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電影《小鞋子》在1997年上映,盡管已經過去了25年,但豆瓣評分還是有9.2,TOP 250中排行74.
最近,又一次重溫了《小鞋子》,除了感慨,還有感動。整部電影沒有絲毫賣弄任何的悲情,也不故意去煽情,有的也只是一種很簡單,自然并且淳樸的味道。即使貧困落后,但觀眾在電影中更多的感受還是真誠,溫暖,有希望,感受到一個落后的民族對生活美好的無比向往之情。
電影的劇情也是很簡單的,9歲的哥哥不小心弄丟了妹妹唯一可以穿去學校的皮鞋。
而父母那時候為了養活他們,全家人的生活都是非常艱苦的,為了不讓父母擔心,哥哥和妹妹開始了兩人穿同一雙鞋,但極其不方便。
后來學校將要舉行一次運動會,如果得到第三名就可以得到一雙球鞋,而這時候的哥哥為了給妹妹爭取到一雙球鞋,經過努力,終于報名了這次活動。
盡管在比賽過程中,有人下過絆子,但是哥哥沒有放棄,依然堅持爬起來,努力地向前跑,最后得了第一名,而第一名是沒有鞋子的,哥哥難過地哭了。
而這時候,爸爸回來了,他那破舊的單車上面,有了兩雙新買的鞋子,電影到此就結束了。
整個故事的結構非常有條理性,在過程中,情節富有戲劇性。
雖然這部電影是用一種角度去陳述窮人的故事,但并不是一味地呈現貧困,而是用故事去讓孩子表現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是怎么樣運用自己的智慧,堅強努力去走出困境的。如何懂事地不讓操勞的父母擔憂,自己去獨立地度過困難,不給父母任何負擔。
整部電影的劇情,展現了兩兄妹即使在困境中,依然保持著一種善良,堅強,自尊自愛的情感。孩子單純的臉上沒有因為家境貧困而自卑自怨,而是互幫互助,或明示或暗示,盡管生活如此地艱苦,只要不放棄,人生還是充滿希望的。
導演相當會把握節奏,整部影片沒有任何的外顯或者花哨的表現,但卻讓人感受到故事的樸實無華,真實感人。在影片中,大部分都是使用了敘事方式來進行客觀陳述,增加了電影的真實感,并且在劇情中,大部分都使用了固定鏡頭,避免了后期剪輯的復雜多樣。
影片還大量使用了細節刻畫人物性格這種敘事方式,增加了整部電影的厚度和豐富,而同時還運了聲音設計,制了氛圍感。當莎拉去追趕掉了的鞋子的時候,音樂非常緊張急促,在無形中將女孩的焦急的心情表露無遺。而當看到鞋子卡住的時候,音樂開始放慢,緩緩收尾。觀眾們在欣賞劇情的同時,還代入感超強。
最后電影還采用了開放式的結尾,盡管單車上有父親新買的兩雙鞋子,但是并沒有向我們呈現出孩子看到新鞋的那一刻,這種開放式的結局,讓觀眾們在回味無窮的同時,還會更加感受到那種單純而又真摯的愛。
電影《小鞋子》,永遠給自己一個夢想,并且努力奔跑去實現它。你喜歡這部電影嗎?歡迎留言!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