的全鏈路優化,改變的是內容更是生活
很多老片的第一次面世,還是在電視上、電影院,甚至是露天電影。而如今,在線視頻平臺的發展已經改變了人們的觀看習慣與觀看場景,經典內容也順勢被搬到了網上,成為了在線視頻平臺重要的內容資產。
去年,愛奇藝平臺上49部獨家修復版經典電影獲得了超1200萬次的觀看,而優酷自2017年啟動了“高清修復計劃”后,高清經典片庫也迎來了超6000萬的90后看片用戶,貢獻了42.7%的觀看時長,這大概也是如今多家視頻平臺重視起老片修復的原因。
而作為提供云服務的火山引擎,在進行老片修復的過程中,不僅關注到畫面、聲音的提升,更考慮到了視頻平臺線上傳播側的優化,這也是立足于互聯網的云服務平臺才能做到的從內容修復到傳播優化的“全鏈路畫質優化方案”。
據了解,目前在西瓜視頻上播出的所有修復老片,尤其是經典動畫片,都由火山引擎在多個環節提供了優化與技術支持,包括分發、播放、體驗數據、質量平臺數據等等,也就是結合用戶數據以及算法,將經典老片送到適合的用戶面前。
換言之,被修復的經典內容并不是被“扔”到了平臺上,而是通過技術的優化,被精心地放在了合適的貨架上。舉例來說,平日對水墨風展現出興趣的用戶,可能通過平臺的推薦,看到《小蝌蚪找媽媽》這部經典動畫,進而從驚喜到喜歡,這個用戶被滿足的過程也才是視頻平臺們在老片修復環節上提供的更多價值。
為了讓這種價值能夠更大范圍的發揮出來,火山引擎視頻點播與智能處理產品,也推出了更輕量級模型的低成本畫質增強方案,結合閑時處理策略,將集合復雜算法合集的畫質增強技術降低了使用門檻,協助更多企業客戶進行規?;膽?,從而讓優化畫質不再是大視頻平臺專屬的能力。
我們看各種文化內容,為的是得到情感上、思想上的滿足,各平臺的老片修復,就是在豐富人們可看內容的同時,借助經典內容提供更多情緒價值。包括在賦能西瓜視頻上,火山引擎不僅與其合作了老片修復,也將老片修復的部分能力開放,讓普通用戶可以在其上修復老照片,重拾過去的美好回憶。
技術的存在,是為了提升效率、提供更合理的解決方案,而在更高效背后,往往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掛鉤,技術賦能改變的不僅是經典老片在人們眼中的樣子,更意味著我們的生活在發生改變。而火山引擎提供的這些技術,也意味著,技術不再只能服務于行業,更會服務到每個普通人,讓我們更能聚焦在當下以及未來的美好生活,這也是技術賦能帶來的最大價值。
*原創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